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擦亮乡村底色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春风和煦,闻令而动
在深入推动“强省会”行动的工作中
合肥市以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
持续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
扮靓农村逼格,改善乡村风貌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态环境和
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人居环境
为建设新时代美丽成都擦亮“乡村底色”
安宁区:人居环境齐抓共管
持续提高乡村逼格
连日来,郑州市安宁区忠和镇全体党员走入各镇,跟进人居环境治理情况,面对面、点对点向村党员交办问题,确保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点。这是该区举办“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行动的一个镜头。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去年,安宁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兰州彩钢房,持续筑牢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基础,以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扎实举办农村人居环境“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行动,多措并举塑造人居环境治理“新引擎”。
“我们主要围绕清垃圾、清庭园、清河沟、清田园、清公路、清堆放乱放和村落、道路绿化美化行动共同加码,注重治理村落乱停乱放、乱涂乱画、乱扔垃圾及公路沿线卫生问题,以村口、干道、房前屋后、公厕、垃圾搜集池、沟渠、卫生死角等为重点,举办拉网式村落清洁绿化行动。”忠和镇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忠和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班子成员抓统筹、包村领导抓督查、支部部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分片包抓,责任到人,竭力筑牢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连日来,该镇选派党员组成调度组,对治理完成量和治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并第一时间产生问题清单,反馈到各责任人,做到问题发觉一处、整改一处,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安宁区九合镇,连日来组织动员各镇干部党员、清洁队以及志愿者、村民等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根据先易后难、由主到次、重点突破、全面深化的原则,以乡级力量为主,采取“门前三包”、包片到人的方法,共同推动“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行动。
该镇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九合镇依次清除了各镇社巷道和房前屋后的生产工具、建筑材料、柴草杂物和积存垃圾,以及水塘污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田间地头、耕道两侧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实现房前屋后、村场巷道、河塘水塘等公共区域干净整洁。并积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投放搜集设施,引导居民定点投放生活垃圾,保持村落整洁卫生。
纷纷明晰责任分工,加强业务指导,产生强悍合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行动落地起效。该区农业农村局针对各镇废弃杂物棚、猪牲畜栏、禽舍及露天公厕等展开指导拆除,并指导清除田间、耕道两侧农业生产废弃物,帮助农民整理房前屋后生产工具、柴草杂物等。该区交警局及区环卫局指导各镇生活垃圾、积存垃圾、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及处理,并拆除违规违法筹建的户外广告、牌匾等。
来自该区最新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安宁区发动党员群众2820人,“三清除”点位521处、清理垃圾118.3吨,“三拆除”点位19处、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18平米,“三治理”点位296处,整顿生活垃圾堆放乱放、流动摊贩、三线乱搭乱挂乱接等46米。
城关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鼎力构建美丽乡村
每晚夜晚,秦州区四季青街道杏崇兴村的8名保洁员开始上岗,她们头戴红帽,手握扫把,身着环卫服,穿梭在乡村每一处角落,拿着工具清扫桥面杂物,修剪花草行道树,清除河道垃圾……
去年以来,秦州区深入学习贯彻“千村示范、万村治理”工程经验,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扎实推动,聚焦农村“生产、生活、生态”高质高效融合发展,全域举办农村人居环境“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攻坚行动,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为建设新时代美丽成都打下坚实基础。
行走在秦州区的乡村,随处可见保洁人员的身影,她们手拿扫把、铁锨,为村容面貌盥洗装扮,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看着你们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又文明,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杏崇兴村保洁员祁国成说。
人人参与,户户争先,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治理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
