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房平米怎么算 探寻四角台:两省三县交界处的神秘村落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眼泉水还在,那方农地还在。只是人,又去了哪儿?
——题记
假期。无事。
一个人,驾车去了趟四角台。
从市区出发,路过金家井、路过留官屯、路过坡水、路过烧车、路过水仙溪、路过黑石沟、路过四角台......是的,去四角台,是由于我曾多次路过哪里,假期再去也同样,只是一次路过。
最早的一次,早已忘掉了具体时间,只记得是登山去草原,从哪里过广东省丰镇县的南坑村,再到山东省古县的空中草原。后来,又路过去大同的空中草原,去承德的空中草原。四角台村就建在空中草原脚下,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元初建村,初名桥墩,后改为四角台。
车过了水黄坑村,是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从黑石沟穿村而过,直达四角台。只是黑石沟也已搬迁、拆除、造地,只剩路北紧靠河堤不多的几处房屋,住有少量养殖或是牧羊的人,只剩村东南面半坡上,早些年新建的小庙。庙门上锁,香火不再。
虽然黑石沟村算是平整的,明隆庆年间建村,最多时有60多户,280余口人。我同样多次路过,也曾专程到哪里,探望一位手臂挂满勋章的老复员军人。
在快要抵达四角台村前的高台时,我选较宽广的地方,将车停下,让开主路。没想到仍然跟在旁边的小轿车,也紧挨到停了出来。小客车是在过了黑石沟后,追上我的。
“怎么不给前走,车能开起来。”他下车问。
“以前来过,据说村庄造地了,想走走,顺便拍几张相片。”我上前答。
他告诉我,他就是四角台人,村庄在2018年整体搬迁,人都去了市区安置片区,现在就只剩她们几个人,养帮扶牛。之后,他重新启动小客车,继续向村里走去。
我没有和他一起迈向山路。抬头是碧蓝的天空,是四周高高耸立的山野峭壁,而脚下则是一代代四角台人在河堤上,挖石背土垫造上去的农地。我一块挨一块地走过,尽管脚下一直磕磕绊绊,但不知为什么,每次走在这样的农地上,我的内心,便会变得塌实而安宁。直至离开彩钢房平米怎么算,踏上那条通往高台上的沙土大路,身旁的农地是安静的,农地上低头吃草的牛群是安静的,就连牛背上落着的喜鹊也是安静的。
“大冷的天,来这干嘛,过来赶忙吧?”
“没事,就是过来瞧瞧。”
爬上四角台的高处,村落已经不再,只剩新旧农地两边边沿地带,几处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和牲畜圈。靠西北侧村口一位正在喂羊的奶奶,抬头向我喊话。快步走过去,将一支8块钱一盒的迎宾烟,为奶奶燃起,他很当心地接过去,平缓地吸了一口。
一只兔子挪到他的身边,蹲下,望着远方。
“第一次抽买的烟呢!”他笑着说。
而后,隔著门前的围栏,坐出来,一口一口地渐渐吸着。看我拿起单反要给他照相,奶奶赶快从兜里拿出一小袋旱烟丝,掏出字条,当心翼翼地卷上去。“拍照,还是等会拍这个吧,这个好,烟大。”他又说。
奶奶去年69岁,和丈夫一起搬去一间只有几平米的小彩钢房内,我到之前,他丈夫搭他人送牛的车去市区买药了。他说这儿原本就冷,小铁皮房屋漏风就更冷了,下午根本睡不了觉,丈夫身体原本就不大好,如今又发炎发烧......
奶奶说,搬迁的时侯,在城区给了楼,可在楼上和村里不一样,处处都得花钱,就连洗把身上个公厕都得花钱,想出去打工彩钢房平米怎么算,可过了60也没人敢用了......
他说当初四角台村他家的几间大平房,在整个村里算是最好的,就连高大的门楼也是最好的。说这话时,老人脸上满是骄傲,只是顷刻又失落上去。他说现今都拆了,就连她们住的小铁皮房屋、牛羊圈,前几天来人说占用耕地,也要她们限时拆除,他正苦恼这些牛该去哪里养、羊该去哪里放?
离开奶奶,我奔向原先的村落走去,当初穿村而过的水泥桥面还在,当初高低疏密的房子、宽窄不一的街道却已经丧失踪迹,只剩新造的农地,有些在夏天割去秧田,有些长满荒冢。四角台,再无呼儿唤女声,再无鸡鸣猫叫声。碧蓝的天空之下,只有我一个人的步伐声,忽高忽低,毫无章法。
在村西的沟里,我按奶奶当初的指引,找到了那眼泉水,他说那是她们到现今仍然吃着用着的水。水好,风景也好。
泉水的右侧是一处耸立崎岖的峭壁,另左侧是河堤和两棵松树。水就从河堤的砂砾间汩汩而出,产生一个只有十来平米的三角形水塘,清亮企稳。水塘的下游则已结冰,像一条舞动的玉带直达四角台村。
我用手捧着喝了两口泉水,爬上两侧当初照相的山梁,再度拍下一张四角台的全景,而后返回。
离开四角台,我没有走来时的路,没有再去和奶奶碰面挥别,而是顺着村南的土坡,在行道树杂草中前行。起初不想再打搅哪里的一切,没想到会再度遇到来时的小轿车司机。
“快出来,从这走。看你也找不到路。”他远远地向我喊着。
我只得向他临时搭建的彩钢房走去。抵达近前,他已经帮我打开围栏院门,等着我从他临时围起的场地院里路过。
长条形的庭院布满了草料、玉米以及一些工具,还有两个男人和一位奶奶各自忙活着。我没有过多地逗留,只在走出庭院后,回头给正在捡马铃薯葫芦的奶奶拍了两张相片,向小客车司机道了一声谢,回到我的车上。
不记得我曾几次路过四角台,更不确定今后是否都会路过。
想当初68户,230余口的四角台村人,现在撤走算不算是路过?想元初至今700多年间,一代代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又埋葬在这儿的四角台人,算不算是路过?想世间生灵,天下万物,既然没有永恒的存在,那一切是否都又只是路过?......
果子.遇到
由于遇到,所以美好!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