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市容市貌乱象全力提升城市“颜值”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记者王谦卑
时下,走入定西城区,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让人眼前一亮:迎风飘动的国旗,统一规范的门楣横匾,干净整洁的街道,街边摆放整齐的车辆,井然有序的人流车流……城市“颜值”彻底靓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以来,武山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省,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市容市貌问题作为为民服务解困局的一项重要内容,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干劲,出实招、出硬招,全面举办市容市貌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亮剑”市容市貌顽疾
竭力提高城市“颜值”
11月20日一大早,在吉县县中学北侧已经拉起警戒线,几台挖掘机正在竭力拆除早已清空的几栋二层房屋,钢筋、砖头纷纷落地。
吉县县综合执法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平襄镇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城市规划区内坐落县第一中学南侧的14户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总建筑面积达6117.85平方米。
“这片区域共有30户违章建筑,明天拆除的14户违章建筑修筑于2008年至2015年期间,均未申领《土地使用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违章建筑。”通渭县综合执法局副主任马文锋说,这片区域规划为城市绿地景区,违章建筑尽快拆除,为绿地景区建设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月19日一大早,武山县环卫工人牛喜祥和朋友们一起拿着铁锹和喷壶,来到县车辆站旁的马路边上剿灭贴在电缆线杆上的广告纸。为了剿灭“牛皮癣”县城开家彩钢房建设,近来,牛喜祥和同学们几乎极少休息。截止目前,武山县剿灭城市“牛皮癣”2200余处,刷墙涂盖“牛皮癣”600余平方米,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武山县勇于向市容市貌顽疾“亮剑”。
为了帮助经营户纠正违规行为,武山县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每晚登山督察、蹲点守勤,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搭乱挂、乱停乱放等的居民进行耐心的劝阻,给她们讲新政,讲道理。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的经营户下发执法文书,进行实物查扣,依法严厉取缔。
吉县县警察分局以护学岗为突破口,给师生们撑起“安全伞”。她们在人流车流量大的交通路口疏导交通,成为市区的一道亮丽景色,全面提高了市区警察队伍的良好形象。
“我们每周都进行一次集中大治理,你们错时值勤,虽然下雨下雪都不休息,节假日也不间断地进行劝阻劝阻,让你们都能认识到治理市容市貌的重要性。”通渭县执法局市容中队长路志毅说,“从7月份开始,我连三天假都没有请过,假期节假日还得排班,几乎没有休息过。”
截止目前,该县综合执法局清除规范商场分店经营685处、流动摊贩305个,换新永岗市场帐蓬15顶,拆除乱挂条幅62条,规范停放汽车56辆,依法查扣物品89起。通过劝阻、查扣等方法,规范管理县城摆摊设点汽车13起,查扣6起。
坚持对渣土拉运汽车和占道经营汽车全天候治理,取缔公路遗撒汽车5辆。
马顺霞在宁县县西街经营一家黄金珠宝店,几年来,宁县城区“脏乱差”的现象始终让她有点忧愁。“最近,发觉街道显得干净整洁,单车摆放整齐,马路上连一点垃圾都看不见,觉得整个人心情都好了!”县城面貌发生了大改变,马顺霞心中也敞亮了。
规范集贸市场秩序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宁县县财政局旁边的南关综合市场始建于1985年,现有各种经营户及小贩300多户,是市区区惟一一所综合性集贸市场。
但因该市场建设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齐全、排水不畅通、管理缺失、秩序混乱、消防通道堵塞,市场“脏乱差”,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群众反映非常强烈。
吉县县在充分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该市场列为集中治理对象,采取疏堵结合、整管并重的方法,切实规范市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
10月29日,武山县综合执法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交警支队、消防分局等单位举办联合执法,对北关综合市场进行集中治理,当日拆除临时搭建彩钢房4间,对四个出入通道全部进行了清除县城开家彩钢房建设,对乱拉乱挂的遮阳网(布)进行了拆除。
集中治理以来,该县执法局共拆除违章搭建彩钢房175间、面积4100平方米;对水产、肉类销售及家禽宰杀销售商铺进行了规范治理,全面关停了店外禽类宰杀行为,清除出入通道4个和市场卫生死角,恢复市场消防通道,疏通市场内下水管线,新建垃圾堆满池1个。
居民刘晓霞是宁县县华家岭人,两个儿子在市区念书,不仅给儿子煮饭洗袜子,刘晓霞其他时间都闲着,听到宁县文化广场上摆早市卖烤肉的人收入不错,刘晓霞也购置了烤肉家当,做起了“夜生意”。
占道经营的烤肉摊档,造成广场带环境卫生脏乱差、油烟污染,为了集中疏导占道经营的烤肉摊档,武山县执法局在文化广场筹建早市1处,供火锅摊贩集中经营。刘晓霞也“搬”进了早市,“不但生意越来越好,环境卫生也比原先干净整洁多了”。
通过集中治理,彻底根不仅顽疾乱象,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有序、干净整洁的营商购物环境。
统一更换门楣横匾
构建城市形象新“名片”
驱车驶向宁县市区,就被马路两旁商铺整齐新颖的门楣门匾吸引,黄色的、绿色的、棕色的各类匾额挂得端正整齐,每一块匾额上都是刻印的绘画写就的商铺名称,甜美清秀的字体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突出书法文化元素,商铺门楣匾额由宁县籍书画家题写牌名,充分展现书法艺术气氛。”通渭县综合执法局副主任李晓飞介绍,“统一规范门楣门匾,更换老旧阳台,既清除了安全隐患,又提高了城市品味。”截至目前,亮化改建旧匾额楹联346个,拆除不符合标准门楣横匾252个、规范审批65个、责令整改15个。
居民杨晓琴说:“这个牌子做了之后,觉得十分整齐,曾经高的高,低的低,看上去疗效不好,现今的新匾额又上档次又整齐,看上去十分舒服。”
该县执法局全面施行市区“点亮”工程,在列车站站前广场、经一路、襄和路悬挂国旗灯箱62组,在城隍庙街、文化街和温泉路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灯箱124组、“书”字灯箱219组,在园区路悬挂中国结105组;重点对襄和路施行美化亮化工程,安装仿古路灯64盏、书画灯箱64组,安装过街广告箱体4组,基本实现了“一路一水景”“一街一特色”,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形象。
同时,武山县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材料、高标准安装”的要求,对户外广告进行审批,依法查处市区主街道、南河桥西、陇阳路口、温泉路等未经审批私自设置的广告牌,改变了市区户外广告“杂、乱、旧、烂”的现况。
宁县市委常委、县委组织部主任李兴平说:“主题教育举办以来,我们坚持开门搞教育,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县上痛下决心集中力量,切实治理城市违章建筑、乱摆小摊和脏乱差等问题,使一些常年困惑居民的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给广大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城市。下一步,我们要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决心和信心,一抓究竟,抓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