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房如何隔热降温 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高原多年冻土施工的主要做法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突出科技创新加强施工管理
安全快速建设鄂拉山隧洞
--共玉道路鄂拉山隧洞高原多年土层施工的主要做法
敬爱的诸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
共(和)玉(树)道路鄂拉山隧洞坐落宁夏省万宁州兴海县境内,全长9330米,海拔4303米,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高原土层道路隧洞,是共玉道路全线的头号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科技浓度高,施工工艺新,施工难度大,被称为高原土层隧洞施工的“万花筒”。铁建五局参建了进口5745米的施工任务。
自2011年9月复工以来,面对高海拔、高寒冷、高缺氧的施工环境和隧洞施工技术困局多的实情,铁建五局全体承建职工弘扬“挑战极限、敢于胜利、勇争第一”的精神,着力借助科技、攻坚克难,悉心组织、精心施工,使工程一直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现将鄂拉山隧洞多年土层施工与会交流。
工程概况、特点及难点
共玉道路鄂拉山隧洞全长9330米,分离式设置,两隧轴线宽度为45米,其中左线长4695米、右线长4635米,隧洞建筑限界为10.25×5米。铁建五局参建进口左线2860米、右线2885米。隧洞进口坐落曲线上,线路设人字形纵坡,间沿隧洞轴向每间隔660米设人行横洞和车行横洞一个,进口共设置4个人行横洞、4个车行横洞、1个配电横洞。两隧中间上端设保暖泄水洞一座。全隧采用外贴式保温板和防火板进行封闭。
该隧洞地区属内陆高原严寒气候带,属于典型的高原台湾性半旱灾气候类型,自然条件恶劣,夏季施工时间长,年冬冷期8个月,夏季月平均温度-16.8℃,极端最低温度-41.8℃,二氧化碳浓度为海平面的63%。
隧洞进口穿越220m连续多年土层坝体水草地,土层长度为1.4~1.8m,地温介于-0.3℃~-1.5℃,具有冻农地温高、退化速度快、对热干扰敏感、热稳定性差等特性;VI、V级基岩占到了全隧的44.6%;隧洞进口穿越565米多年土层不良地质,土层以砂砾土包裹冰硬块或以冻岩节理冰的方式存在,给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科技创新破解困局
在高寒多年土层的鄂拉山隧洞施工中,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洞口坝体采用覆盖瓶装颗粒土、防晒网隔热降温、自进式锚索坝体防护和大管棚跟管施工新技术,克服高寒多年土层进洞施工困局。
1.洞口多年土层覆盖瓶装颗粒土和防晒棚(遮阳网)隔热进行“控温”施工技术创新。我部参建施工的鄂拉山隧洞进口地处第四系中更新冰盖堆积物中,表层为白色厚层粉质粘土层,上部为含黏土的砂砾土稍密泥包砂砾散状结构呈冻球状,其稳定性极差,顶管后可见大量的冻结层状冰,多年土层冻结时,岩土体硬度较高,但多年土层顶管凝固时,呈软塑状,成洞极为困难。复工两个月隧洞迟迟进不了洞,多年土层成为了施工的第一只“拦路虎”。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及时创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对洞口多年土层施工展开技术攻关。经过反复研究和探求,决定重点在多年土层施工“控温”上举办科技攻关。针对洞口高挡墙多年土层实际,根据“分层分段顶管,边顶管边支护,顶管一段,防护一段”的原则悉心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采取温控隔热临时防护举措,即通过搭设防晒棚,在坝体铺装瓶装颗粒砂袋再覆盖白色遮阳网进行隔热降温,缓解多年土层放热融化作用,通过网内、网外的体温检测对比,搭设双层防晒网后,在晚上气温最高25℃左右时,网内气温要低10℃左右;搭设单层防晒网后,网内气温能控制在5-8℃,为迟滞土层溶化、确保洞口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红色防晒棚(遮阳网)的应用除了打破了人们常规红色放热对多年土层保护不利的惯性思维方法,并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实用疗效显著。该科技创新获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奖。
