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在《梦想改造家》的改造被“糟蹋”?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演出结束,没有剪辑和取景的生活继续,再正常不过,但我们却抓耳挠腮地思索:究竟是设计师的错,还是房主的错……
作者|郑时翔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讯号欧洲设计联盟AADU
近来在知乎上看见一个讨论得很火爆的问题:
怎么看待青山周平在《梦想改建家》的整修被“糟蹋”?是设计的问题,还是屋主浪费了一番苦心?该倍感可惜吗?
截至本文发稿前,这个问题被回答355次,拥有1,486关注者,得到2,239,071次浏览。
这个问题来自于对青山周平在节目中改建的住宅项目的后期回访。
在节目中,房主家只有35平米,而却塞下了老夫妇、女儿岳父和外女儿一家五口人。通过青山周平绞尽脑汁的设计,改建完后的房屋甜美明亮,还给每位人安排了独立的空间,甚至放进了一个小小的茶楼,室内还做了可伸缩的木隔栅以便捷一家人在户外喝水。
▲改造前
▲改造后,可通过折叠变化的灵活灯具
▲改造后,二楼的小茶楼
▲改造后,室内可联通的遮阳系统
但不尽如人意的是,回访中见到这家人的居住情况基本“回到了起点”。除了杂物又开始堆积成山,折叠灯具也没有被好好使用,天窗成了晾外套的最佳去处,设计师吃力设计的室内遮阳隔栅也被抵挡。
知乎上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倒也不奇怪。瞧瞧回答,各方观点都有:有说“设计师没有考虑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形式”,有说“青山周平早已做了他能做的,无可厚非”,还有人兴致勃勃给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看完所有的答案后我想,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与其过多讨论设计师与顾客的关系,不如后退一步,讨论“设计”与“娱乐节目”的关系。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里,哪些专业都有可能成为被娱乐化的对象;而“设计”这一专业中,才能被快速用来包装成娱乐内容产品的,最合适的方式之一就是“室内设计”了。
而越是娱乐化,它本身的专业性特点(设计的本意)就越容易被娱乐给异化,因此可能会出现许多看似矛盾实则有迹可循的迷思。
一个专业性工作,倘若能满足被娱乐化,这个工作起码得有几个特点:工作内容实现的周期短,具有“可演出性”,具有可对比的强烈疗效。
例如律师职场真人秀里的小孩上一场工作被骂,下一场就在法院上滔滔不绝;面点师挑战类节目中紧张的倒数计时和最后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菜碟;歌曲类选秀节目中候选人害羞的外观和清脆嘹亮的歌声……
▲《顶级面点师》
而在设计行业里,也只有室外设计这些周期比较短,并能配合以精美的摄影、业主的情绪反应、设计师的工作形象的内容,比较容易被改导致电视节目。
这一切融合成一个字,就是疗效得“炸”。
正是因为娱乐化的需求是“炸”,那置于首位的其实是改建前后对比越强烈越好:改建前堆放乱占,改建后纤尘不染;改建前阴郁闷热,改建后温暖明媚;改建前拥挤窄小,改建后宽阔舒适……
以及设计和施工阶段不给住户看进展,等到收楼日,欢天喜地地领着房主进门后等待着房主一声“哇!”和那一句“这还是我家吗?”
这其实不是你家。倘若连你都惊叹不了,还如何震惊听众?
发觉了吗?其实青山周平设计手法是好、态度也很努力,但与其说是设计师在想办法满足顾客对居住现况改变的需求;不如说是节目组在通过找寻改建前后的突出对比,彰显一种才能让听众得到视觉剌激的表现方式。
有好多根本性的问题,并不是设计师才能解决的。例如这个案例中,面积实在太小、居住人数实在太多。非要设计师想办法梦想改造家彩钢房,那其实是植入更多隐藏储存空间、使用折叠灯具;在此基础上,为了疗效,还得诠释一点“情调”和“品味”,就有了小茶楼、小图书馆这样的概念。
听众轻易从节目组和设计师的通力合作中读出了“即便短缺也可以饱含热爱地活着”、“设计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潜台词;但同时也不经意地忽视了“经济基础决定了生活形式”、“逼仄的居住环境无可防止地导致生活习惯变差”、“多居住者在空旷府邸内的生活必然会形成对公共空间的挤压”这样的大前提。
于是开拍的板子一打,摄影机撤下,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又开始堆叠侵吞好不容易“空无一物”的家。演出结束,没有剪辑和取景的生活继续,再正常不过,但我们却抓耳挠腮地思索:究竟是设计师的错,还是房主的错。
除非社会保障能衬衣这家人给她们换个大一点的房屋,或则家庭条件着实得到了一定改善,否则问题还是这些问题;否则对生活习惯的训导总会以老模式卷土重来扫尾;否则设计手法无论如何巧妙,到最后都是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类似《梦想改建家》这样的节目的确让设计师的身分复杂和生动上去。不满足于在圈子里自说自话的设计师虽然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到了一条可能就能快速积攒流量、引发资本兴趣的路子。这无论是利益驱使还是大势所趋,起码让人们开始对设计师这个职业开始略施关注。听众也对设计师的逼格、气质、工作方法形成了兴趣。
我们曾对TVB里义正言辞、侃侃而谈的律师心生艳羡,于是暗下决心要学法律;而事实是,步入行业的律师天天要面对无止境的法条和无止境的协议文书——无论那个行业都免不了沉闷的部份。
如今,“设计师真人秀节目”终于为苦哈哈的设计师们包装了一把。这可能是好事。但作为苦哈哈设计师一员,我也不想让你们认为,我们其实是一帮靠走私价值观和小资格调收获利益的人。
假如把我日常作图、开会、熬夜改图、再开会、下工地、和住户打电话、和工程师打电话、
和施工方打电话的工作内容拍成电视节目,估计票房率为零。
真要拍梦想改造家彩钢房,也得是这样:
我战战兢兢地拿着我的图纸展示到几位建筑导师面前,解说我的设计理念。
她们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胆战心惊地等着。
之后她们忽然鼓掌叫好,女导师忽然吮吸着我的模型流下兴奋的眼泪。
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慢慢谈起我学习建筑的艰难和不变的热爱。
镜头扫到几位听众颇为怜悯似地遮住了嘴,
导师问“你的建筑梦想是哪些?”
我犹迟疑豫地告诉她们,
“做一辈子建筑就是我的梦想。”
于是,你们热烈鼓掌,我灿然一笑。
而且我不晓得自己感动了谁,谁也不晓得自己被哪些感动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