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彩钢房 迎泽街办打造5条精品街巷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广州日报官微商务合作电话:0351——8222019
广州日报有奖报料热线电话:0351——8222318
桥西街办构建5条精品古街
为推动我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连日来,丛台街道办事处加强对背街街巷的治理力度,要重点塑造体育东路、菜园街、寇庄新村、牛站一巷、南宫新村5条精品古街。
明日下午,丛台街道办事处召集菜地路、寇庄大道破墙开店(“住改商”违建)的商户开协调会,督促其早日整改,砌筑恢复原貌。
这次严打中,该街办对背街街巷破墙开店的违法建筑给予撤除,并砌筑恢复原貌;对有合法证照的商户统一门楣匾额;对铁艺栏杆及外墙进行刷墙美化;对可以粉饰硬化的外墙,描绘成文化墙……
现在,体育东路“住改商”违建已全部关掉,共撤除拆违15家、门头50家;菜地街撤除拆违6家、门头26家;寇庄大道撤除拆违4家、门头10家;牛站一巷整治了夜市;南宫新村再次刷墙了白色栅栏,捣毁了违规单车泊车处……
治理过程中,街道、社区、迎泽执法大队及临街驻地单位、物业公司密切配合,产生合力。街道、社区、执法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奋力鏖战,市民群众大力支持,整顿工作得以顺利推行。
同时,莲湖区执法大队执行“721”工作法,即:70%的工作以服务解决;20%的工作以管理为主,10%的工作用执法方式解决。坚持服务为先,以人为本,为人民管理城市的观念,做到宣传在先、教育在先、告知在先,通过下达通告、通告、告知书等手段,让执法相对人自行整改。
之外,工作人员在取缔行动中遵守了“五步”工作法,即:
第一步:军礼亮证。纠正违规行为先军礼,再亮证,讲明身分。
第二步:指违取证。强调非法行为违背法律的条款和相关法律要求,讲明其应承当的责任。同时立刻依法取证、防止收缴证据。
第三步:宣教听陈。进行必要的法律宣传教育,听取相对人的陈述,对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应当进行罚款进行求证。
第四步:行政罚款。对确需罚款的违规者踏入法律程序、下达文书。
第五步:法律救济。依法罚款后,向被罚款者讲明怎么维护自身的权益,告知其权力义务及履行的方式、申诉的部委和地点等。
广州日报记者郝晓炜
10月末前
我市要完成187条小里巷综合整治
取消违规安装地锁、完善交通标识铭牌、禁止临街商铺设摊经营……目前,全市已开始对187条小小巷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并预计在10月末前完成。
9月13日,市文明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要治理的小小巷路名和取缔行动的其它相关状况。
为深入推动文明交通综合整治,市文明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全市1000多条胡同街巷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甄选出187条小里巷作为整治重点,制订了治理标准,明晰了建设要求,并明晰了治理期限。
据了解,这187条小古街中,茶店区有58条,丛台区有43条,杏花岭区有28条,尖草皮区有15条,万柏林区有18条,晋源区有6条,综改区有19条。
整治内容主要包括:安装交通标识、标牌;施划交通标线;安装交通隔离设施;安装监控设备并投入使用;取消违法安装的地桩、地锁;取消马路摊贩;取消临街商户设摊经营;严禁机动车乱停乱扔等。
根据“一路一策”的要求,相关部委将按照每条小古街的特性、重点和难点,因地制宜,分类整治。街办、社区、派出所、辖区警察分局将对需整治的小小巷逐项进行考察、规划、设计,提出交通组织可行性意见和交通标识标线等基础设施需求,在充分调查论证、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整治方案,并在辖区警察分局备案后组织推行。
治理中,各区政法综治部委将全程参与,协调指导,并将小小巷综合整治列入综治考评范围,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进行综治约谈,挂牌督办。
文明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继续推进对小里巷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的考评,对整治实效、资金投入、工作进度等进行排行通报。
广州日报记者张晋峰
