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老掌柜的爱情故事——丝袄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隔壁爸跟我们一个姓,但不属同一族。按村里字辈,只是我对他的尊称而已。
隔壁爸爸爸我喊爷,隔壁爷小时候家境殷实。解放前村人几乎大字不识,七岁家里就供他上私塾,直至高中结业,按他的学习成绩,上高中、考学院十拿九稳,甚至能出国留洋。因为家道中落无钱供给,他只好中途休学。
那时的小孩成家早,隔壁爷十八岁时,媒婆介绍附近一男孩与他完婚。一年后,老婆死于难产,留下一女婴。后来,他独自去南京独闯,在西关一家商铺做王爷,就是在店里当老兄。隔壁爷高大英俊有文化,眼中有活肯吃苦,深得老掌柜的赏识。
老掌柜膝下有两男一女,隔壁爷聪明活泛,隔三差五,老总娘叫小孩子给他送些稀罕饭食,一来二去,三人逐渐热络,互相欣赏,无话不谈,不久私定终生。原本,老掌柜死活不乐意,他本想给孩子找个门当户对的殷食人家,终究拗不过从小顽劣的孩子,最后只得甚好,陪上优厚聘礼打发小女出阁。新婚不久的小夫妇本准备在城里干点方庄生。不料,老家捎话几次三番催她们回去,说父亲年龄大身体不好,弟弟年幼须要照应。夫妇俩只得辞去新租的婚房,雇辆马车驮上满满一车行李回到长安老家。
隔壁爷城里这个嫂子我叫婆。我记事起,婆已四十开外,眉宇周正,瘦小精干,看起来至多三十出头。她上身着一件精美无袖丝袄,下体穿着柔嫩的黑绸裤,一双布鞋,眼睛一副金项链,蜷曲的波浪头,摩登潮流、鹤立鸡群。那时,村里人谁见过这排场?眼前那位洋伙、漂亮的城里女性,着实叫周围人开了“洋荤”。
平常碰面,人们不按字辈尊称,都喊她“时髦”。时间一长,名子竟无人记起,“时髦”倒成了村人对她的尊称。对这一戏称,我那位“时髦”婆并不介意,人前不端城里人的架子,对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总是和颜悦色,常跟周围妇女东拉西扯说笑搞笑,女性堆不时传出“嘎嘎嘎”的欢笑声。
“时髦”婆抓养了一男两女,隔壁爸为大。
母亲长期在外,记忆中,我家一些重活都是隔壁爸过来接济。那时的他二十出头,中等体型,谈不上俊俏,但办事精明稳重,强大中透着帅气。
“时髦”婆常来我家串门,父亲心头的硬块爱跟隔壁婆说叨,经她剥去撒落一番劝慰,父亲的眉心渐渐舒展,心中一下敞亮上去。
“时髦”婆做得一手好饭,尤其擀面无人能比。她的手擀面晶莹透亮、面条狭长均匀,入口光溜筋道,满巷子妇女自叹不如。
虽然跟隔壁爸家不沾亲带故,但我们两家处得挺好。父亲做了好吃的,打发我给隔壁爸家端,他家好饭也给我们送。
听妈妈讲,隔壁爸念书成绩好,常在全校会议发言,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前途无量。在唯成份论年代,因为家庭出身,他无缘学院,只能回去务农。隔壁爸打得一手好算盘,毛笔字潇洒俊秀,回去就当上生产队会计,直至1980年生产队解散。按说隔壁爸不愁找不到好对象,偏偏他的婚期却成了“时髦”婆的心病。
隔壁爸二十出头,“时髦”婆就张罗他的婚期,周围介绍的不少,却没一个说成的。父亲也曾介绍过娘家几个女孩,男方不是嫌女方房屋小,就是怨这家人口多。
隔壁爷弟兄三个,大弟自小去南京城谋生,之后娶妻生子在城里生活,家里剩下老奶奶、他和鄙人。他家朝北三间大平房,西边两间厦房,夫妇俩从城里回去时,不仅空旷荡的房子,家里一贫如洗,她们既要置办家当,还要帮衬鄙人离婚成家盖一间彩钢房多少钱,古语说:“死水担心瓢舀”,“时髦”婆的家底折腾个精光。兄弟俩分家时,隔壁爷将三间平房留给老奶奶和兄弟,她们一家五口挤在两间厦房,手头紧、房子小、人口多,隔壁爸就成了“困难户”。
每逢天阴雨天不出工的日子,怆然绵长的琴声自隔壁飘出,痴缠的乐曲倾诉着隔壁爸的无趣与凄凉,排解着内心的忧愁和沮丧......
