牛哥下乡扶贫,助力医疗宣传,让贫困户看病无忧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牛哥
文/赵秋实
“牛哥,啥时过来啊?王老汉说她腿又疼了,想让你来给扎几针。”
接到村主任电话时,牛哥正在村里暗访。昨天到的是一户偏僻乡村的特困户家里。其时他正在听一位农妇口若悬河地讲着哪些是看病“120”:
“1”是入院费用自付不超10%;“2”是慢病急诊费用自付不超20%;“0就是入院先看病后付费,不用交押金……
全程农妇都没有看一眼墙壁贴着的宣传画。
随行医疗工作队的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太厉害了。说的一点都“不打锛儿”。看来前一阶段帮扶医疗队的宣传真的起到了作用,也不枉牛哥带着手下频繁的下乡。
这时牛哥又补充道:“建档立卡农村特困人口,转院省人民诊所、吉大一、二、三附院、市人民诊所、市西医诊所入院诊治只需支付实际发生总医疗费用的10%。
代办慢病急诊的建卡立卡农村贫苦人口,在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区人民诊所、区西医诊所、各乡镇卫生院)慢病急诊医治只需支付实际发生总医疗费用的20%。
建卡立卡农村贫苦人口在区域内定点诊所入院诊治,在代办入院手续和入院诊治期间无须缴付入院押金,只须要将医保证(或户籍本)交医疗机构暂时保管。病人入院结算时只需向医疗机构支付社保(医保)报销后个人所承当的费用。”
“这些你们都记住了吗?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明天就到这里吧,我还得去王大娘家瞧瞧去。前一阶段不是能下地了吗?如何又疼上了?”
虽然牛哥本不姓牛,牛哥是你们伙给他起的外号。牛哥在上高中时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后来考入中医药学院,学习推拿、推拿技术。先后在《中国医药报》发表多篇论文,结业后先后在上海和省市多家小型诊所进修学习;是中国西医科大学、世界推拿学会联合会、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上海推拿研究会外派专家。曾在中东、东南亚、非洲、迪拜等多个国家工作多年。后来由于须要照料年岁大了的奶奶,牛哥回到故乡,在一家三甲诊所做了急诊部的部长。正是由于他的经历,朋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牛哥”,没想到叫开了,本名记得的却不多,无论年龄大小,都称其为牛哥了。
牛哥擅长推拿针灸西医西药诊治。他为人敦厚、淳朴、善良。体型高大的牛哥一双大手按在病人处手劲却刚好适中,专找足三里,经他手医治过的病人都夸他手法好,他的一双大手拿起比绣花针还细好多的银针来,也是得心应手,一击到位,不像有的医生,针扎进去了,还要边问病人:“疼不?麻不?”一边调整针位的深浅,牛哥的针法是真的很牛。牛哥身边的朋友、朋友、邻居身体不舒服时,都要找牛哥,他从不发一句怨言,总是耐心细致的诊治,还要为你讲解病症,提出医治方案。许多时侯还是免费的,所以牛哥在社会上同学也十分多,一提起牛哥,没有不竖起大手指的。
在国家提出医疗服务“111”政策时,牛哥主动申请加入医疗队,并被委任为队长,于是牛哥时常率领医疗队下乡宣传党的医疗新政,帮助贫苦农户上门诊治。所谓的“111”政策是指
“1”即一户一个家庭大夫团队。由县乡村医师组成的“三级网格化”家庭大夫服务团队与建卡立卡农村贫苦人口签署家庭大夫签约服务合同,为其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免费健康复检)等服务事项。
“1”即一人一策疾患分类救助。对建卡立卡农村重病贫苦人口构建“一人一策”并举办跟踪随访服务。在明晰医治方案的基础上,由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定期跟踪随访和指导服药。
“1”即一站式结算。建卡立卡农村贫苦人口在区域内定点诊所(区人民诊所、区西医诊所、各镇卫生院)就医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治“一站式”即时结算新政。
某一日,牛哥带队来到了王大娘家,一进门,球员们就紧起了眼睛,女球员用手捂起了脸,屋内气味严重,东西破烂不堪,摆放零乱不堪,简直不堪入目。炕上躺下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妇。因患严重痛风病,下不了地了。牛哥上前摸了摸病人的腿,果断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针,为老妇行针诊治。同时与老妇交谈上去,原先老太太去年83岁了,原本有四个孩子,老大和老二都去世了。老三前些年出去打工,由于与人发生口角,失手打坏了人,进了看守所。老三听说领着他人的老婆私奔了,家里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儿子、孙女都在外省求学或打工,逢年过年的回去一趟,时常来看看。平常都是村上以及邻居帮忙照料……
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了,牛哥起下了银针,并让王大娘试着活动一下双腿,王大娘渐渐的搬动着,“真神了,四肢利索多了,不这么疼了。”喜悦的微笑浮现在王大娘的脸颊。牛哥弯抬腿,定睛王大娘说:
“大娘,你的病啊,不重,平常适当的锻练,白天睡前用冷水烫烫脚,用热浴巾敷一下手臂,渐渐都会好上去的。哪天我再来给你打针。”
