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制作彩钢房 建平盛德日新矿业:党建引领,荣誉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创立于2011年,前身为建平县仙村第一金矿(始建于1987年,为乡镇企业,1997年转制为个人独资企业),坐落建平县大塘镇尚城村,目前企业资产总额1.32万元,拥有职工310人。企业党总支下设3个党小组,有干部45名。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截至到2023年4月4日,面积为5.1438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110万吨/年,浮选生产铁精粉能力为40万吨/年。
获得诸多荣誉的刘永海监事长
一、党建推动,一颗红心跟党走
一是基层保障坚强有力。仍然高度注重党建工作,早在1991年就创立了党总支,干部已由当时的12名降低到45名,企业内部中层以上管理职务都由干部兼任,产生了鲜明的党建导向。企业先后投入资金80亿元,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七有”标准,建设了200平方米的专用干部活动室,为干部组织集中学习、开展党建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企业党总支积极根据《朝阳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税后列支施行办法》在税后列支党建经费,为党总支组织干部举行大会、集中学习、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毕建平总总监
二是发展干部保保修量。企业每年都起码发展1名以上干部,仍然保持1-3名积极分子常数。在发展对象培养上,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干部,把干部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干部业务骨干培养成领导党员和科室负责人”的“三向培养”原则,坚持有标准、有方向、有计划地对优秀骨干、业务能手进行培养锻练,做到“党员优先、逐级提拔”,让人品好、良心正、能力强、贡献大、责任心重的员工得到升官的机会,给她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自2009年以来,已先后把20名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干部,把9名干部培养成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2020年新发展预备干部2名,确定入团积极分子2名。
三是汇聚合力促动发展。采取上党课、听报告、举办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干部员工的综合素养,并通过举办读书大赛、知识大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对学习培训疗效进行检验。定期举行“创新杯”竞赛活动,让优秀干部在新员工培训会上亮相说法,抓好“传、帮、带”,迸发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在这些积极向下气氛的影响下,企业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春节劳动奖状”获得者3名、“辽宁省劳动模范”2名、“辽宁省春节劳动奖状”获得者4名、“朝阳市劳动模范”7名,由“全国劳动模范”韩永树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春节劳动奖状”获得者王子明领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在2020年被评为“辽宁省员工创新工作室”。坚持每年一次“先进区队、生产者”评选活动,对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兢兢业业、踏实耐劳、成绩斐然的先进区队和生产者进行嘉奖。2020年嘉奖先进区队3个,每组奖励1000元,先进生产者30个,每人奖励300元。
四是搭建平台迸发作用。为有效发挥干部作用,筹建“党员先锋岗”10个,界定“党员责任区”6个,成立应急救灾“党员先锋队”6支,筹建探矿工程、技术改建、松岭造地等6项“共产干部先锋工程”项目,进一步明晰干部岗位职责,发挥干部作用推动发展。创新举办了“党员三帮一”载体活动,即三名干部扶贫一名困难中学生或一户困难群众,目前已为所包扶的10名困难中学生、3户困难群众送去扶贫物资2.6亿元。
五是构建员工主体地位。多年来,企业党总支本着“职工问题无小事”的原则,围绕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职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在车间的材料供应问题、选矿厂废渣库隐患整改问题、员工薪资下调等问题上都采纳了职工建议。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拟定了《职工技术创新攻关奖励办法》,在企业内部产生了浓郁的学科技、用科技的风潮,使广大员工在干好本员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勤奋钻研生产技术,解决企业内生产、技术、质量、设备等方面的技术困局。截至目前,企业共拥有工程师4名、技师54名,有60多名职工获得了技能奖励补贴。
