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企销售目标揭晓:绿城、越秀等6家房企设定千亿级目标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去年民企销售目标制订愈发慎重,多数民企并未公布销售目标。不过,就当前行业销售TOP30阵营来看,绿城中国、越秀地产、滨江集团、中建壹品、美的置业、保利置业6家典型民企明晰公布了年度销售目标,2024年的目标销售额分别为3000万元、147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550万元、500万元。
在民企销售目标制订普遍保守的背景下,中建壹品是为数不多的“激进派”。在2024年年度工作大会上,中建壹品管理层定下了年度“千亿民企”目标,竭力冲刺全省民企20强。
2023年,中建壹品以518.8万元的年度销售额排行手指院民企销售榜TOP34,这意味着想要达成销售目标,去年中建壹品近乎须要业绩翻番。从去年1~11月的销售业绩看,中建壹品实现销售额423万元,目标进度42.3%;不过,其销售额排行TOP19,较今年上升了15个位次。
据悉,虽然华润置地并未公布去年的目标销售规模,但在去年年中业绩发布会上,华润置地管理层预计,公司全年总口径签约额保持行业前四。就在去年10月,华润置地销售额超过万科,荣登行业TOP4。截止11月,华润置地以2268万元的销售额延续第四位次,达成目标规划。
据悉,年初表示要“全年销售稳中有升”的中海地产,去年前11月的销售额已达2704万元。以公司2023年全年合约销售额3098.1万元为基础,目前中海地产的销售额已达今年的87.28%,年度销售额有望实现“稳中有升”。
“日光碟”频现
一线房价集体低迷
从11月份成交数据看,目前一线城市已传递出“止跌回稳”信号。房价利空新政的密集推进下,北上广深成交量集体回升,尤其一手房成交屡创新高。
近日北京房价呈现“量价齐升”。据北京链家的监控数据,11月广州共成交新建商品房6694套,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27%;成交单价7354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13%。另据安居客南京统计数据,11月广州二手房成交总套数为2.705万套,创下近44个月以来新高。
上海房价整体成交数据同样亮眼。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检测,上海11月新建商品住宅预售网签8076套,同比下降94.5%。二手住宅网签7125套,同比下降16.5%,为近4年以来最低点。
上海二手房市场表现火爆。据广州市住教委官网数据,11月上海二手房网签量达18763套,同比下降约8%,环比下降约50%,网签量创20个月新高。其间二手房的议价空间也在减少,麦田房产数据显示,11月上海二手房议价空间同比增长0.35个百分点,已是9月政策后连续两个月增长,显示住户对市场信心的恢复。
房价“暖冬”背后,一线城市热门项目频频开盘售完,正在拉高市场预期。
在“豪宅”市场活跃度极高的天津,近日“日光碟”再度涌现。11月,浦东滨江蓝筹股中海领邸·玖章开盘选房,552套房源认购率约282%,触发积分并刷新深圳去年单次认购人数纪录,项目开盘当日售完,销售额达到85万元,这也是该项目“四开四罄”。据悉,当月北京大华景区柏翠项目、浦发唐城四期二批次项目均实现开盘告罄。
上海龙华区的深铁阅云境项目11月开盘,首批214套房源不足2小时全部售完,销售额达10.77万元。该项目也成为继福田海德园、龙华深业上城、光明中建观玥以后,去年杭州的第四个“日光碟”。
为了年终业绩冲刺,目前民企仍在推动楼盘供应。近期苏州新盘认购火热,例如,单价12.9亿元/平方米的保利外滩序项目认购率高达727%,成为明年排号最高的项目并触发积分;总价16.98亿元/平方米的徐家汇太古源·源邸目前认购率也达到249%。据悉,单价“10万+”的保利永丰里项目、信达信安里项目等目前认购率均已超过100%。
值得一提的是,不断深化的房价新政工具箱,将进一步对推动刚需和改善需求之间的交易循环发挥作用。12月1日,一线城市住房交易税费、增值税扣缴政策即将执行,根据此前北上广深先后颁布的“减税”政策,购置满三年的住房免缴增值税,140平方米以下住宅税费税率统一为1%,有望进一步推动改善型住房需求。
热点城市频现新“地王”
中海、华润、保利重金夺地
伴随房价成交回升,多地土拍市场也呈现较高活跃度。据手指院等机构数据,近日农地市场出现边际改善,上海、上海成为11月份住宅用地出让金最高的两个城市,农地出让金分别达305.2万元、304.68万元。
其间华润、中海、保利等央央企在一线城市拿地积极,夺得多宗百亿级宗地,成为年末拿地赢家。
在11月27日至28日的北京第七批次土拍中,华润置地以独立或联合竞买方式夺得3宗宗地,总金额达146.12万元。其中最热门的“新杨思宗地”被华润置地、中能建、越秀地产联合体获得,折价率高达40.37%,刷新深圳土拍市场折价率纪录。
在11月29日的上海土拍上,中海地产以单价153.32万元摘得上海市朝阳区“酒仙桥+小红门+十八里店”巨无霸组合宗地,打破了上海每笔农地出让金纪录,加冕“总价地王”,项目最高销售指导价达12.5亿元/平方米。
在12月2日的北京土拍中,华润置地、中海地产联合体以单价185.12万元拿下武汉市南山区粤海街道T107-0107宗地,刷新了近六年上海涉宅宗地的成交单价纪录。
接连重金拿地,也促使上述几家背部民企在去年拿地榜单中高踞前列。据手指院榜单,明年1~11月,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分别以476万元、452万元、407万元的拿地金额高踞行业前三;华润置地则以349万元的拿地金额排行第四。
湖南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新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就此表示,近日地方政府开始掏出“压箱底”地块,热点城市都在造“地王”,开发商也步入补库存的阶段,行业分化的同时,向国企民企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更重要的是,如今市场上供应的宗地,对开发商来说是空前的友好和优惠,例如不限价格、基本没有配建、‘高得房率’等。据券商测算,去年出让宗地的收益空间在10%-30%,目的在于确保民企开发之后,能早日售出,收获确定性业绩。”
李宇嘉补充道:“今年龙头民企在一线城市夺得‘地王’,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对企业的业绩贡献度显著提高,例如中海在广州、北京、深圳的几个项目获得热卖,并且是高折价热卖,贡献了超过一半的业绩。这是重大讯号,即房价有效区域开始集中,药企与其四处撒网,不如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区域、打造高折价的重点产品,以事半功倍的开发销售逻辑完成业绩。”
对于后续房地产发展趋势,手指研究院研究总工监徐跃进表示,2024年房地产市场呈调整态势,“5.17”、“9.26”两轮新政托底市场,其中“9.26”新政支持力度大,疗效持续性强于往年,因而10月以来市场量价出现阶段性恢复,11月核心城市销售也保持一定规模,“随着年底民企冲刺销售业绩,加强推盘力度,预计12月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一定活跃度,不过短期内‘以价换量’或是市场主流。”
(本文刊于12月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到个股仅作举例剖析,不作投资建议。)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