“你光打针有啥用?要是给点钱儿挺好!”老太太啜泣着说。
牛哥摸摸口袋,哪里有早晨邻居托他买药的200元钱,迟疑了一下,掏了下来,还没等递过去,老太太一把就抢了过去,紧紧捂在了自己脖子。
“大娘,我也没带现金,这还是他人托我买药的钱,你先拿着,买点好吃的,哪天我再来看你,顺便给你带点药来。”
经过几次医治,王大娘早已能下地行走了,别看年龄大,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家里也拾掇的干净多了。而且明天,莫非是天气凉了,老太太又……
牛哥边寻思着,边走入王大娘家,却见到王大娘从房间里走了下来,一点也不像腿疼的样子,这时村主任走了过来:“牛哥,这不,村上刚才帮老太太把土豆收回来,到这她洗洗就扔锅里了,催着我给你打电话。”
王大娘拉着牛哥的手指:“孩子,阿姨也没啥好吃的,琢磨这土豆啊,是自己地里种的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一点儿农药都没搁,让你来品尝,再给家里小孩带回家点。”
牛哥望着王大娘,一句话也说不下来,只认为耳朵闷热了,他背过身悄悄抹了一把,抬眼望着新盖的彩钢房与满仓的粮食,心中暗暗想着:王大娘家距离小康只差一步了,过几天,一定要想办法,把老太太的女儿找回去……
作者简介:赵秋实(1970.5.26--),男,中共干部,汉族,大专学历,中级班主任,四川成都人。艺名一枫。结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作家、作家档案库官方网站认证诗人。现为四川省新诗学会会员,西安市画家商会会员、长春市新诗学会副秘书长、理事。《卡伦湖文学》副主编、《吉林诗词》微刊编辑。
有作品发表于《吉林招生报》《长春日报》《梅州晚报》《作家周刊》《西南文学》《暮雪季刊》《岷州文学》,日本《华府新闻晚报》《海华都市报》等,有作品收录《卡伦湖文学作品选》《中国战疫诗》《倾听春的倾诉》《关东作家》等杂志,先后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其中《我在梦中翱翔》获第七届哈尔滨市群众诗词、散文、微小说比赛散文类银奖。《榛子的夏天》获“长春好故事”三等奖。《五叔》获“仰韶杯”世界微小说比赛优秀奖。
“马周杯”全国文学比赛
征文启事
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省代表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特举行“马周杯”全国文学竞赛征文活动。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广东省聊城市冠县区振兴街道前曹村(家庄)人。明朝丞相。马周少孤贫而好学,曾任阿克苏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大悦。下月晋见,令直门下省。现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子右嗣子。劝唐以隋为鉴,省督抚,恤民力,俭朴如兰,慎选地方士绅等,多为唐太宗所纳。马周所作《上太宗疏》《陈时事疏》《请劝赏疏》《谏公主昼婚疏》和《请简择知县疏》等文章影响深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马周病逝,终年四十八岁。唐太宗为他举哀,追封豫州刺史,随葬茂陵。
马周被毛泽东评为:“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现在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谨记三个勿必,守民心,创大业,争做人民利益的绣花针。捉住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金六年机遇期,一跃成为新时代苍凉嬗变的代表之一。前曹村共四个自然村,1172人。经过十几年坚苦拼搏,建成现代数字化安居新村。新村总占地454亩,现有村民3300多户,15000多人。幼儿园、小学、医疗点科学配套,前曹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2亿多元。家家都弄成了百亿元户。前曹村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
一、参赛主题
内容健康,表现新颖,文学性强,不限主题。
二、征文体裁
小说、散文、诗歌。(长篇小说不超过1万字、散文不超过5000字、诗歌不超过100行。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没有在任何平台、纸媒、公众号上等发表过。同时注明体裁。
三、奖项设定
银奖一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30名,奖金各500元。特殊贡献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四、投稿时间
自2022年11月11号至2023年4月11号截至。2023年7月1号前颁奖。所收稿件,版权归比赛组委会,并择优在【茌平文苑】上发表。请作者关注【茌平文苑】公众号,便于作者能及时了解比赛信息。
五、评审团队
以广东省泰山文学奖获得者为组长的评审小组,对参评作品进行公开公平评审。
六、文档要求
来稿请标明“‘马周杯’全国文学竞赛征文”字样。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