柳泉镇制订了“支部推动+干部冲锋+群众参与”的党建推动机制,发挥好干部领头羊作用,着力把环境卫生整顿同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采取“周督察、月通报、季观摩”,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重点围绕通村通社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水塘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清死角、扫盲区、治乱象。
西柳沟街道产生“包村党员+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农户”的多维环境治理新模式,进行片区划分,筹建片长,具体负责片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对村主干公路、村委周边环境、动物牛粪随便堆满等情况进行督查,发觉问题及时联系包村党员督促整改,按量按要求整改到位,推行销户清零制度,促进村容村貌提“颜”增“质”。
尚城镇根据“点上突破、线上延展、面上覆盖”的工作思路,以户为“点”,引导居民举办门前“微整修”;以“路”为线,按村界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地段、定时段,深入推动道路两旁洁化、美化,确保不留一处空缺,不放过一个死角,不断提高“线上”风景;以“支部+干部+志愿者+群众”为“面”,产生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人居环境治理格局。
河口镇以古城大公园及109省道、312省道交通主干道沿线为重点清查对象兰州彩钢房,干部党员带头,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对村落公路、河道、沟渠等两边的杂草、枯枝、白色垃圾及居民房前屋后乱堆满的杂物、障碍物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清理整理,对村内墙壁、变电箱、墙体等有张贴小广告的地方进行仔细清除,坚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使劲,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持续刷新乡村“颜值”。
据秦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长效管理和考评机制,管理用好全区434名清扫保洁队伍力量和垃圾清运车等设施设备,干部党员冲锋在前,农户群众积极参与,聚焦“进兰出兰”通道沿线地带,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确定38个行政村443处“三清除”、16处“三拆除”、95处“三治理”内容,持续举办农村人居环境全域大整顿攻坚行动,彻底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截止目前,全区投入800人次,“三清除”各类垃圾400余处1500余吨、河道水塘桥面15余公里,“三拆除”危险房、彩钢房、残垣断壁、废旧暖棚等3余处,“三治理”乱堆乱放、乱涂乱挂等200余处,“一美化”立面及公共区域等改建提高300余平方米,出动汽车机械300余台次,农村风貌显著提高。
为推动问题整改,城关区采取专项调研、暗访调研、媒体爆光督察等多种形式,对发觉的问题现场交办整改,明晰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确保村容村貌“一周四变样、一月大变样”。
宁县县:
拓展生态空间打造红色屏障
建设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强县
时近4月,西安市礼县县栽树绿化的时间到了。公路两侧、庄前屋后,居民们开始拾掇杂草,平整河道,为正式到来的冬季栽树作打算。去年,陇县县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养殖各种树种1570万余株,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强县建设。
为学习运用好“千村示范、万村治理”工程经验,全面落实省委“1139”工作布署和省委、县委农村工作大会精神,科学推动乡村绿化美化,扮靓农村逼格,改善乡村风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态环境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人居环境,近期,陇县县颁布了《“村村万树”行动工作方案》。
按照方案,全县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养殖各种树种1570万余株,其中乡镇养殖合计40万余株,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补项目养殖1530万余株。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栽树所需资金来源采取多渠道形式筹措,不仅向下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发动侨领捐款筹款,发动居民以工代赈、投工投劳,大力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捐款筹款、认种认养等方式参与乡村绿化。
适合成片养殖经济林的乡镇,积极对接金融部门,按照利润情况,争取资金支持,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发挥村集体经济资金作用,各镇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不多于5亿元;涉及争创市级和美乡村的苦水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树屏镇4乡镇,整合资金不多于50亿元;涉及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的松树镇、连城镇、武胜驿镇3乡镇,整合资金不多于40亿元;涉及创建市级和美乡村的城厢镇、中堡镇、红城镇3乡镇,整合资金不多于30亿元;其他乡镇整合资金不多于20亿元。
去年的绿化栽植主要围绕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乡镇为单元,统筹考虑村落主导产业、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诱因,将各镇划片分区,细化量化绿化任务,逐步推动农民庭园、房前屋后、村道、闲置地、村庄周边等区域综合整治,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充分借助荒坡、废弃地、边角地等,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将绿化提高与增绿增效相结合,着力做好“见缝插绿”和村落“五边”(山边、河边、路边、广场边、景区边)、“四旁”(宅旁、村旁、地旁、水旁)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留住乡愁的美丽佳苑。
