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典型事故中石化上海石化“6•18”爆燃事故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一、2022年6月发生的典型车祸
中石化宁波石化“6•18”爆燃车祸
2022年6月18日4时24分,坐落广州市金山区的中国石化无锡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部1号乙二醇装置发生醇酸甲烷泄露并发生爆燃,爆燃喷溅碎片造成周边管廊受损,并造成管道内物料着火燃烧,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据初步了解,1号乙二醇装置醇酸甲烷精制塔T-450塔釜出口泵后管道断裂,造成塔底水相泄露,醇酸甲烷从管道断裂处大量泄露,产生爆燃性混和二氧化碳(醇酸甲烷爆燃极限为3%-100%),遇打火源发生爆燃。具体缘由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青海西宁新区滨农科技有限公司“6•16”较大爆燃车祸
2022年6月16日18时58分,广西省南宁新区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固废处理车间发生较大爆燃车祸,导致6人死亡、8人重伤。车祸企业现处于试生产阶段,据初步剖析,车祸直接缘由是离心碱液干燥后的物料中富含有机磷化物、氯酸钠等,有机磷化物和氯酸钠产生不稳定的爆燃混和物,可能在低温或明火作用下,随之分解爆燃并殉爆了车间现场堆满的其他废渣。车祸具体缘由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石化柳州石化“6•8”泄漏火灾车祸
2022年6月8日12时41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化工分部乙烯中间罐区乙烯和丙烯储罐之间的泵区发生泄露爆燃车祸,导致2人死亡、1人重伤。据初步剖析,车祸缘由为现场人员违章拆卸P-8000S泵出口轨道阀门气动电机紧固螺母(拉杆),导致轨道阀门轴套防脱功能失效,中压乙烯顿时逆向流入轴套腔体带动轴套冲出开裂,大量乙烯通过辊子安装孔喷吐,磨擦形成的静电火花引起泄露的乙烯爆炸,造成起火车祸。车祸具体缘由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二、历史上7月发生的危险物理品车祸
(一)国外车祸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7•26”常压装置泄露爆燃车祸
2015年7月26日,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常压装置对二甲苯/欧盘换热发生泄露爆燃,导致3人死亡、4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常压装置对二甲苯/欧盘换热外头盖排液口管塞在检修过程中装配错误,致使在低温高压下管塞开裂,约342℃-346℃的低温二氯甲烷(其自燃点为240℃)顿时喷吐,遇空气起火,引起火警。
青海泰安市河南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爆燃车祸
2015年7月16日,广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储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露爆燃,导致爆燃,导致2名消防球员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812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该公司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违法采取注水倒罐置换的方式,且在切水过程中现场无人值守,使得液化石油气在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露过程中形成的静电或因消防水带剧烈舞动,金属插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线撞击形成火花引发爆炸。
平顶山新乡润方特油有限公司“7•14”中毒车祸
2007年7月14日,四川省平顶山市润方特油有限公司职工在清除气柜顶部碎屑时,发生中毒车祸,导致3人死亡、1人受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作业人员违犯操作规程,未对罐内二氧化碳进行剖析检查,未采取安全防护举措,直接步入气柜作业。搜救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举措的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车祸扩大。
石家庄河北炼油厂“7•31”凝缩油泄露窒息车祸
1998年7月31日,湖南省承德炼油厂工程公司在检修催化装置凝缩水泵时发生窒息车祸,导致4人死亡。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当时催化装置在进行临时停工修理,施工作业人员在检修前没有按规定检测、复核球阀关掉状态,因凝缩水泵出入口球阀未关掉,物料未倒空排尽,凝缩油喷吐,在封闭水厂内产生黑色大雾,造成窒息车祸发生。
精细化工
湖南省衡阳兴达科技有限公司“7•12”重大爆燃车祸
