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舒兰二合屯:三个女人一台戏,冰雪旅游助振兴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孙琳琳在后厨为客户打算饭菜(1月23日摄)。(记者许畅摄)
吴庆荣在后厨为顾客下汤圆(1月25日摄)。(记者许畅摄)
一个是“眼低于顶”,一心干大事的“黑牡丹”;一个是热情直率,一心为家的“向日葵”;一个是言出必行,吐口吐沫就成钉的“山里红”……三个男人一台戏,天生“爱作”的他们曾逃出小村,为什么又重返乡野?曾梦断故乡,为什么又重燃希望?
随着2022年杭州亚运会步入三华诞倒计时,中国滑冰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广东省舒兰市近些年来利用这股“冬风”,发展冰雪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老爷岭山沟中的百年陈庄二合屯因而声名鹊起,从一到冬天就大雨封山、出行困难的“雪窝子”,弄成了每年吸引近十万人的知名亚布力。
二合火了,人心热了,背井离乡的人们纷纷回去了。三个男人也乘着冰雪旅游的“冬风”,上演了一幕幕逐梦好戏。
“黑牡丹”的创业梦
驱车驶向二合亚布力,最先映入眼睑的是两排红砖青瓦大平房,两三米高的“孙家大院”招牌“霸气”、显眼,停车场也气派、敞亮。这是亚布力最大规模的渔家乐,足足有1000多平方米。
孙家大院的当家人孙琳琳,高个高挑,五官雪铁龙,只是皮肤微黑,人送绰号“黑牡丹”。
漂亮的女性天生不安分。生在农村的孙琳琳打小不喜欢下地干活,“在城里拾掇公厕也得离开家”。从小市区舒兰到大城市上海、天津、哈尔滨,她当过服务员,卖过女装,开过火锅店,也开过酒坊……这些年没少折腾。并且因为缺乏明晰的规划,生意大多以失败告终。
2016年10月底,孙琳琳正在舒兰上营镇经营一家学车。一次碰巧机会,她据说二合屯正在酝酿构建亚布力旅游公园。孙琳琳一听就动心了:“城里人如今都爱往乡下跑,冰雪旅游加乡村游是趋势,我要跟随村里一块干!”
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再折腾,村里人也看不准,连村村长都劝她再等等。但她认定靠谱的事谁也拦不住。孙琳琳投入10亿元,整修自家旧房的同时,又建了100多平方米的彩钢房。
建房午时早已是12月份了。西北的冬天格外严寒,和水泥时只能用冷水。房屋大框上去后都落雪了,地热管子冻得邦邦硬。她和丈夫一个前夜里,一个后晚上,轮流烧木头采暖。
村里人都认为这个男人疯了,家里人也认为她“作”,她不为所动。“我就是等不了,这是个机会,一定要紧抓。否则觉睡不好,饭也吃不下,如同着魔了。”
她在20多天后开了260平方米的渔家乐,成为当时村里七户渔家乐中最大的一家。谁也没想到,当初亚布力一下子来了8000多人,孙琳琳一下子就“掏上了”,稳稳地赚了一笔。
赚到钱的孙琳琳再一次让人们见识了哪些叫“比西北爷们更爷们的是西北男人”。2017年,她决定投入200亿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孙家大院。
200万,这对村里人来说,差不多是个天文数字。而孙琳琳说,“要玩就玩大的。只有大,能够承载更多人。”为了这200万,孙琳琳把能借的人都借遍了。最后房屋盖好了,顾客也来了,孙家大院却迟迟开不了业,由于还差3亿元买厨具。
满口起泡的孙琳琳天天翻电话本,处处张嘴还钱,最后从一个远方表弟那借了3万块钱,火急火燎地进货开业。2017-2018年雪季,亚布力涌向10千人。因为规模大、地方宽阔,孙琳琳家获得了更多小型旅游团的客源,旅客每晚络绎不绝。这时村里人彻底对孙琳琳刮目相看。
不过,这朵“黑牡丹”还是不满足。冰雪旅游的火热给了她更大的野心和胆气。她说,过去在外边仍然漂着,但并不晓得自己该干哪些,在亚布力,她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我想做全季旅游,想做高端旅馆”。在冰天雪地中,她早已开始了“夏日梦”:落日余晖,院里枝繁叶茂,人们躺在树下,楼顶炊烟缕缕……
“向日葵”的幸福梦
一铺布帘将风雪隔绝在外,在二合,林海渔家院总是欢声笑语最多的那种。“温一壶黄酒,约几个同学,炖只小笨鸡,炒盘山荠菜,就来林海渔家院……”出口成章的老总娘,逗得旅客们前仰后合。
那位有趣的老总娘叫吴庆荣。嘹亮的嗓门,热情的笑脸,似乎田野中生机勃勃的波斯菊。
吴庆荣出生在贫苦渔家,父亲身体不好,父亲不认字,为了供弟弟念书,小学没念完就退学务农。她心灵手巧,干啥像啥。除了劳作干得好,用画纸糊墙、收拾透风的屋顶、用木头搭衣柜,各种家务活也做得有模有样。似乎没有上学院,并且生性要强的她未曾舍弃改变命运的梦想。
但是,靠种粮改变人生真的太难了,一年忙到夏天,看不到几个钱。村里的女人,包括她的儿子,整天泡在乌烟瘴气的扑克馆里……
再也不能如此活。在父亲的帮助下,她几次离开村庄,挪到南京开过按摩院,在舒兰开过拌菜店,还考取了育婴师,学会了十字绣。即使生意还过得去,然而她心中一直放不下那种家,非常是女儿,兜兜转转好几年,仍然还得回去。