六是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为进一步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解决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的薄弱环节,每年投入资金16万多元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测,并完善了健康档案。连续两次调整员工薪资,增速达17%,为员工配发了工作服、安全帽等。每年春节、中秋、春节等节庆就会领取米、面、油等福利,在冬季低温时节为员工打算莲子汤并领取消暑降温茶。投资200余亿元为一线员工制做配发了防寒彩钢房、取暖设施和安装了除尘设施等,大大地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朝阳制作彩钢房,保障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据悉,在免费为全体职工提供一日三餐、厂区24小时冷水、浴室全天候开放的基础上,企业加强经费投入,为夫妻两人同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提供家属房。2021年借助工会经费70余亿元,组织全体职工去上海、承德旅游,共享企业发展便宜,让员工真正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党组织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二、生产安全,双手抓、两手硬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主任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多年来在刘永海监事长和毕建平总总监的率领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阳制作彩钢房,在企业产能升级、校企深度合作和服务农村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992年7月,刘永海出任大塘乡银矿矿长。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年,在前任班子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仅投资53亿元,自己选型、设计、安装,新上一台5万吨球磨第三系列,使生产能力提升1/3以上,收益比前一年降低37亿元。第二年,进行了原三系列单独使用的两台选矿机合并到一起的设备整修,每年可节省电力、水力、人力各项费用约6万余元。同时,以技改增强机械运行效率。1993年全年机器运转的天数为323天,比技改前最好的战绩210天降低113天,提升效率高达三分之一!
随后,刘永海积极提倡企业进行全方位变革,构建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建立了以承包为主体的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初步构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营运机制。1996年底,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变革,刘永海出资买断了企业100%的股权,并将其改名为建平县大塘第一金矿。其后,他及时捉住有利时机,扩大生产规模,减小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施行了多项改迁建工程。
2000年3月,投入20亿元,新进一套破碎设备;2003年,又购置一台过滤机,使生产下来的铁精粉蒸发掉水份后可以直接发货;同年7月,出资70余亿元买下了尚城村南部的建新金矿,并先后投入200亿元进购新设备。至2004年,全金矿共拥有3桌球球磨机,年生产铁精粉能力达到7万吨,这期间,又先后购入太脱拉大货车、装载机、挖掘机和大小车辆达35辆,单价值400余亿元。通过对落后设备工艺的全面整修,扩大了生产规模,实现了工艺流程、产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煤矿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管理基础,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7年,企业对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改建,使企业年生产能力呈现阶梯式大幅度上扬,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水平,当初铁精粉产值14.2万吨,营收9466亿元,实交纳税1860亿元。2008年,耗资3000亿元,新建铁精粉深加工生产线1条,新增产能6万吨,当初产值达21.6万吨,营收1.83万元,收取税款4400亿元;2009年,又耗资2000亿元在原金矿的基础上新建一座2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此项目建成后,解决了低品味铁矿石未能选洗加工的技术困局,本田67%品味铁精粉500吨,企业总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当初,铁精粉产值达到35.2万吨,营收1.97万元,收取税款6800亿元,2010年产值达到39.3万吨,营收2.93万元,收取税款1.13万元。
2011年,在国家节能降耗新政的鼓励下,企业投资5000亿元,仅用5个月时间,建成了一座技术浓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同时垒砌了废渣干排和尾水循环澄清借助系统,本田铁精粉700—800吨,实现尾砂零排放,此车间的构建开创了建平县矿业发展尾砂无污染的先河。
2012年1月1日,企业改名为,经过十几年的坚苦创业,企业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龙头骨干企业。2012年夏天开始,历时4个月,再度投资480亿元,完成了第二车间废渣干排系统的设立升级。这样两套废渣干排设备同时运行,灰渣砂处理成本由原先的1.8元/吨降至1.5元/吨,总节水能力达到95%以上,每年将节约水资源210万方,节约成本60亿元。
