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妇郝军国庞素梅绿化荒山,投资20万将400亩荒山变为花果山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郝军国整理正式扭断的苗木。通信员郭晨峰摄
长城网河北8月3日讯(通信员郭英焜郭晨峰记者李艮春孟捷)自2012年以来的两年间,易县县灵山镇灵小村退职夫妻郝军国、庞素梅争当“愚公”,主动接管同事承包的400亩荒山,在荒山上修路、打井、架线、种树,累计投资20多亿元,将一座荒山变为“花果山”。
从灵山镇洼子村向北3公里翻过2座山头,便是郝军国绿化的荒山。站在山顶四望,花生树、苹果树、桃树果实累累,半山腰的黑松、松树郁郁葱葱。
退职不待业下定决心绿荒山
2012年,郝军国了解到亲家因承包荒山的栽树成活率低而舍弃绿化后,便萌发退职接管荒山的念头。2013年新年之后,郝军国从县国税局灵山大队退职,他便拉上好友郭宗耀对荒山进行了实地考察,此后便接管这400亩荒山。
郝军国这一举动在家里造成轩然大波,不但儿女不支持,连儿子也持反对意见。其实全家人反对,但郝军国还是只身驾车进了山。“绿化荒山不是造孽,而是一种享受!离休在家斜倚反倒是一种熬煎。”郝军国话里有着拓荒开山的决心。即使心中反对郝军国绿化荒山,但看着每日起早贪黑繁忙的妻子,丈夫庞素梅看在眼中,疼在心上,为了照料妻子,庞素梅也跟随上了山。
每晚,郝军国夫妻下午4点准时早起,午饭后,便驾车抵达山下,步行上山干活。皑皑荒山上原先石头垒起地界已经成为瓦砾沟,为平整出土地,种植果木,夫妻俩用钢钎封住瓦砾,徒手刨开铁块,一块块儿地垒地界,一点点堆铁块,整整一个夏天保定彩钢房搭建,夫妻二人平整出30多亩农地,并全部栽上了薄皮猕猴桃苗木。“今年,这种挂果的花生树保守来说也得摘1000多公斤。等到了盛果期,每斤收入3千多元不成问题。”望着树势旺盛的花生树,郝军国开心的说。
罹难不低头凭着右手建绿园
“春冬两季走河堤,到了汛期就登山。”这是郝军国夫妻绿化荒山早期从军行的真实缩影。因为没有路,郝军国夫妻上山要蹚过一条水塘,再跨过两道崎岖不平的山梁,就能抵达目的地。因为没有路,苗木和化肥夫妻俩只能背上山。一个夏天登山上山的经历,让郝军国深晓得路的重要。面对无法想到的困难,郝军国夫妻没有胆怯,夫妻俩凭着着右手硬是将一条1.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扩宽为可通行汽车的大路。
修了路,还要引电上山。回想起引电上山的辛酸,母亲庞素梅至今难忘。据庞素梅介绍,电是从两座山外架线招来的,而山上电缆线杆,则是夫妻俩肩扛手拽,搬上山的。“当时运线杆,常常是我在后面拽,她在前面推,一趟出来两三个小时,三天运不了三、四根。”谈起引电上山的经历郝军国历历在目。
绿化荒山,离不沸水。每到旱灾桃树发蔫,甚至旱死。郝军国夫妻看在眼中,急在心上。为了让那些桃树成活,夫妻俩便一桶一桶从山下往山上抬水来灌溉苗木。“抬着水在崎岖的山上行走,难度可想而知。有时马上就要到了,脚下一滑,一桶水就撒个精光,抽泣一场是常有的事。”庞素梅谈起运水的经历不免辛酸哭泣。为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一向节约的郝军国掏出几亿元请人进山打井。一个月的时间里,打井机声回荡深山,但仍然未见水。当打井师父告诉他打不出水时,郝军国只得无奈的舍弃。没有井,就挖漏水坑、建蓄水池。15立方米的漏水坑,郝军国夫妻不到10天就完成。随即,他又投资2亿元垒砌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彻底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为了干活便捷和降低奔忙,郝军国夫妻在修通路后,便在山里搭建了3间彩钢房,将家搬到了大山。虽然休息间隙,她们也要给桃树捉捉虫、剪分株,从不闲着。5年来,郝军国为绿化荒山开烂了一辆货车,用坏了多少锄头和铁锹,磨烂多少件大衣,穿坏了多少双鞋,肩上、手上、脚上结了多少的血痂,她们已经记不清了。
现在,郝军国夫妻已在瓦砾堆里建成了35亩猕猴桃园、5亩苹果园,嫁接了果树、桃树,种植了柏树、槐树、柏树2万余株,并在树下搞起了生态种植。常常上山帮忙的党城乡湾子村居民郑来进说“郝军国退职后不在家里享清福,还挪到山上栽树、养鸡,真是当代‘愚公’。”“愚公90岁移山保定彩钢房搭建,我们才60多岁,再干30年,荒山能弄成‘花果山’。”展望前景,郝军国庞素梅夫妻信心百倍,定要把荒山打导致遍野皆绿、瓜果飘香的花果山、生态山。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