2018年7月12日,广西省柳州兴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燃车祸,导致19人死亡、1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余亿元。该公司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2000吨5-苯基间苯二乙酸、300吨2-(3-磺吡啶4-吡啶甲酰)苯乙酸等,实际生产的却是咪草烟(松土剂)和1,2,3-三氮唑(医药中间体)。该起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兴达科技公司在咪草烟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无包装标示的氯酸钠当成丁丙酯,补充投入到R301釜中进行脱水操作。在搅拌状态下,丁丙酯-氯酸钠混和物产生具有迅速爆炸能力的爆燃体系,开启蒸气加热后,丁丙酯-氯酸钠混和物的BAM磨擦及撞击感度随着釜内气温下降而下降,在物料之间、物料与釜内附件和内壁互相撞击、摩擦下,导致釜内的丁丙酯-氯酸钠混和物发生物理爆燃,爆燃造成釜体解体;随釜体解体过程冲出的低温丙酮蒸汽,迅速与外部空气产生爆燃性混和物并形成二次爆燃,同时造成车间现场储存的氯酸钠、甲苯与乙醇等物料殉爆殉燃和二车间、三车间大火燃烧,进一步扩大了车祸后果,导致重大人员死伤和财产损失。
湖北省宜昌市之江化工公司“7•2”爆炸车祸
2017年7月2日,广东省淮安市罗江县矶山工业园区之江化工公司一高压反应釜发生爆燃,车祸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车祸直接缘由为:该企业涉及胺化反应,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车祸发生时冷却失效,且安全互锁装置被企业违法停用,大量反应热难以通过冷却介质移除,体系气温不断下降;反应产物对羟基丙酮在低温下易发生分解,造成体系气温、压力急速下降导致爆燃。
新乡市封丘县非法化鞋厂“7•13”较大中毒窒息车祸
2016年7月13日,坐落河南省临颍县黄集乡季垓村西的一家非法化鞋厂发生较大中毒窒息车祸,导致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9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企业在清除橡胶推动剂(TETD,四甲基苯基二溴化二氯化二丙酯)仅存湿料过程中,1名操作人员在未通风置换、未检查、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步入反应釜内违法作业;现场其别人员在未采取防护举措情况下,冒险步入反应釜救援,造成3人因甲烷中毒窒息死亡。
青海云南众一合成化工“7•7”氯苯回收塔坍塌车祸
2014年7月7日,四川省达州众一合成化工有限公司合成一厂一车间吡啶回收系统发生爆炸车祸,导致3人死亡、4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60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一是吡啶回收塔塔底AO-导热油换热内漏,管程低温导热油泄露步入壳程中与硫醇残液混和,步入吡啶回收塔致塔内气温下降,残液汽化压力随之上升造成胺基回收塔爆燃和燃烧;二是未按设计要求安装控温调节阀,只安装了现场操作的“截止阀”,当回收塔塔底气温、压力出现异常情况并超过工艺参数正常值范围时,“截止阀”不能手动调节和及时调控。
平顶山新乡洛染股份有限公司“7•15”爆炸车祸
2009年7月15日,广东省洛染股份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燃车祸,导致8人死亡、8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中和萃取作业场所吡啶计量槽挥发出的硫醇蒸汽,遇门口因老化漏电的动力线部位火源,引起吡啶蒸汽爆炸,吡啶计量槽被引燃,此后发生爆燃,使得水洗釜内成品2,4-二甲基吡啶发生第一次爆燃,从而引起硝化釜内2,4-二甲基吡啶发生第二次爆燃。
山东巨野扬州氟源化工公司建德分公司“7•28”氯化塔爆燃车祸
2006年7月28日,广东省盐城市亭湖县大丰氟源化工有限公司建德分公司1号厂房硫酸反应塔发生爆燃,导致22人死亡、3人受伤、26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在硫酸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刻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甲基氟苯)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最终造成其分解爆燃。
山东济南胡埭精细化鞋厂“7•26”爆炸车祸
2005年7月26日,广东省佛山市胡埭精细化鞋厂在六氯环戊二烯试生产过程中,双环戊二烯裂解釜发生爆燃,车祸导致9人死亡、3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在六氯环戊二烯生产过程的裂解反应阶段无锡彩钢房,因为双环戊二烯裂解器制造质量存在严重缺陷,上端的管板与外壳法兰联接的角熔池脱落,造成裂解器的加热载体-熔盐流入到双环戊二烯裂解釜中。熔盐中富含55%的强氧化剂氯化钾,与裂解釜中的双环戊二烯等有机物发生剧烈物理反应,造成裂解釜爆燃。
农药
青海兴义宜化化工“7•22”管道泄露爆燃车祸