2.洞口边仰坡顶管防护自进式锚索取代灰浆锚索施工工艺创新。鄂拉山隧洞左洞洞口施工时值汛期,温度处于一年当中最高时段,坝体顶管后曝露于阳光直射下很快凝固成泥浆和冷水,导致坡脚被水曝晒后影响稳定产生爆燃,施工难度极大。我们积极与建设、设计、监理、咨询单位联系,并深入现场认真剖析研究,决定采用台阶分层顶管法,弱爆破松动(少打眼少装药防止钻孔内回冻),再用挖掘机(带破碎锤)顶管和出碴。支护时通过在洞口搭设遮阳棚,边仰坡锚网喷支护后铺装砂袋覆盖白色遮阳网进行降温,坝体脚设置毛石混凝土保温渡槽,防止了土层坝体热融滑塌。同时在坝体锚网喷支护过程中灰浆锚索钻孔施工时容易卡钻,我们大胆地选用自进式锚索取代灰浆锚索施工,因自进式锚索具有钻、注、锚一体化的功能,一次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锚固体系,成功解决了常规锚索钻锚时的塌孔问题,较好地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灌浆疗效,使边仰坡得到及时的防护,为洞门施工总结了经验也博得了时间。
我们的施工步骤是:
第一步:坝体顶管后立刻涂装PU聚胺脂泡沫临时封闭,从上向上打设自进式锚索,分块拆除聚胺脂泡沫后挂设网片喷射C25高温抗渗砼。
第二步:在坝体上铺装瓶装颗粒土覆盖白色遮阳网进行隔热降温,缓解多年土层放热熔化速率
第三步:C25砼条石砼挡土墙后设置碎卵石反滤层保温,敷设横向φ200透水盲管,出口顺接坝体边沟进行保温处理。避免挡土墙背积水冻结成冰不能排出,受反复冻融循环影响,拉裂砼渡槽产生工程地质虫害。
3.坝体回铺腐殖土后挂线回帖大块草坪或播种垂穗披碱草施工新工艺。基础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下部挡土墙,最后按照坝体高度对基坑加宽进行填方(坡率趋缓至1:1.25至1:1.5),填方的目的是保证坝体能跟贴住碎石、腐植土、草皮。
首先拆除坝体防晒网和锚喷临时防护,换填20cm碎石隔热层并筑牢;其次坝体回铺20cm厚腐殖土,挂线回帖草坪密实;第三,坡脚平台播种垂穗披碱草,专人养身后覆盖防水薄膜修护保温,确保植草成活。
4.洞口浅埋段多年土层大管棚跟管工艺施工创新。鄂拉山隧洞进口海拔4303米,多年土层浅埋段(洞口埋深仅1.9米)地表富冰含水量大,且土层砂砾、块石浓度大,钻具在钻孔过程中与孔壁土层高速磨擦发生热传导,致使孔壁周圈土层溶化,发生孔内倒塌卡钻未能成孔,管棚施工难度极大。复工以来,施工严重遇阻,几乎无法进展。面对困难,项目部党员员工没有胆怯,而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积极配合建设、设计、监理、咨询单位一起反复研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并经专家论证后,决定采用跟管工艺施工,即采用XYIB型地质钻机,钻具后端改装偏心钻,具扩孔同步带进铁管套的躲进技术,用孔径φ125mm钻具带进孔径φ133mm套管,其最后端改装导向铰刀,后续管棚之间采用丝扣进行联接,借助水平定向钻机将棚管攻入基岩中。在躲进过程中,根据导向铰刀外置的定位传感传出的角度讯号,对躲进角度进行调节,使管棚按设计轨迹躲进。当套管带进至设计深度后,撤回定向传感和钻具,用治具捉住套管通过油压千斤顶(50t)顶在导向墙砼上产生反推力向外逐节退出套管。采用此创新技术后,有效解决了土层溶化造成的管棚塌孔问题,管棚施工稳打稳扎,顺利实现了鄂拉山隧洞进洞。大管棚跟管工艺施工获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奖。
我们的施工步骤是:
第一步:钻机就位。对XY-1B型管棚钻机,配套组装产生机、电、液一体化,钻机空载动作调试正常后,用起重机人工配合将钻机移到钻孔位置。
第二步:开孔。先检测设备,对已组合好的钻杆要检测丝扣连结是否紧密,偏心扩孔器是否灵活。