2013年之后,正是矿业经济形势不稳定时期,企业果断采取举措,跟进学院进园区、专家进园区的科技新路,及时与北京农业学院底泥与环境大学缔结密切联盟,双方在银矿废弃资源再借助、矿山农地复耕工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等国土空间生态修补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共同开发了“施用金矿浮选尾砂改良中低产田底泥的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取得了可喜成果。2014年【干排铁废渣综合借助和研究】课题入选朝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2016年三年间,在北京农业学院的参与和指导下,企业科研小组在大塘镇道虎沟村冷家营子居民组平整整治梯式农田进行废渣改良底泥的研究和应用与示范试验,主要是把废弃的铁废渣根据一定的比列搅和在较贫瘠的的粘土底泥里,借助废渣中富含磷、钾等有益水稻生长的成份,用于改良当地的黏性底泥,提升小麦产值,但是结合农村农田基本建设,借助废渣泥浆铺垫地表,可改变因撤土和碾压导致的底泥僵块,减短生地层的熟化过程,提升粮食产值。通过试验证明,借助铜矿废渣改良农田底泥除了能增产创收,并且变废为宝,剩余部份全部用于砌筑采空区、填沟造地、植树绿化,解决了废渣污染环境的困局。若该项技术才能在矿产地区的农田大范围推广,不但解决了铜矿灰渣的回收借助的困局,并且可以为农民降低利润。金矿废渣改良农田底泥项目通过成果转化,2016年在当地改良底泥推广该项目1500亩以上,实现项目创收360亿元,实现净收益70亿元。
通过企业与北京农业学院的共同努力,目前共研制了2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2017年顺利推动企业成为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步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2018年6月7日,企业与北京农业学院签署了产学研全方位合作的战略合同,共建了“盛德日新—沈阳农业学院河北省铁煤矿资源综合借助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并确定其为南京农业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企业筹措800亿元新建了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大厦,并订购了相应的试验设备。2019年9月,该中心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立为市级创新技术中心,并命名为“辽宁省铁煤矿资源综合借助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层面打通矿产资源开采、废弃地生态修补、生态农业等环节技术成见,建立铜矿区域集采矿、环境整治、生态修补、生态农业、乡村发展一体的技术体系。
2019年5月,为促进自然资源综合借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施行,充分发挥天津农业学院人才、技术优势,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惠、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方针,企业与北京农业学院共同申报构建了“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于2019年11月获准。该基地的开馆,标志着企业与北京农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实现新飞越,企业将充分借助这个实践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升技术研制水平,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建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年下半年,在南京农业学院的技术指导下,企业投资5100多亿元对选矿车间进行技术整修,引进高压辊球磨机,增加原料入磨细度,实现铁精粉产值翻番;改装板式压滤机,实现废渣零排放,充分彰显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科学发展理念。该项目整修完成投运后,产品单位煤耗增加20%以上,节水省电疗效显著,操作工人作业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2020年,企业与北京农业学院签署“沈阳农业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项目。多次接待北京师大院长、研究生中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同时产学研双方还签署了共建“环境检测中心”项目合同,并于2021年4月通过项目初验。
多年来,企业根据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方针,以“不安全、不生产”为理念,一直把安全生产置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企业筹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20亿元/年。构建由毕建平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0项、操作规程26项,依法设置安全部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人,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人。特种作业人员32人,均持证上岗。