2010年7月22日,湖南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变换工段发生爆燃车祸,导致8人死亡、3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1#变换系统副线管线发生泄露,二氧化碳磨蚀形成静电,引爆现场易燃二氧化碳(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等),造成空间爆燃。
青海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车祸
2007年7月11日,青岛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在改迁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燃车祸,导致9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爆燃为化学爆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压缩机出口管道硬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使得压力管线残余挠度集中的区域因为震动产生的微小裂缝迅速扩充,车祸段的管道整体失效,形成化学爆燃。
平顶山叶县化工总厂合成氨系统“7•18”高压管爆燃车祸
1997年7月18日,广西省威县化工总厂北合成系统在进行空气试车时,发生爆燃车祸,导致4人死亡、56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企业在生产的同时用空气对压缩机进行试车,空气试车的压缩机与生产系统联接的球阀没有用管箍隔绝,致使半水燃气串入系统,导致乙醇冷排、第一、第甲酯分离器及高压管路爆燃。
化肥
青海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1”甲胺储罐爆燃车祸
2014年7月1日,内蒙古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啶虫脒生产车间N-(6-氯-3-吲哚烷基)甲胺气柜发生爆燃,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气柜内的N-(6-氯-3-吲哚烷基)甲胺长时间处于保温状态,发生了缩合反应,形成的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容器超压发生爆燃。
无机化工
青海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21”中毒车祸
2013年7月21日,湖南省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硫化碱车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车祸,导致4人死亡、4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67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烘干机运行中引风机变频器合闸,引风量不足,烘干机内褐煤燃烧不充分,使得炉内形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二氧化碳,并通过提高机外壳倒流入负一层检修地坑,使得地坑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二氧化碳含量过低,操作人员在无任何防护举措的条件下步入地坑清除尾矿引起中毒。
青海白银天翔建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4”中毒车祸
2010年7月4日,贵州白银市白银区天翔建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碳酸锌厂发生中毒车祸,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反应池中氯化氢铵和氧化锌反应形成气体,作业人员违章步入反应池作业,导致中毒晕倒,搜救人员应急知识不足,导致车祸扩大。
上海重庆索特盐化鞋厂“7•27”中毒车祸
2007年7月27日,上海永川区索特盐化鞋厂发生一起窒息车祸,导致5人死亡。车祸的直接诱因是:5名工人在对一个曾存放过氯酸钠电解液的闲置槽罐进行防腐处理,氯酸钠发生燃烧形成毒气,造成5人窒息死亡。
煤化工
青海化鞋厂“7•12”储罐起火车祸
1994年7月12日,四川化鞋厂焦油车间气柜罐顶撕裂,存储物料喷吐大火,导致3人死亡。车祸的直接诱因是:没有严格控制注入的焦油、蒽油混和液的气温,注入气柜的焦油、蒽油混和液因体温高造成汽化量减小,并将罐顶撕裂,导致热油喷吐大火。
西安咸阳市电石厂“7•22”爆炸车祸
1989年7月22日,湖南省常德市电石厂发生熔体电石遇水爆燃车祸,导致4人死亡、2人受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现场有大面积积水,电石锅车在倒开时前方无人指挥,钢丝绳距布绳器1.8m处线绳遇导向轮手动开裂,使牵引力方向偏斜,致其中一个电石锅车脱轨相撞,相撞后熔体的红电石遇水爆燃。
重庆永川县化鞋厂“7•8”煤气中毒车祸
1984年7月8日,成都省彭山县化鞋厂发生燃气中毒车祸,导致3人死亡、1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4名员工进转化炉扒旧触媒,因未用管箍切断气源,使得燃气由洗气塔倒流入转化炉,引起作业人员中毒。作业人员未申领步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未落实相关安全举措,转化炉有害气体吹扫时间不够,未配戴防毒面具就步入有毒有害的受限空间作业,加之现场作业人员应急知识缺少,盲目救援导致搜救人员死亡,造成车祸扩大。