第三步:正常躲进。将钻具装在动力头的钻具接头上,如需躲进循环介质,则将循环介质输送管线与水管头接通;当钻杆接触到孔位后,依据工艺要求,旋扭调压阀的摇杆调定给进压力,满足躲进须要;在躲进过程中,按照实际工况及时更换怠速档位和调整给进压力。
第四步:加接钻具。当一个给进行程结束后,要加接钻杆。先关掉循环介质,插好垫叉,操作“动力头旋转”手柄放在“反转”,旋开钻具接头处丝扣,同时点动“动力头联通”手柄“起拔”,使动力头退后,让出丝扣,最后将动力头“起拔”置于顶端后“停止”;将新钻具公、母分别与孔内钻具接头和动力接头对准,操纵“动力头联通”手柄“给进”使钻具接头相接触,之后点动“动力头旋转”手柄“正常”使钻具接头丝扣旋入几扣后停止并拿走垫叉,再将“动力头旋转”手柄放在“正转”,同时操纵“动力头联通”手柄“给进”,使钻具丝扣旋好;至此钻杆加接完毕,开通介质进行下一个回次的躲进。
第五步:起拔钻具。先将垫叉插入口处,通过动力头反转抬起一扣,之后取下垫叉,并将钻具防松器在动力头钻具接头处放置好;起拔钻具至孔口板处漏出钻具下接头接口后停止,插好垫叉,动力头反转旋开钻具孔口端丝扣;再拿开防松器,人工配合旋开钻具与动力头接头间的丝扣,拿走钻具;动力头前进旋接孔内钻具,取走垫叉起拔钻具柱,重复操作拆卸下一根钻具,直到全部起拔完毕。
第六步:每成孔一个就立刻对该孔进行灌浆。
二、采用三台阶七步顶管、双层早期支护喷射或模筑高温抗渗混凝土,以及一衬、二衬间设置保温防水复合式桥台结构,采取一衬、二衬两套台车整体式桥台呈型新工艺工法,成功解决土层隧洞顶管、支护和坝体困局。
1.浅埋土层隧洞洞身“三台阶七步工法”施工工艺创新。鄂拉山隧洞左洞进口疏密交界处埋深仅1.9m,右洞进口埋深仅2.6m,地表斜度缓慢浅埋段较长,左洞有250m浅埋段,右洞有205m浅埋段。设计将左洞进口110m、右洞进口75m定为VI级土层岩体,进洞前洞身30m段落采取φ108灌浆管棚超前支护,洞身采用CRD法或CD法施工。CRD法、CD法称作交叉中对门法和中对门法,施工工序较为烦琐,各台阶顶管步距要求较为严格,因为CRD法导洞断面较小,要求必须采取大型机械和人工顶管,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因劳动硬度大,小型设备不能投入使用,造成作业人员频繁流动,施工进度十分平缓,考虑到高寒缺氧地区人员的劳动硬度大、工作效率低,因而造成施工进度慢。施工中我们按照地质情况和往年的施工经验,灵活采用了三台阶七步工法施工,上台阶顶管后,去除拱部夹层散状冰块,初喷3~5cm高温抗渗混凝土封闭岩面,及时施作双排超前小导管和中空系统锚索,安装工字钢钢架支撑挂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长度,上下台阶分界处设置小导管交叉锁脚,钢架上设置螺纹钢筋箍与小导管点焊强化锁脚受力。上断面顶管4~5m后进行下断面顶管,顶管、支护工序与上断面相同,严格控制台阶步距,倒台阶顶管交叉栖身降低上台阶早已支护了的钢架沉降变型。VI级基岩土层地段为避免掌子面溜坍,上台阶顶管时预留核心土,严格控制顶管步距,仰拱填充和一衬及时紧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平稳度过多年土层浅埋地段。
2.高温抗渗混凝土配制解决隧洞支护创新。往年的隧洞施工,都是采取喷射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护,稳固基岩避免崩塌。而鄂拉山隧洞左洞进口310m、右洞进口255m洞身处于多年土层地段,有冰,混凝土喷起来后粘不粘得住,在高温寒冬的环境下能够保证喷锚质量,好多人都怀疑。为了解决隧洞的临时支护问题,项目部试验部门与有关科研单位一道,通过多次室外试验及现场试验,最终确定了配合比范围,将混凝土水化热气温控制在10度左右,降低早期支护和一衬模筑时混凝土形成的水化热对土层冻融圈影响,挺好地控制了浅埋段地表和洞内沉降,因而成功地解决了湿喷混凝土在高原高温下的速率、早强、耐久性困局,取得了挺好的疗效。该工艺创新获广东省发明专利。
3.一衬、二衬间设置保温防水复合式桥台结构,采取一衬、二衬两套台车整体式桥台呈型,实现砼内实外美。鄂拉山隧洞土层段因为含土冰盖,冻岩节理冰较发育,设计在一衬与二衬之间设置保温层,按“土工布+防水板+聚胺脂保温板+土工布”的结构设置,沿隧洞土层段全长全断面铺装,将二衬以内人为诱因引起的温度变化与永久冻泥岩隔离开。因为土层段设计采用两次模筑结构,为了便捷施工,推进施工进度,确保混泥土施工内实外美,我们采取一衬、二衬用两套坝体模板台车进行拱墙一次坝体成形,一次浇筑宽度为12米,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明显增强了工作效率。