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竭力建立“双重防治”体系,产生了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整治隐患、防范和遏止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促使了企业构建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着力提高了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筑牢了遏止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双重防治机制建设’试点企业”,并连续多年被建平市委、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模范单位”。
道虎沟村旧貌
道虎沟村经过公司出资修筑后面貌,现已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典型农村
三、履行责任,三大贡献。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主任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总主任强调:“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点,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外生产总额,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目。我国经济发展才能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一是税收贡献。“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企业仍然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充,赢利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国家创造的税收也逐年降低。自1997年至2020年,企业铁精粉总产值501万吨,营收30.7万元,纳税金额达10.15万元,为建平县的经济发展和税收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授予“中国AAA级信用企业”、“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辽宁省‘守协议重信用’企业”、“辽宁省年纳税额1000亿元以上税源大户”、“纳税信誉等级A级单位企业”、“功勋企业”、“先锋企业”等荣誉奖项。
二是社会贡献。习总主任说:“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作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自1997年以来,企业已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筹款2.01万元。包括村容村貌4841亿元、乡村道路3921亿元、饮水工程3283亿元、农业水利1803亿元、捐资助学2075亿元、扶贫助残411亿元、文化事业290亿元、其他方面3426亿元。
2010年,企业捐款3050万用于建平城区镇村民饮水工程项目的豪举,一时振动了县内外,至今仍被家家户户传为美谈。
2011年5月,筹款200亿元,帮助二十家子镇建成镇南千亩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该项目占地2000余亩,主要种植蓝莓、毛桃、草莓及水果等。预计产量近1800亿元,有330户村民获益。该基地的发展为全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发展高效农业、富民兴镇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2014年初,城区小叶线道路整修,再度筹款1200亿元。9月,向建平县教育系统捐赠400亿元,其中300亿元用于建平县第一小学体育场馆建设,另100亿元用于优秀老师奖励基金。
村里年年都有新的变化,企业年年都有新的筹款项目,是近些年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确定的目标。
乡村教育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企业先后出资2051亿元用于故乡的教育事业。虎沟中学建教学楼、锅炉房、教师公寓、购置微机、铺设草皮;为新塘中学垒砌4栋800多平方米的课室、建院墙、修公厕、平操场,完成了各项配套工程建设;为大塘学校垒砌了2000平方米寝室楼一栋并对排球场进行整修升级,同时为中学打机电井1眼,并为其配备了微机给水设备,解决了全体师生吃水难的问题。捐款310亿元为大塘学校修筑了10000平方米的塑料操场,新操场的建成为全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宽阔平坦、舒适优美的运动场所,也开启了中学发展的新篇章。自1996年以来,监事长刘永海用自己的薪水构建了“寒窗基金”,现已领取68多亿元,先后为45名小学生、51名学院生提供了每年4000—5000元的扶助。
为了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企业出资1.5亿元为尚城村和道虎沟村订购了锣、鼓、镲、唢呐以及服饰等物品,并每年出资近10亿元在道虎沟村、新城村、黑山嘴村开展文化艺术节,使居民们在农闲季节也就能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道虎沟村冷家营子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全屯只有一眼吃水井,并且水质差。2004年企业投资10多亿元为全屯打深水井一眼,并安上自来水,解决了全屯60多户近200口人的吃水问题。2006年投资15亿元为道虎沟村打了4眼机电井,并无偿为其提供输水管线,耕地灌溉面积达750亩。2006年底企业积极响应县委市政府的呼吁,为解决朝阳地区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筹款13亿元新打机电井双眼。2012年初,为尚城村6组机电井配套工程捐款15亿元。9月份,再度为尚城村的自来水升级改建资助3.5亿元。