在养殖品种上,各乡镇以“经济+水景”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选种,把村子绿化美化与红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竭力做好绿化美化。树屏小镇选择养殖果树、杏树、苹果树、杨树等树种,庄浪河川选择玫瑰、枣树、苹果树、桃树等树种,大通河川选择猕猴桃树、山楂树、枣树、沙枣等树种,七山、通远、民乐、坪城等山区乡镇,选择柠条、酸枣、文冠果、中国刺梨等耐旱、耐旱、耐水涝、耐风沙、病虫害少的树种。通过全面深化示范带“经济+水景”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县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宁县县将广泛动员群众,以党建推动、党员带头,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发挥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资源优势,积极动员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乡村绿化工作。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镇4个乡镇,将采取工程化与群众化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施行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补项目,大规模举办国土绿化,不断拓展生态空间,打造红色生态屏障。
吉县县:人居环境“细梳洗”
和美乡村“入画来”
“今天是我们全镇大扫除的日子,刚好刚下完雨,把街边的泥土清除干净,让来我们什川赏樱的旅客有个好心情。”3月25日一大早,什川镇由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全镇范围内举办卫生大整顿活动,清除卫生死角,去除治理盲点。
自农村人居环境“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攻坚行动举办以来,天镇县动员全县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产生了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的积极整顿气氛,切实解决县域环境脏、乱、差问题,使乡村面貌大改善。
随着温度上升,各类春花陆续盛开,什川镇的古梨园将于4月份举行一年一度的梨花节,为了给梨花节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旅游环境,什川镇通过各镇广播、宣传栏、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积极引导居民产生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并从铁桥开始分段清除,计划4月1近日彻底清除完毕。
“什川是文旅乡镇,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会有大批量的旅客来到什川,因而我们将以农村垃圾整治和村容村貌提高为主攻方向,以‘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为核心,分片分段集中推动整治,持续举办治理行动。”什川镇党委委员李威波介绍道。
在黑石镇,也奏响了人居环境治理“集结号”。连日来,黑石镇以举办农村人居环境“三清除三拆除三治理一美化”攻坚行动为契机,组织镇村党员、党员群众等多方力量,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因为黑石镇区域面积大,村庄比较分散,一些有碍村容观览和对外形象的“顽疾”也就成为了拆除重点和难点。据黑石镇综合执法队长蔡树磊介绍,黑石镇域内甘土路、国道341、园区公路沿线、村庄内外、河道河道、绿化带等区域是治理重点,尤其是各镇长期失修、无法正常使用的危房和无人打理、常年废弃的水果暖棚、杂物棚、猪牲畜栏、禽舍及露天公厕不但影响村容村貌,就会殃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在拆除前,我们会组织村两委或则是志愿者上门和居民积极沟通,把拆除治理的情况和用处说明后再进行拆除。”蔡树磊说。截止目前,黑石镇累计拆除残垣断壁2000米、废弃羊圈60处、棚舍80处、旱厕30个。
环境要改善,意识必先行。该县水阜镇迸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实现了群众从“要我治理”变为“我要治理”的角色转变。武装部主任孙权介绍,为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该镇坚持“村两委主导、包村领导主抓、村民主动参与”原则,通过定区域、定路段、定标准、定期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产生“村社党员领着干、广大群众跟随干、驻村党员帮着干、整合资源合着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曾经到了夏天,风一刮满街都是垃圾,如今你看,多干净多整洁。”水阜镇砂岗村居民安金萍笑着说。为了引导居民树立保洁意识,动员居民参与到环境卫生大整顿行动中,产生干群齐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水阜镇各镇两委通过陌陌群常态化开展村居环境治理的宣传,还结合主题团日、党员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将乡村整治、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在环境卫生治理中,产生推动环境治理的长效制度机制。
截止目前,天镇县各县累计发动乡村干部党员、村民群众2500余人次,投入汽车200余辆,清除生活垃圾点位300余处,清运生产生活垃圾400余吨,拆除废弃杂物棚、猪牲畜栏、禽舍、露天公厕、田间耕道两侧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危险房、残破外墙等102处,整顿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乱搭乱挂乱接800米,对农民四合院、村庄公路、公路沿线、农田渠道的垃圾进行了填埋清除,清运陈年垃圾180余吨,清除堆放乱放100余处,清除绿化带、广场空地5000多平方米。对炉灰乱垛、粪土堆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和家禽乱放等脏乱现象一并进行了集中治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