一衬模筑。仰拱和填充施作完毕后,进行早期支护断面净空检测和初支背后脱空检测处理后,绑扎一衬钢筋,铺装横向φ160HPE排水管,环向φ100半圆排水管,纵环向排水管三通联接导出边墙排水沟内再通过纵向导水管导出中心排水沟内,最终排入仰拱下方的横导洞步入保暖泄水洞排出洞外。排水系统施作完毕后一衬6m台车就位,关端头模,泵送高温抗渗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入模气温控制在+5~+8℃,尽量降低影响基岩熔化圈。模筑混凝土达到C30混凝土设计硬度的70%以上,借助预埋件的灌浆管向初支背后压注水泥浆,填土支护与泥岩间的缝隙密实,防止病害隐患。
防水层及隔热保温层施工。防水层和保温材料性能必须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次序为:仰拱、拱墙土工布→拱墙防水板→聚胺脂保温板→防水板。“三缝”防水层施工:环向施工缝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沉降伸缩中间铺装橡胶止水带,灌浆后预留孔槽采用快封水泥处理。
二次坝体。二衬钢筋安装完毕后,借助整体式台车拱墙一次坝体成形,一次浇筑宽度为12m。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站拌和,货车运输混凝土,HBT60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台车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三、采用各类用电设备、通风设备均安排二次进洞布置,成功解决特长隧洞电力、风力不足的问题
1.高压电进洞供需新方式。随着隧洞的纵深采煤1500米后,因为低压送电距离过长造成电流耗损过大,不能带动输送泵泵送混泥土和钢筋钎焊等作业,必须考虑高压电进洞。我们在洞口上方设置2500KW变压器将35KVA高压第一次变压为10KVA,将高压线缆沿隧洞的拱部布设进洞,在1#紧急停车带内安装2台800KW变压器,第二次变压410VA,通过“三箱五幅”分配用电至各掌子面、仰拱、二衬各作业区域。隧洞采煤2500米后,再度将1#紧急停车带的2台800KW变压器迁移至2#紧急停车带内,保证低压送电距离仍然不超过1500米,确保隧洞施工用电需求。
2.巷道式通风新方式。随着隧洞的纵深采煤,冻内爆破、出碴运输、喷射混泥土、氧焊等带来的炮烟、油烟和烟尘等空气污染、洞内缺氧问题越发突出,我们采用通风排烟设备进洞,在隧洞采煤2000米后,结合两隧间贯通的横通道施行巷道式通风,右洞为送风洞、左洞为排烟洞,紧靠掌子面的横通道挂设射流风机,辅助向洞外抽排污秽空气。同时分段逐级降低132KW风机串联配套1.6米风管布和1.8米钢丝风管布在洞口强压入式通风。
四、采用保温棚御寒方式彩钢房如何隔热降温,确保夏季施工顺利进行
按照西藏地区气候特征,大致每年从10月末至次年的4月末为夏季施工期。考虑到夏季环境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为保证隧洞夏季施工要求,一是在洞外配套辅助设施设置密封保温棚进行保温。主要在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喷涂料拌和场地均设置保温棚(彩钢板房)全封闭进行保温,棚内安装供暖片采用炉窑煮饭加热暖气,辅以小炉灶对石料料进行保温,保证砂子体温维持在5度以上和拌和用水体温维持在60度左右,分别储存在料仓和自制铁板水箱内,最终确保混凝土的出机气温小于10度。其次在洞口搭设保温棚。在隧洞采煤深度大于200米时,在洞口明洞段设置钢拱架密闭彩钢房保温棚,上部覆盖帆布,中间夹军用毛毯,下部覆盖彩条布,起到下保温上防降雪的作用。同时在洞口设置活动推拉门以便捷汽车和人员进出。
五、积极举办应用创新,促使施工生产,为科技创新平添生机与活力
