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美丽乡村网上评选活动,牙克石市博克图镇沟口村等你来投票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为把我市“十个全覆盖”喜人成果通过互联网全面的展示下来,市委宣传部、市“十个全覆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举办呼伦贝尔市“美丽乡村”网上评比活动。活动将全市各旗县城参选的嘎查村在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平台“呼伦贝尔发布”展示并进行投票,按网民投票结果推选出网民心里的“美丽乡村”。
牙克石市博克图镇沟口村
基 本 情 况
沟口村距博克图镇区13公里,滨州高铁由村南直穿村庄,博林线高铁则由小孤山两侧岔线转到林区,省道S302公路穿村中心而过,雅鲁河与绰尔河在境内汇流。有居民428户,人口1328人,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0亩,村民以种植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油菜、小麦、黄豆等。农作物以小麦为主。饲养大、小马匹1380余头,依托丰富的水草资源优势,开展庭园经济,特色种饲养等。村内单位有铁路车站、铁路养路工区、铁路育林工区、沟口采石场,博克图派出所沟口警务室。距村3公里处有伪满洲国时期美军飞机场旧址。
发展背景:1901年,中东铁路通车前称“火燎村”。1928年,开工修建博林直线时,设沟口站为博林线首站滨州百姓网彩钢房,沟口是外国沙俄在博林线劫掠林区资源的主要转运站,1932年,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在距沟口两公里处建开拓团1个,1941年,日本侵略者派来大批劳工在此居住,修军用飞机场,1945年,随西南解放,撤消沟口台湾开拓团。
1948年,土改工作队在沟口村进行土改工作,1958年,建立沟口农业互助组、合作社、生产队。1985年,市场经济时期,生产大队解体,土地由农民个人承包、联产承包。1991年,建立村委会。近年来滨州百姓网彩钢房,沟口村成为博克图镇最大的农业生产种植基地。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
沟口村自施行“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村村通电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工程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安装了路灯160盏。村民五保户、医保、高龄津贴、城乡市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程均已达到100%。
修建了70㎡的便民连锁药店,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
修建了800㎡的文化广场、100㎡文化活动室,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居民休闲时有了好去处。
80㎡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也已完成并投入了使用。
村里428户居民都已安装了净水器,农民安全饮水得到了根本保障。
在危旧房改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截至目前,正在新建楼房21个,即将竣工。
维修房子337个,新建彩钢仓房74个。
已铺装甬道2345延长米,设立围栏24584延长米。
新砌围墙1274.4延长米。
整修路肩23.2公里。
修建边沟2000延长米。
在里巷硬化工程中,村内大大小小的街道都已铺装了水泥路,全长10公里。
绿化栽树5500株,栽种桃树1034株。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现在的沟口村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狭小简陋的危房显得窗明几净,泥泞的土道弄成了干净的水泥板路,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再也看不到了,自打有了路灯,妇女和小孩白天走路就再也不担心了。
文 化 活 动
近年来,博克图镇沟口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推动,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侨领文化,努力实现乡风民风美上去、人居环境美上去、文化生活美上去。
不断组织居民出席文化活动,广场舞、新春联欢会等,让沟口村的居民们生活上富裕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满足。
群众跳广场舞
群众参见新年联欢会
特 色 产 业
近年来,沟口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采取规模化养殖,力求以特色争市场,以规模求效益。实现了玉米产供销一条龙。
(1)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逐年扩大水稻的养殖面积,挑选优质小麦远销上海、青岛等国外市场。
(2)扶持丁锁子手拍粉加工业做大做强,让同村剩余的小玉米有了经济效益,还解决了储备问题。
(3)建设小麦种子繁殖基地,网棚饲养脱毒种薯,既降低了居民的经济效益又便捷了同村和周边村镇的小麦养殖户。
今后工作的目标和规划:
沟口村今后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农户创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扶持农业化经营,全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从农户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助推。坚持借助农户、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户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结合沟口村奇特的资源优势,将建一个小麦交易中心和小麦藏薯窖,带动居民乃至周边村镇的百姓共同致富。现在的沟口村正承载着数代居民的梦想大踏步的前进着,不远的将来,我们都会看见一个腾飞的沟口村、幸福美丽的沟口村。
生 动 故 事
自打施行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惠民新政,树围栏、铺水泥路、安装房盖……今年68岁的居民崔长松奶奶一天天看着简陋的房子大变样,心里总是焦躁不住内心的喜悦。现在走到那里都是逢人便夸,是党的好新政和党的好党员让她们老俩口住上了舒适宽阔的房子,老人的孙辈都在外省,以前住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阴暗闷热,一进屋才会嗅到一股变质的气味,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家里新换了房盖,墙体进行了立面刷墙,屋里新吊了天棚,铺设了地板,院里铺装了甬道和围栏,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直接通到门前。看到自己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崔长松奶奶总是难掩心里的兴奋,更是亲手书写了一副春联来抒发对党和领导的感激之情,对联的内容是:习近平好共产党好内蒙古人民政府好;国家强悍人民幸福,全国人民给习主席点赞。虽然句子不是合辙押韵,却用他那最朴素的话语表达了心里最真诚的感激之情。像崔长松家这样旧房通过工程改造的情况还有好多。
现在的沟口村,每家每户都在积极承建,走进沟口村,你会看见一片沸腾的场面,不论是年青年老的都在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通过发动,邻里互帮互助组成互助小组,村上将相应的工程承包给互助组,按照支付施工队的标准,支付互助组相应的工程款。在实现改变乡村面貌的同时,增强居民物质利润和建设家园的幸福感。让居民在家旁边挣了钱、修了房,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爱情。
转眼间狭小简陋的危房显得窗明几净,无声的变化就这样出现在博克图镇沟口村的各个角落。就是这样一个村庄,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通过密切发动群众在短短时间内发生了大变样,干群关系在火爆的共建气氛中密切,实干攻坚的劲头不断漫延。
典 型 人 物
沟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彬彬,今年28岁,是个吃苦耐劳、办事严谨,工作认真的姑娘,自2015年被派到沟口村任驻村第一校长以来,心里装的全是沟口村大大小小的事,尤其是举办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以来,他每晚天不亮就上去,有时午饭都来不及吃就到村上开始三天繁忙的工作,带着村支两委班子、包村党员挨家挨户的走访宣传,记录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从每户居民的实际困难和切身利益出发,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经村两委班子大会民主协商决定,然后及时反馈给镇领导,工程建设阶段更是冲在第一线,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测量房子面积、测量杖子、甬道宽度、发放杖子板、彩钢仓房、水泥材料等,不管下雨下雪、炎炎烈日,有时一站就是三天,直到天黑才进屋,晚上还得归纳统计数据,内页建卡,经常加班到半夜,入户查看工程进度的时侯听到谁家年龄大的奶奶干活就搭把手,人晒伤了也累瘦了。村民们就这样一天天的被感动了,从一开始的不支持不理解、拒之门外到后来当他为自家人,大爷大娘们听到他更是拉着他的手,彬彬长彬彬短地亲热的叫着。在他的推动下,村支两委把居民的事都当作自家的事,就在不久,村委会在村南岸修筑了40延长米的水中桥,解决了村北部群众过河必乘小型农用车的困难和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运输。为了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如期竣工,在村委会的呼吁下,村民们组成互助小组,承包工程任务,既减短了工期,又让村民们在家旁边挣了钱,修了房,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爱情。现在的沟口村,村民有哪些事都乐意去村委会,让村两委班子成员帮助出主意、提建议,在老百姓的心中,村干部是她们的生力军、当家人,是真正为她们着想的人。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