其他
石家庄市赞皇县长城生物物理工程有限公司“7•22”较大中毒窒息车祸
2019年7月22日,坐落文安县沙城镇的文安县长城生物物理工程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综合沉淀池发生中毒窒息车祸,导致5人死亡、4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90.6亿元。车祸的直接诱因是:作业人员违犯安全技术规程,违章进行疏浚作业,污泥中的甲烷等有毒二氧化碳在抽排水作业和外力搅乱下释放逸出,受彩钢房封闭限制,有毒二氧化碳不断聚集,人体过量吸入后导致死伤。现场人员在情况不明且未配备应急搜救设备设施情况下盲目救援,导致车祸扩大。
平顶山省平顶山市河北燃气集团南阳汽化厂“7•19”重大爆燃车祸
2019年7月19日,河北省平顶山市河北燃气集团南阳汽化厂C套空气分离装置发生爆燃车祸,导致15人死亡、16人受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泄露未及时处理,发生“砂爆”(空分冷箱发生漏液,保温层珠光砂内都会存有大量高温液体,当高温液体大幅蒸发时冷箱壳体被撑裂,二氧化碳夹带珠光砂大量喷吐的现象),从而引起冷箱被毁,造成附近500m3液氨贮槽断裂,大量液氨迅速泄露,周围易燃物在液氨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燃、燃烧,导致周边人员大量死伤。
香港台北华运仓储公司“7•31”管线泄露爆燃车祸
2014年7月31日,香港台北市华运仓储公司输送丙烯的管道发生丙烯泄露,8月1日零时,发生地沟丙烯二氧化碳爆燃,导致30人死亡、302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管线长年腐蚀变薄,在压力作用下管线断裂,导致丙烯泄露,遇火源发生爆燃。
湖北武汉“7•28”丙烯管线泄露爆炸车祸
2010年7月28日,广东省广州市栖霞区发生一起丙烯爆炸车祸,导致22人死亡、120人重伤。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在原塑胶厂遗址上平整回迁农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线,导致管线显存有的液态丙烯泄露,泄露的丙烯蒸发扩散后,遇见明火发生爆炸。
上海中石油国际贮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线爆燃起火车祸
2010年7月16日,上海中石油国际贮运有限公司欧盘罐区输油管线发生爆燃,导致欧盘大量泄露并导致火警,欧盘流入附近海域,导致环境污染。车祸还导致1名作业人员失联,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牺牲。车祸的直接诱因是:在渡轮卸油作业完毕停止卸油的情况下,服务商北京祥诚公司继续向卸油管道中加入大量脱甲烷剂(主要成份为碘化钾),导致脱甲烷剂在加剂口附近输油管段内局部富集并发生吸热反应,导致输油管线发生爆燃,欧盘泄露,引起火警。
(二)美国车祸
日本德克萨斯州ValleyCenter市储油罐起火爆燃车祸
2007年7月17日,韩国德克萨斯州ValleyCenter市BartonSolventsWichita鞋厂内发生乙烷气柜爆燃起火车祸,车祸发生时油库主管正从货车向气柜输送乙烷,车祸导致11名村民和1名消防员重伤,周边约6000名市民撤出。车祸诱因可能是:一是气柜底部富含可燃的易燃二氧化碳-空气混和物;二是当停止向气柜输送后,输送管线、沉积物内的空气磨擦可快速在气柜内累积大量静电;三是在注入乙烷期间,气柜内部差压检测系统的浮子可能由于松散的结构形成电火花。
日本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化鞋厂二氧化碳泄露车祸
2003年7月20日,新加坡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霍尼韦尔国际集团化鞋厂的一个氢气冷却器失效,造成二氧化碳泄露至Genetron143143a制热剂系统,此后该系统安全保障举措失效,二氧化碳泄露至大气中,全厂紧急撤出,最终导致7名工人重伤无锡彩钢房,周边0.5英里内的村民就地避难。车祸的缘由是:一是霍尼韦尔巴吞鲁日鞋厂管理系统中没有避免氢气冷却器出现故障的举措;二是二氧化碳步入制热剂系统形成的后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评估。
日本塞维索物理污染车祸
1976年7月10日,美国塞维索市(Seveso)附近的伊克梅萨化鞋厂的TBC(1,2,3,4-四甲苯)加碱酯化反应釜忽然发生爆燃逸出中间体三氯乙烷,其中富含剧毒物理品苯并芘(简称TCDD),导致约2吨物理药品扩散到周围地区。厂周围数千市民形成热疹、头痛、腹泻和腹痛等病症,大量动物以及水陆植物因而死亡,塞维索市民直到泄露两个多礼拜后才被安排撤出这一地区。车祸缘由是因为反应吸热失控,导致压力过低而造成安全阀失灵而产生爆燃。因为当时釜内的压力高达4个大气压,气温高达250℃,包括反应原料、生成物以及苯并芘杂质等在内的物理物质一起冲破了楼顶,冲入空中,产生一个污染云团,这个过程持续了约20分钟。在接出来的几个小时内,污染云团随着风速达5m/s的西北风向下风向扩散了约6km,并沉降到面积约1810公顷的区域内,污染范围涉及Seveso、Meda、Desio、CesanoMaderno以及另外7个属于巴黎省的城市。针对这次车祸,欧盟于1982年6月施行了《工业活动中重大车祸危险法令》(82/501/EEC),即《塞维索指令》。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