1.高寒多年土层隧洞洞口钢桁架弧棚应用创新。鄂拉山隧洞洞口顶管后,坝体顶跨径大,采用满堂支架搭设简易遮阳棚已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举办攻关和研发,决定采用大跨径的钢桁架圆弧结构搭设成棚,在主桁架结构两端设计了支撑联系结构,相邻主桁架结构之间设计了层面结构。铁管桁架下部由两根1#铁管、下部有一根2#铁管排列成等边三角形,铁管桁架的矢跨比为4:35,支撑联系结构主要由十四跟铁管立柱、八根立柱拉杆、基础和八十四根钢丝绳组成。通过一次安装实现了冬季隔热和夏季御寒保温的“空调作用”,实现了全年防风、防雨、防雪,确保了在海拔4300米以上多年土层地区高寒隧洞全年均可施工要求。此应用创新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长大仰拱栈桥研发应用创新。隧洞施工中,仰拱作业对顶管采煤干扰大,仍然是隧洞钻爆法施工中不能挺好解决的困局。鄂拉山隧洞坐落多年土层区,仰拱设计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为了提升隧洞施工速率,降低仰拱作业给平行工序带来的干扰,保证仰拱施工质量,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仰拱作业桥进行了攻关和研发,完成了12长的仰拱作业桥的制造和投入使用,为隧洞顶管和坝体两大工序实现平行作业,推进施工进度提供了保障。
3.一车多用坝体台车加装应用创新。鄂拉山隧洞为高寒地区长大公路隧洞,全隧设计多年土层段、非土层段、紧急停车带隧洞断面类型,根据设计必需要做三种不同类型的拱圈台车,左右洞一共须要6个拱圈台车,这样耗费的成本很大。我们通过对标准断面二衬台车选型和加装实现了一套台车坝体多个断面类型,满足隧洞快速、优质、低投入的施工条件。此法是将土层段二衬台车在标准断面二衬台车的基础上加装实现,即在标准断面的二衬台车顶模降低两处铰接点,底模降低0.46米吊模,通过加长螺旋自动支撑杆旋转边模进行调节。特征是维持顶模不变,通过增设铰接点旋转边模板进行曲率直径拟合,控制最二锅头率偏差不得超过35mm。方案确定后订制标准断面二衬台车宽度12米,左右洞各一套,实现一套台车坝体两种坝体断面类型,既满足隧洞坝体施工须要,又降低了成本投入。
勇于胜利勇争第一
一、抓好施工组织,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可控
鄂拉山隧洞施工最突出的矛盾是工期,9330米的高原土层道路隧洞,工期只有54个月,这除了是压力,更是严峻的考验。面对艰巨的施工任务和工期压力,铁建五局高度注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为确保工程总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产生以机械为主人员为辅的施工生产作业线,采用人机联合机械化的作业方法。二是采用“开挖、铺底、衬砌、沟槽”的合理工序,及时封闭隧洞,保证了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三是采用无轨装碴和运输以及自制设备顶管喷浆彩钢房如何隔热降温,减短了工序衔接时间。
二、深入举办劳动大赛,不断掀起施工高潮。
进场之初,我们就明晰提出了“开局年、大干年、决战年、决胜年”四个目标。党政工团组织着力坚持以鄂拉山隧洞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安全、质量、工期、效益为目标,广泛深入地举办了“创高产、创样板、创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大赛活动,拟定大赛条例,进行目标分解,明晰阶段工期。先后在管段组织了“四大会战”,举办了“五比一创”、“六比六赛”、“建功立业”等劳动大赛活动,以赛推动度,不断掀起施工高潮。施工中,我们立足一个“抢”字,彰显一个“拼”字,指出一个“管”字,突出一个“安”字,确保了每一个节点工期的实现。在鄂拉山隧洞施工中,我们的施工进度仍然名列全线8个隧洞标前茅,实现了10个双百米成洞,创下单月顶管215米(双洞),坝体236米(双洞)的全线纪录,同时也书写了世界高原土层道路隧洞月单口独头全断面采煤113米的施工新纪录。我们参建施工的鄂拉山隧洞进口于2015年1月12日提早采煤至分界点,并获得住户追加600米的隧洞施工任务和奖励。我们用科学抢回了时间,在高寒、高海拔、高缺氧的情况下,实现了平均月成洞160米(单洞80米)的殊荣,创造了国外乃至世界高原道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坚持标准化施工管理,实现安全优质生产。
