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脱贫摘帽:从贫困县到免督查县的华丽转身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2020年4月11日,对于通榆来说,是一个值得被记念的日子——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批准通榆县退出贫苦县行列。至此,通榆县实现了“户退出、村出列、县填权”的目标,为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到一个月,于5月5日再度传来了一个激奋人心的好消息:通榆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山东省惟一一个危房整修工作“免督察”县,从危房改建被上级担忧的郊县到国务院“免督察”县,是市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党员拼搏的成果。
仍然以来,通榆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主任帮扶开发的重要阐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突出把危房改建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招法,破译了危房改建的“密码”,开出了危房改建的“良方”,找到了危房改建的“金锁匙”,仅仅用125天就让8777户居民搬到了安全房子。创造了平均每晚就有70余撮安全房子在通榆农村建成的“通榆速率”。截止目前,通榆县累计改建农村危房24108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7.55%,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了住房安全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的“双百目标”。2019年9月,通榆县作为代表在四川省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介绍,获评广东省扶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文化网等各级媒体进行专题报导。所取得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省委的统筹筹谋和科学决策,得益于政府的高效作为和强力执行,饱含着全县干部党员的坚忍担当和默默奉献,汇聚了全县上下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泪水。
图为:市委主任李德明深入危房改建现场督战
从“孤军鏖战”到“群策群力”,让扶贫攻坚效能充分发挥。工作推动的快慢、工作成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责任是否压实,任务是否明晰,只有将农村危房整修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能够确保其快速高质加快。坚持低位统筹。市委主任亲自对危房整修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创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县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二把手为成员的危房整修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颁布了《通榆县扶贫攻坚农村危房改建施行方案》,明晰了任务目标、补助对象及认定程序、建设及补贴标准、实施步骤、保障举措等相关内容,为施行农村危房改建提供新政遵照。强化调度协调。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周会议集中听取全县危房改建举办情况,发觉问题会上研究解决方案,不留死角,不留问号。危房整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举行碰头会、调度会、部署会,研究解决施工、材料、人员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确保流程合理,施工有序。加强新政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平台着重扩大宣传面,非常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督察组作用,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危改新政,有效提高群众的新政知晓率,使得农民自觉承当危改工程职责,工程队自觉履行协议合同。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上下联动,有效破解了农村危房存量大、分布广、时间紧困局,啃下通榆危房改建这块“硬骨头”,汇聚了危房改建的“通榆力量”。
从“大水漫灌”到“顺藤摸瓜”,让整修对象愈发精准无误。要想给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将农村危房无条件如期清零,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敲定思路、确定办法、完成任务。创新提出“10000-1=0”工作理念。通榆的住房情况非常复杂,存在户在人不在、与母亲(孙辈)同住等多种特殊情况,稍有疏漏,还会出现应改未改、错改漏改的情况。为实现短时间内将全县所有危房数目全部统计上来、将改建户的身分核准定细的目标,以确保建设取得一户不落的疗效,县危房整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10000-1=0”理念,将“落下一小撮危房没有建设,虽然建设10000撮,工作成果也是零”作为检验建设成果的直尺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确保了危房整修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创新确定“以户核房”摸排办法。抛开了先前那个见危房就改、见破房就盖的错误思想,以乡镇为单位组建16个核查小组,以户籍为基础,一核身分,二核住房,举办拉网式、无遗漏地核查工作。首先核查身分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对符合身分农民的住房进行安全确认,由县住建局对所有村民砖平、砖瓦住房进行安全认定,认定安全的开具《安全住房核验报告》;对所有土房、一面青、彩钢房、窝棚房聘请第三方有资质鉴别机构进行安全等级鉴别,鉴别安全的,开具安全鉴别报告,鉴定属于危房的,纳入危房改建计划。“以户核房”成为摸透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创新施行“动态核查”工作机制。核查工作推行动态制,对因突发恶劣天气或其他意外临时形成的危房,随时核验、随时纳入改建计划。通过两轮反复的“以户核房”,最终精准确定了共有8777户危房须要改建,有效保障了应改尽改、一户不落,开启了危房改建的“通榆模式”。
图为:市委副主任、县长刘振兴现场查看危房整修质量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让建设任务如期保质完成。施行农村危房改建,借以让农户搬到安全房子。面对国家要求期限紧、夏季降水频繁等众多困难,通榆县在危房改建项目施工和质量监管上大胆尝试,再出新招,力求高质量、高效率按期限标准完成整修任务。采取“以房定队”的施工方法。首先,打破常规办法,变往年把每位乡镇的危改指标承包给一个或几个施工队,为几个或几十个施工队包一个乡镇,科学编制施工计划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彻底避免往年因工程队伍少而集中引起的工程延误。其次,让16个乡镇各自算账,根据交工速率合理给施工队安排指标,采取大兵团作战、化整为零的办法,本着不能让施工队白得利益,也不能让组织为她们的低效率埋单的原则,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这样既保证施工队伍“吃得饱”,又保证工程进度就能完成。在危房改建最高峰时共投入施工队伍985个,投入施工力量1万余人次,“以房定队”的创新办法在危房整修过程中迅速起效,一簇簇崭新的住房在通榆满地开花。严把工程质量初验关。研究制订了《通榆县危房改建完工初验施行方案》《通榆县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完工初验标准》,组织专业人员组建初验队伍,依照“建完一户、验收一户”原则,采取查阅文件资料、比对村民档案、检查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测的方法进行系统初验。对初验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勒令责令整改,对不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坚决拆除重建。危房整修期间,全县共下达整改通知单350多份,拆除重建120余处,着力保证了改建户的利益最大化,让整修户最直接的感遭到党的新政关爱。通过采取挂图作战、全面加码、多点开花的模式,通榆用三个月完成了2019年7223户危房整修任务,半个月完成了2020年1554户危房整修任务,再创危房整修的“通榆速率”。
从“单梁框架”到“双梁保险”,让危房改导致为民心工程。全面打好通榆危房整修这场硬仗,既要保证高效率建设,保证住房质量标准,又要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双保险实现百姓安居梦。针对通榆农地沙化严重,虽然建房打下再结实的地基也会在汛期后出现房子脱落、下沉这一现象,创新性提出了“下有地梁、上有角柱”的危房整修建筑新思路,新改建楼房全部都采取“双梁模式”,相当于给房子上了“双重保险”,建出了安全住房的“良心工程”“民心工程”,除了破解了多年影响通榆房子安全的困局,还让农村村民住上安全、实用、满意的房屋,实现了祖父辈辈的安居梦想。强化监管旋紧责任链条。建立“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包保部门包户”的责任体系,层层签署危房整修责任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压茬推动工作任务。在危房整修施工期间,推行日调度、日排行、日通报制度;创立质量进度督查专班,为每位乡镇配备3名专业监理,强化专业质量监管;构建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印发了7万余份危房整修联系卡,将房子质量举报电话印在里面,坚决杜绝出现“赶工期不保安全”“为进度不管质量”的现象的发生。贴心设计满足不同居住需求。在工作思路上和工作招法上寻求创新和突破,针对不愿“拆大建小”的改造户,采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的方法,先是与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为改建户设计了8套房子跃层,结合其自家情况和人口多少,合理选择居住跃层。本着把好事儿办妥的原则,尽量满足整修户的需求,针对人口多的整修户,又研究通过每户给与降低补贴4000元、配建辅助用房的形式解决住房面积不够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房子建成后才能“拎包入住”的疗效,有效提升了危房户整修意愿,构建了危房整修的“通榆标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