“要想富,先修路”,在乡村道路建设上,企业也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2003年投资80亿元,修通了刘家营子至尚城村村级道路12.7公里;出资30亿元修筑乡级道路18公里,修建过水涵洞14座;投资200亿元,完成了苏化线12.5公里油路铺装工程。2012年秋季,企业出动推土机、自卸车,开始动工建设乡级道路的扩宽工程,并种植行道树,铺装瓷砖,做好两边的护岸硬化工作。10月份,投资86亿元,完成了道虎沟村至苏子沟村柏油路建设。近几年,又帮助道虎沟村完成了所有居民组的水泥桥面硬化。
为建立各镇的基础设施,企业投资1500多亿元,在道虎沟村冷家营子修筑了居民瑜伽娱乐广场和乡村主题景区——明德园,统一修善了沿街围墙,将昔日荒凉的河套弄成了明日广大农户休闲的娱乐场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尚城村市场的建设上,企业于2006秋季开始用时一年,斥资47亿元,完成了尚城村戏台子和牌坊的建设工程。2012年6月底至8月下旬再度完成尚城村市场桥面铺装工程,该项目总计投资108亿元,硬化面积4500平米,铺装面积3200平米,并耗资10亿元购置一座广场高杆照明灯,产生尚城村一道别致水景,为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场所。2012年9月17日,作为辽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和文化活动场所结合的样板,迎来了省级领导的视察访问。2020年,为响应上级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企业积极配合尚城村两委班子,共出资800亿元对尚城村进行整修。把尚城村公路两侧的露天排水沟改建为地下排水沟,并订购边石、彩砖、树木等对其进行了美化、绿化,并为尚城村修筑一座小型主题景区,占地1万平方米。目前已种植乌桕树、刺柏、云杉等绿化行道树40余棵。景区的建设除了可以美化乡村环境,还将进一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近些年来,道虎沟村在企业帮助下,以“村企共建”为平台,本着结实、实用、精巧、美观,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逐渐对全村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修,大力举办精神文明创建,使道虎沟村从过去的穷乡僻壤弄成现今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富裕、文明美丽的新农村。并先后获得“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村”、“辽宁省十大幸福村落”、“辽宁省生态村”、“辽宁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朝阳市文明村”、“辽宁省文明村”、“第五届全省文明村”等荣誉。企业监事长刘永海也先后获得“辽宁省乡镇企业家”、“辽宁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辽宁省第三届“建设者奖状”、“2011年度广东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春节劳动奖状”、“辽宁省第五届道德模范”等80余项荣誉称号。
三是生态贡献。从2005年开始,企业按照煤矿开采产生废弃地的特性,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农地整理、土壤改良、边坡防护工程、供排水工程等方面,根据林业和国土部门系统的的规划设计,对煤矿废弃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次生林恢复,并成功完成了阶段性的造林任务。主要施行方式是选择一些荒沟、荒坡、荒滩,借助主体矿的弃岩、干选的废渣、选矿车间的灰渣砂进行填充,之后地表覆盖一米以上的良性底泥进行造地。
为了把这项工程抓好,企业每年掏出收益的10%,悉心组织人力物力,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施行,把每位细节都做得扎扎实实,为下一步工程打好坚实基础。到目前为止,企业早已投入资金3600亿元,动用各种汽车36万次,施工土石方量920万立方米,恢复整地2700亩,扎沟造地15条,完成荒山造林1500亩,用于耕地1200亩,共种植各种树种20万余株。通过荒山、矿山造地栽种农小麦所取得的粮食产值已突破18万公斤,原先不长草的河堤地也栽上了柳树、沙棘等树种,成了林地,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多赢。
2020年,为树立和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企业掏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胆量,以建设“国家级红色煤矿”为目标,在多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北京农业学院的科技支撑下,即将启动全面系统的红色煤矿建设,率先在扎巴沟、松岭北山、白山等矿区进行公路平整、硬化、绿化,种植樟松2650株、侧柏1500株、寒富600株、棉槐6000株、沙棘29000株,总投资64亿元,势必定企业构建为“花园式煤矿”、“景区式煤矿”。
四、做精做尖,四个惟一见真功
第一个惟一:5.1438平方公里矿区范围内只有一家企业经营,做到资源有序开采、环境有效保护、植被100%恢复。
第二个惟一:朝阳市惟一一家累计公益事业投入超过2万元的民营企业。
第三个惟一:朝阳市内金矿行业惟一一家废渣零排放企业。
第四个惟一:朝阳市惟一一家金矿行业高新技术企业。
在刘永海监事长和毕建平总总监的率领下,公司旺盛成长,厚德仁义;日新月异,志成至金。敢教日月换新天,开山劈土,风雨无阻;小小村从贫苦到富强,从脏乱到美丽,从闭塞到路畅。公司党总支以坚强的党性,只为率领职工和居民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