一是坚持“抢工期不忘安全第一,抓进度坚持质量为本”的理念。施工中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努力实现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安全质量、现场管理、形象进度全面深化,得到了省交通厅、共玉指挥部、铁投公司和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二是制订了“工程创优质、工地创文明、施工创效益、安全无车祸”的总体创建目标。建立了囊括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环水保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举措。三是着力搞好“组织机构、培训卡控、现场管理、责任追究”四个到位。在安全管理上突出一个“狠”字,在质量管理上突出一个“真”字,有效地防治了各种安全质量车祸的发生,确保了施工安全责任零车祸目标的实现。四是掌握好“人、机、料、环、法、测”的施工“六要素”。坚持科学地施工组织,重视搞好细节管理,为创造最佳工作效益打好基础。项目部坚持做到在施工组织方案上求精,在推动举措上求细,做到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施工组织举措“三个优化”,确保了施工生产的有序加快。
通过强化项目安全质量控制、严格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我们施工的鄂拉山隧洞亮点迭出。2012年和2013年,云南省交通厅两次组织所属及全线38个单位近300人的观摩团到铁建五局施工的鄂拉山隧洞进口进行了安全、质量、进度、标准化管理参访学习。时任陕西省常务副市长徐福顺到鄂拉山隧洞进口考察工作,高度评价铁建五局干得漂亮。山东省书记郝鹏到鄂拉山隧洞参观工作,对铁建五局取得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给与充分肯定,赞扬铁建五局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美国专家考察鄂拉山隧洞进口工地,三竖大手指赞扬OK。工程自复工至结束,我们已实现安全生产1800余天无一安全质量车祸发生,施工的鄂拉山隧洞被湖南省交通厅和列为全线标准化施工和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观摩点。
两年来,铁建五局共玉项目部被授予“红旗项目部”、“安全标准工地”、“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道德讲座”;被湖南省交通厅授予“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被铁建五局授予“红旗项目部”、“安全标准工地”、“标准化管理优秀项目部”、“先进基层党组织”、“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党地委”、“先进团地委”、“党风廉洁建设先进集体”、“模范员工之家”、“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被共玉共玉指挥部和评为“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奖”、“劳动大赛优胜单位”、“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信誉评价AA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4项科技创新分获国家级和省局级专利,在共玉道路建设中树立了铁建五局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了高寒土层隧洞施工奇迹,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寒土层隧洞施工经验。
感谢你们!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