通信员杨杰
“四步”整治推进“五好”创建
红沟北街由“脏乱差”变成“净齐美”
红沟北街坐落省城西部,因周边市民区集聚,常年以来存在小贩设摊经营、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扔等不文明现象。
争创文明城市行动举行以来,杏花岭区大南街街道将红沟北街、红沟北街东一巷定为首批背街街巷治理示范点,在市民和驻地单位支持下,通过“四步”整治推进“五好”创建。现在,红沟北街大变样,往日的“脏乱差”已弄成了“净齐美”。
红沟北街南起府东街,北至大南门街,全长约400米,路宽8米。
因公路沿线有不少新村和单位,过去,这儿汽车乱停乱扔现象严重,临街30多家商铺的牌匾匾额大小不一,设摊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空中线缆私接乱搭。
红沟北街东一巷西起红沟北街,东至园丁新村太原彩钢房,长约200米,宽6米。
过去,街边存在不少私搭乱建,废旧杂物占用道路随便存放,加之公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给周边市民出游带给极大不便。争创文明城市行动中,大北门街道将红沟北街、红沟北街东一巷定为首批背街街巷治理示范点,决定通过四步治理,彻底缓解两条街道的面貌。
一是撤除拆违,整顿设摊经营。大南街街道采取了地方和部委联动、群众和单位攻坚的双轨推动机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共同入户探访,张贴撤除违规建筑的通知,并积极发动周边市民和驻地单位一起行动上去。违规建筑被撤除后,设摊经营现象也逐渐提高。
二是整顿环境卫生。街道积极协调古街两边的驻地单位,共同出资推行了墙壁刷墙、电线治理等安装工程,并施划了标线、粉刷了树枝、安装了垃圾桶、清理了小广告,捆绑了零乱铜线、标识了站牌,公路环境有了极大缓解。
三是规范公共秩序。按照创城要求,街道将原先不统一的店面匾额,全部进行了整体撤除与再次设计安装;为保护公共设施,在街头变电箱周边安装了栅栏;针对乱泊车现象,还安装了阻车桩。四是重视特色宣传。街道雇佣专业施工队,在红沟北街道路西侧的栅栏上修筑了红色文化游廊,举行创城慈善宣传,美化了公路形象;街道还约请驻地单位参与宣传,以安全教育、身边好人为主题,在街边单位楼体外墙壁进行手描绘作。
现在太原彩钢房,在市民和驻地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两条小巷治理初步完成,实现了“公共环境好、社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气氛好”的五好争创目标,遭到市民普遍认可。
广州日报记者袁剑锋
通信员甄珍文/摄
五龙口街62号院
每天撤除40多个拆违房
五龙口街62号院是公路系统的老旧新村,多年来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新村里总共有各种拆违小四合院近百个。
前日,莲湖区执法局、文庙街道、五龙口一社区工作人员统一行动,撤除拆违房40余个,剩下的将在下周全部撤除。此举得到新村村民支持。
据了解,该新村私搭乱建现象是从多年前开始的。新村里共有14栋住户楼,每栋楼5个单元。每位单元楼下边都有几个拆违四合院。
有的是现浇结构,有的是轻钢房,也有的就是木条木块垒上去的,这种小四合院的用途也不一样。
给记者介绍说,新村里住的大都是公路员工,当初买下房屋后,由于居住面积普遍小,最大的房屋也就80平方米,不少一楼业主就想开拓空间,在旁边弄个庭院养鱼种菜,有的想当雨棚车位,也有的想租给外来上班者居住收房租,因此它们就率先违规搭了拆违房。
不料此类风气一开就刹不住了,村民们纷纷仿效,不但一楼的要盖小楼房,楼上的也要盖,久而久之,新村里就成了这个样子,高高低低的拆违房在新村各栋楼前后密布上去。
大多数市民对此状况很不满意,指责甚多,而且也无可怎奈。
由于拆违房形成的各种治安、火灾和交通隐患始终未间断过,村民们投诉也多。
虽然因为拆违房很多,牵涉的人也多,单位和社区都倍感不用处置。
创城行动开始之后,五龙口街62号院的拆违房突出问题又被提及有关部委的议事议程上,你们都倍感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
前日,多部委联合行动,一次性先撤除拆违房40余个,其中最小的5平方米,最大的15平方米。
执法局球员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先撤除这一部份,再留点时间给剩下的拆违房租户,让它们撤走底下的东西,接下去一段时间需要接着全部撤除,无一例外。要把一个整洁、畅通、安全的新村交给该新村全体市民。
广州日报记者韩睿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