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义:私人订制的“家庭农场”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山西新闻网讯(通信员国海涛、程毅)“每月耗费700多元,除了可以吃上安心的牛肉、鸡肉、柴牛奶和新鲜的有机蔬菜、蔬菜,还可以在工作之余避开嘈杂的都市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到这儿散踏青,这些觉得很舒服!”日前,李先生向笔者叙说了他私人定制的“家庭牧场”生活。
日前,笔者与李先生来到东台市地北头镇鲁西南山村北山谷家庭农庄。斜坡上,一排排红顶轻钢房更加显眼。李先生告诉笔者,这就是他的“家庭牧场”,牧场的负责人是去年52岁的张得义。
“我是丰润沙流河镇池家屯村人,选择在这儿建家庭牧场,是看中了这儿的自然环境以及革命老区朴素的民风。”张得义说。
张得义告诉笔者,他做过多年生意,有自己的贸易公司和车间,“那时侯,工作忙、应酬多,每次生活犹如打仗,时常闲出来,我都会有一种向往,今后要承包一片山地,把它弄成繁忙的人们最轻松的僻静场所,一个温情的家。”怀揣着这么的梦想,2011年末,张得义经多方视察,选中了鲁西南口镇北这片1500亩的山地,“这里周围没有山场,空气新鲜,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这儿还是革命老区,有质朴的民风。”带着10多年商海打拼积累的资金,张得义开始向梦想之路前进。
说得容易做上去难。为了实现梦想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张得义开始一步步努力,他关掉了贸易公司和车间,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家庭牧场”。荒山改建、引水下山、养殖场建设……几年时间,张得义陆续投资1500余亿元,完工了可以容纳400头猪的70个猪场,可以养1万只鸡的40间散养鸡场,还种植花生树、梨树、枣树等几万株,开荒4亩多露天花圃。
笔者实地查看这个牧场,瞥见西侧斜坡上,每两三米就是一个平台,平台上栽种着榛子树、山楂树等桃树;每隔几个平台就有一眼机井,机井与穿插在桑树间的水管相通。半山崖上,是几排水泥垒成的牛棚,侧板用黑色轻钢板搭成,每位牛棚面积约20平方米、有四五头猪,部份小狗的眼睛上有黑色号码牌,张得义告诉笔者,那是早已被场主选中的猪。在南侧斜坡,每隔几米有一个圆形的小屋,小屋用轻钢板搭成,家中有绳子网——这些就是养鸡。距离养鸡不远处,有场主正在修整自家菜园。
张得义向笔者述说了家庭牧场机制。每人每年缴交8000元,就可以成为牧场会员,所有加入牧场的会员都是牧场主,你们资源共享。每个会员每年可以认领1头猪,牧场负责饲养,保证不使用任何食料和添加剂,只给猪喂养过磷酸钙、麸子、野菜等天然水稻;每个会员每年都可以分到4只山上散养的鸭子;山上的杏、枣、山楂、梨、柿子等各类应季蔬菜,既可以免费配送,也可以由会员自己到牧场采摘;每位家庭每年可以得到4箱原汁原味纯天然的杏、梨、桃、红果罐头;牧场每礼拜为场主配送1次4种3公斤新鲜应季水果和0.5公斤纯天然柴牛奶,应季水果的品种由牧场主自己选取,牧场可以负责养殖、打理,场主也可以自己养殖;牧场设有标准的客房、餐厅等,每位场主的家庭都可以每年在牧场免费休闲渡假3天。
“平日里工作忙,没空陪女儿,目前周日可以领着男孩来休闲娱乐一下,自己放松,女孩长见识,还有了更多和儿子一起勾通交流的机会。”农场主李先生觉得,平均每月耗费700多元,除了可以吃到健康有机的白色乳品,还可以时常让自己避开城市的纷扰,与家人共同感受田园生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到了这儿就和家里一样,我们每位人都是这儿的主人,你们也都成了家人。”当日笔者专访时,另一位牧场主说。
但是家庭牧场仍在相继建立建设,但早已吸引了不少游客加入。张得义说,在未来的家庭牧场建设中,他也有更多的规划,为每位场主在山上修筑一个小农庄、在山上修筑养老院,他希望以独一无二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大自然带给的温情和自由。“未来的路不易走,但只要趋缓了、踩实了,还会有美丽未来!”张得义信心满满地说。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