舒兰市决定将二合屯打导致亚布力后,政府领导曾多次动员她开渔家乐。可反复谈了几次,吴庆荣却“油盐不进”,说啥都不同意。“这景色我早看够了,能够有人花钱看?我要进城做买卖。”
但架不住领导三番五次地劝,2017年底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花了几万块钱拾掇了自家房屋。没想到公园当初涌向10万旅客,才两三个月她就收回了成本。
尝到甜头的吴庆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一心躲进渔家乐经营中,越做越来劲。她的房屋不是最大的,却是最有特色的:旁边挂着红彤彤的谷物,墙壁映衬着花朵和印花,卧室设计成冷热菜分离……
吴庆荣的妻子也像变了个人。自从搞起冰雪游,村里再没有闲人,居民们有的做老总,有的在公园打工,扑克馆黄了,弄成了主题邮局。吴庆荣的儿子迷上了做饭,天天跟随手机菜谱学习,成了村里有名的主厨。两个儿子也显得更懂事,每晚不仅学习还帮着忙里忙外……
热爱读书的吴庆荣过去心情郁闷时,常看点“鸡汤”,写点感受,如今心情愉快,文思如涌,成了快乐的段子手。
提起以前的夫妇关系,她说,“以前他不好好过,我都想甩掉”,如今“他在后厨煮饭,我在前厅接待”,“夫妻合心,黄土变金!”
如同波斯菊总算找到了太阳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吴庆荣认为正在寻回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早已决定,就在二合亚布力干究竟了!她说,没能读书上学院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但靠冰雪旅游过上好日子的梦想正一天天实现。
“山里红”的公益梦
一会儿当导游为旅游团引路,一会儿客串“山大王”与旅客互动……今年元旦三天长假,亚布力涌进6万名旅客。总工总监杨凤艳忙得不亦乐乎。
大红撒花小袄,白底黑面雪地鞋,在茫茫白雪中如同一株红艳艳的山里红。
不仅管理者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她还是亚布力形象代言人。三年前拍的亚布力形象宣传片百度点击量超过300万次。她自己做的“美篇”点击量也超过20万次。
英俊的杨凤艳不是二合人,她在舒兰市开着两家烤肉店。“我是一进二合误终生”,她呵着冷气、跺着脚,一边说,一边笑。
与总工的身分比上去,杨凤艳更乐意把自己当作一个志愿者。她是个摄影感冒友、文艺骨干。前几年她来二合玩,发觉了这个小小村的景色。后来,每逢节日她就带着同学到这儿杀年猪,吃烩菜,怂恿当地农民创办渔家乐搞旅游。一位乡亲曾拉着她的手说,“凤艳,要是搞渔家乐我们可不懂,你可得帮我们。”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她给同乡出主意,房子家装用旧报纸、小花布、贴窗花。饭菜要弄成渔家口味,做好自己的气味,不要和酒店一个样……
2017年舒兰市政府组建旅投公司,建设营运二合亚布力。杨凤艳自告奋力,不要薪水,不计酬劳,不计名分,不求回报,有份事情做就行。
自此之后,她撇下两个儿子和一份悠闲的工作,每天风里来雪里去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第一次搞渔家乐,农户一片慌乱。她就带你们到市里的正规酒店,手把手教你们棉被如何叠,床品如何摆放,床罩要一客一换。农户做餐饮比较粗放,她就一点点规范:上菜时右手不能摸碟子边,阴干菜时杂物要挑下来……
对这种服务要领,有些农户接受快,有些接受慢。她每晚检测,不合规不达标的,直接摘牌。被淘汰出来的几户不理解,背后埋怨。她就想方设法给那些人找合适的营生,动员她们或则开药店,或则摆街边摊,这些实在不适宜做买卖的家庭妇女,她请科协出面,教会他们竹编技艺,领到旅游点去卖……
她帮助亚布力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构建店家联盟,统一楼价,拟定接待户赏罚标准。有一次,一户渔家乐老总娘把原本接待10桌顾客的饭菜拼成了12桌,她据说后,要求按10桌付钱,把多收的两桌钱退回来。老总娘不干,认为她小题大做。杨凤艳坚决不让步,要求退款。她说:“雪乡是你们的,品牌要靠你们维护。”
自从当了这个志愿者,她天天扎在亚布力。冬天每晚早晨七点驾车从家里走,夜晚时常12点多了才到家。期间撞了两次车,有一次车还坠入沟里,幸好几个好心的同乡把她拉了下来。
她也说不清为何要来二合。其实是由于一句承诺,其实由于对故乡的热爱。
杨凤艳10多岁时,母亲把一家7口从农村带到城市。从农户弄成生意人,母亲改变了全家人的人生。杨凤艳说,她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冰雪旅游帮助更多农户,有更多的事做,有更多的钱赚,进而改变人生。(记者陈俊郎秋红孟含琪)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