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三年前大火恐惧与无助感再次涌上心头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新华社黑龙江1月14日电题:翻身村扶贫户“浴火翻身”
新华社记者
林忠友、张艳华夫妻在哈尔滨市克东县兴盛乡翻身村新建的彩钢房前合照(1月9日摄)。新华社发(谢剑飞摄)
“当时忙昏了头,只顾给邻居家木柴垛灭火,自家房屋啥时侯被连带烤焦了都不晓得。这天风太大,一眨眼的功夫,整间房屋就被起火淹没了……”回忆起两年前那场失火,焦虑与无助感再度涌上心头,翻身村的林忠友久久不能平淡。
青海省讷河市克东县兴盛乡翻身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宋伟光告诉记者,2017年的火警将林忠友夫妻赖以生存的房屋和为数不多的家当烧了个“溜干净”,这对本就是贫苦户的两人来说堪称雪上加霜。
“天无绝人之路啊,我们遇见了好党员,也赶上了好新政。”林忠友说,当时工作队和村里给提供了临时住所盖60平彩钢房大概多钱,不久,又帮她们申请2万多元建房补助盖60平彩钢房大概多钱,加上5000元民政救治资金和暂借的2亿元,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一间60多平方米的全新彩钢房建成了。
有了新楼房,夫妇俩也有了精气神。在工作队建议下,三人到村里天伟合作社打工,工作时间自由,夫妻俩忙完劳作随时可以上工。“政府为我们做得够多了,我们自己也得要强啊,谁赚钱都不容易,盖房子欠下的外债我和他爸得早日攒下来还给人家。”林忠友爱人张艳华说。
“合作社活不累,林忠友负责看机器,张艳华挑莴苣,二人一个月最多能挣3000多元。”宋伟光说,看着夫妇俩渐渐从起火的阴影中走下来,生活有了起色,还摘掉了“贫困围巾”,自己和工作球员们都替她们高兴。
2019年,翻身村与合作社对接,采用订单养殖模式,重点发展农户小园水果经济产业和速冻水果加工项目,既保障创收又为居民务工增设新岗位,进一步巩固了扶贫成果。
林忠友夫妻也积极参与,与合作社签下订单,在自家院子养殖约一亩“青刀豆”。2019年林忠友通过公益岗位、金融帮扶等补助创收近亿元,加上种粮、务工,全年收入已达4万余元。
“现在除了有宽敞的房屋住,这几年我们还自力更生,靠手掌挣来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心中头越发宽敞了。”林忠友说,去年我再努努力,钱偿还了,我还想再添置点电器。
宋伟光说,翻身村还有许多贫苦户,都借着扶贫攻坚的“春风”,摘掉了“贫困围巾”,成功翻身。(参与采写:梁冬、杨喆、徐凯鑫、谢剑飞)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