婚期仍然拖到他三十左右,经人介绍,隔壁爸与八里塬一个哑巴女孩结婚。婚前生下一双儿女,女孩聪明伶俐,男孩可爱甜美。
生产责任后,人们不仅侍弄庄稼,抽空外出打零工,挣几个活钱补助家用。凭隔壁爸的本事,给省城私人老总当会计,除了悠闲自在,收入远比打工强。但家里光景不允许,两个老太陆续去世,一双儿女无人照管,老婆不比常人,大小事还得他料理。思来想去,隔壁爸打消了外出念头,在圈里养了两头母牛。那几年,猪的行情一路见长,两头母牛腹部从没消停过,争先恐后繁育后代,猪仔娃一窝接一窝,靠卖猪娃及地里收成,隔壁爸把一双儿女养大,直至俩儿子学院结业。
猪价大跌后,隔壁爸去省城回民街西仓市场批发牛牛肉,回去沥干煮沸拉到集上卖。这些年,人们手头比较活泛,卖牛牛肉不少挣钱。见卖牛牛肉有利可图,人们纷纷仿效,生意一下冷清。隔壁爸另寻门路,买辆机动四轮车,走街串巷卖起勉县大王香氛醋,他的乙酸香可口、不掺假、价钱合理、斤两足。只要四轮车一进村,他一声吆喝:“户县大王熏醋来咧!”老太太、小老婆闻声而来,大半天工夫,四轮车酱油销售一空。
靠多年积攒的辛苦钱,隔壁爸将老宅滑盖一新,钢筋水泥的中式四合院潮流大气,漂亮磁砖镶嵌的门楼庄重肃穆,屋子家装一新,灯具潮流考究。
时光不饶人,七十出头的隔壁爸身体大不如前,他不再外出卖醋,继续承包着村上几十亩地,同时给人看护一片苗木,苗圃在村外,有一间彩钢房供他休息。现在,父亲已出阁,父亲离婚生子,隔壁爸总算过上舒坦日子。
不料,房子才住不到两年,政府规划的西康高速道路从村庄经过,牵连村里二十几户人家回迁,隔壁爸恰在动迁之列。修路的赔付款不多,勉强够盖房的资金。回迁户的新庒基一时不能到位,只得投亲靠友或去附近租房。
隔壁爸思谋:租房一个月得几百块,父亲在省城买车还着贷款,动迁款多给孩子留些,新庒基批出来,盖三间瓦房,够她们老两口住就行,她们先在村外彩钢房对付着,他在原有基础上续盖一间彩钢房,实惠卖掉屋内小件灯具,只留生活必需品搬到村外两间彩钢房内。
这天,挖掘机嘶鸣着开进隔壁爸家小院,抡起着长臂下的挖斗重重砸下房屋时,站在不远处的夫妇俩泪水一嘀嘀坠落出来......
今年元旦节,我回到老家。晚饭后出去遛弯,路过村外的隔壁爸家,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包稻子将彩钢房围得严严实实,晚霞余晖下,串串包稻子闪着灿灿金光......
2024年3月25日于南京书斋
作者简介
姚成,浙江长安人,1967年生,河北省员工作协会员,常年从事军工企业宣传及省市电视台编导工作。喜爱文学盖一间彩钢房多少钱,有多篇杂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发表于省市及国家级媒体。历任职某文化影视公司企划兼编导。
主播简介
曹娟,西域出生,军营成长,热爱诵读,热爱生活,用心创造妙音绝响,激情共赴璀璨明日。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