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房鸟瞰图 党建+引领强劲发展之路:富县以党建+活动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党建+”:推动强劲发展之路
——富县以“党建+”活动为载体迸发党建工作新活力记述
通信员杨淑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建推动、服务汇聚、合作富民”是丰县党建工作中的一个理念,“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是发展推动中的目标。“党建+专业合作社”是丰县探求出的一个富民幅射推动“基地”。
“你看,这是自家闲置的空房屋彩钢房鸟瞰图,这是合作社扶贫种的400棒香菇,如今已然赢利了……”田军战看着树势喜人的香菇,掩饰不住喜悦之情。老田是丰县富民专业合作社扶贫推动的精准脱贫户。
宁县富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小宇,是个有着8年香菇栽种经验的行家。2016年,乘着“党建+精准脱贫”这股东风,王小宇在义县茶坊镇史家坪村发展合作社基地,幅射推动精准脱贫户11户。“好日子是干下来的,只要肯吃苦,没有过不了的日子。”对于自己扶贫的脱贫户,王小宇很有自信率领你们致富。
“我们合作社目前已扶贫332户了,每户提供5只山羊。”负责人刘连合自豪地说。宁县羌村农牧专业合作社是村里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
“我们公司现今已为30个贫苦户提供了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一整套扶植。”负责人李高峰也有着骄傲的成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也是宁县人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富县市委常委、组织部主任刘浩军说道。
宁县在深入督查思索中,提出“党建+专业合作社”的思路,通过乡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个人示范合作社、企业幅射推动合作推动,充分发挥乡级党组织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示范推动作用,展现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目前,全县创立各种专业合作社155家,吸纳居民2570户。
“扶贫羊”长势喜人
鄜城街道办干部党员罗成军(右)和技术员查看帮扶户养殖的香菇生长情况
邻近包茂高速的古县富民专业合作社俯瞰图
北道德乡英桃园村第一部长陈朝晖帮助贫苦户疏果
党建+精准脱贫”:同心并蒂莲花更红
“扶贫给‘输血’,解决农户生形成活面临的燃眉之急;党组织发挥作用,能够有效迸发贫苦村庄的‘造血功能’。”
五月,那隐匿在望秋边沿的急迫彩钢房鸟瞰图,已闻到了果实的口感。宁县,也在它的五月里收获着喜悦。走入这座城镇,呈现出党建与帮扶落地生根、互融互促、同频同振的繁荣景像。
“多亏了高小军,我这养殖的事才落定,成活率还达到了90%。”牛武镇申家沟村的周元帅感激地说道。高小军是申家沟村的干部,也是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能手。去年,他帮助帮扶户老周联系鹅雏,盖牛舍,做防疫,并传授经验。再过几个月鸡仔就要存栏了,老周喜上眉梢。
“这1000多棵神富1号富士都是我们村第一部长任百平帮忙嫁接的。”督河村的居民提起这个第一部长都赞不绝口。茶坊镇督河村的产业发展滞后难住了这个刚来村里的第一部长。经过几个月的督查摸索,请专家勘查,嫁接神富1号是任百平为村里帮扶户谋的第一份产业。
“年底我这羊和鸡都能卖上钱了,我们家欠的债也能还上了。”茶坊镇白草洼村高秦川高兴地说。高秦川是丰县统战部包抓的脱贫户。针对高秦川的情况,统战部为其提供了200只鹅雏和5只羊。
……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这是对新县去年扶贫攻坚战如火如荼的生动描写。
在扶贫攻坚战中,该县不断在实践中探求,在“党建促扶贫”的思路指引下,逐渐产生了“党组织搭台,全社会参与,合作社运作,贫苦户获益”的“党建+精准脱贫”模式,着重解决“谁来扶”问题。将党建工作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使政治优势转化为帮扶优势,激活扶贫链条,使党建与帮扶“花开两朵”而又“同心并蒂莲”。
据了解,该县采取单位驻村扶贫、领导和后备党员结对贫苦户扶贫的办法,实现单位定点帮扶和党员直接联系服务贫苦群众单向全覆盖、常态化。目前,该县已下派1419名干部党员组成137个脱贫驻村工作队结对扶贫,抽调137名第一部长到村任职。
“党建+环境卫生治理”:美丽乡村入画来
“以前我们村的环境卫生又脏又乱,如今居民都自觉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听到村里的环境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真是惊讶。”正在义务清扫的直罗镇宽坪村老干部冉茂军赞扬道,这是该镇推进环境卫生治理的一个注脚。
走入宽坪村,一台挖土机正在紧张地现场作业,将堆积在村口公路上的建筑垃圾清除掉。沿途,有居民在清扫公路,也有的在清除绿化带内的垃圾,还有的在清理小广告……一派勇士朝天的劳动场景。
“今天是我们村的大扫除日,每位干部在自己的责任区率领各自所包抓的居民治理卫生,你们都很积极,到年底还要进行一次评选。”村村长赵得军对村里环境卫生治理很是满意。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过去人们对于农村环境的形象描述。
可现在行走于义县农村的大道小巷,你会惊喜地发觉,这儿的乡村环境正发生着“华丽蜕变”。
缘何这么?近几年,宁县在奏响美丽乡村环境的“集结号”工作中,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工作中摸索出了“党建+环境卫生治理”
模式,将党建融入到城乡、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全过程中,以党建引领环境卫生治理,推动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在该模式中,明晰责任和任务。党组织联系干部,干部包抓群众。界定干部责任区,与群众签署责任书。每名干部对各自“责任田”全方位负责。并完善激励评选机制,确保动力。
截止6月末,该模式在全县环境治理中取得了明显成绩。目前,共整理公路、清理边沟115公里,清运垃圾150吨,新建垃圾池85个,拆除破旧房(窑)3200间(孔),改建简易果窖120个,拆除违章搭建彩钢房48处,修理果园栏杆网3000米,村口路口修筑绿化带8300平方米,拆除土墙2700米,新修院墙5400米,修复外墙5000平方米,粉粉刷体31000平方米,治理工作如火如荼。
“党建+社会整治”:“软”党建遇上“硬”治理
“执牢党建这个‘牛鼻子’,筹谋社会整治这篇‘大文章’”,当“软”党建遇上“硬”治理,夏县的“党建+社会整治”工作理念便成形了。
宁县在实行“党建+社会整治”模式中,将党建这个网格与社会整治网格“两网融合”,锻造以党建创新使党的力量真正成为社会整治的核心领导力量。让党组织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整治时不缺位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行动上的“缺钙”现象,使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社会整治的生力军和领头羊。
2014年,易县大力实行“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而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正填补了行动上的弱项。
鄜城街道办吉子湾村因为“两路”改造引起的矛盾纠纷较多,自2014年实行“两说一联”便民联动机制以来,通过说事说法,“有事一叨叨”,群众矛盾怨言少了。
居民强高社等7户由于“两路”改造初验赔付的问题,干部党员自4月初先后7次上门说事说法,县政法委于5月18日联合8家部门单位复核,最终双方“皆大欢喜”。
7月5日,当聂振忠等5户农地所有权人在包片领导、司法所和村委会的多次协调帮助下,从聂启荣等3户开垦人手中接过了伊河修河岸征地青苗赔付款时,邻里间多年的矛盾也急剧烟消云散了。
据了解,“党建+社会整治”模式已成为新县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该县已连续7年入选信访“三无县”。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