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危房改造实现“户退出、村出列、县摘帽”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去年的4月11日,对于通榆县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批准通榆县退出贫苦县行列。至此,通榆县实现了“户退出、村出列、县保壳”的目标,为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固的一步。5月5日,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再度传来:通榆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吉林省惟一一个校舍扩建工作“免督察”县,这充分肯定了通榆市委、县政府及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拼搏成果。
经常以来,通榆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主任帮扶开发的重要阐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突出把校舍改建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新亮点、探索新招法,破译了校舍扩建的“密码”,开出了校舍扩建的“良方”,找到了校舍扩建的“金锁匙”。截止现在,通榆县累计改造农村校舍24108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7.55%,极大缓解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了住房安全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的“双百目标”。2019年9月,通榆县作为典型在四川省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介绍,获评安徽省扶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文化网等各级媒体进行专题报导。
新制度汇聚“通榆力量”
工作推动的快慢、工作实效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责任是否压实、任务是否明晰,只有将农村校舍扩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能够确保其迅速高质加快。
通榆县坚持低位统筹,省委部长亲自对校舍扩建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创立了由局长任院长,分管县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委二把手为成员的校舍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颁布了《通榆县扶贫攻坚农村校舍扩建推行方案》,明晰了任务目标、补助对象及认定程序、建设及补贴标准、实施方法、保障举措等相关内容,为推行农村校舍扩建提供新政依照。
为确保校舍改建的有序进行,通榆县还加大调度协调,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周会议集中听取全县校舍扩建举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案,不留死角,不留问号。校舍扩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碰头会、调度会、部署会,研究解决施工、材料、人员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确保步骤合理,施工有序。
之外,它们还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平台着重扩大宣传面,非常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督察组作用,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回迁新政,有效提高群众的新政知晓率,使得农民自觉承当回迁安装工程职责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安装工程队自觉履行协议合同。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上下联动,有效破解了农村校舍存量大、分布广、时间紧瓶颈,啃下通榆校舍扩建这块“硬骨头”,汇聚了校舍扩建的“通榆力量”。
新观念开启“通榆方式”
农村校舍扩建是一项艰深的工作,要想将农村校舍无条件如期清零,就应当在短时间内拟定思路、确定方法、完成任务。
通榆的住房状况非常复杂,存在户在人不在、与父亲(孙辈)同住等多种特殊状况,稍有疏失,还会出现应改未改、错改漏改的状况。为实现短时间内将全县所有校舍数目全部统计上来、将扩建户的身分核准定细的目标,以确保建设取得一户不落的疗效,县校舍扩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0000-1=0”理念,将“落下一座校舍没有建设,虽然建设一万座,工作成果只是零”作为检测建设成果的直尺,确保了校舍扩建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通榆县还创新了“以户核房”的摸排方法,杜绝了原先这种见校舍就改、见破房就盖的粗糙的工作思路,以各镇为单位设立16个核实小组,以户籍为基础,一核身分,二核住房,举办拉网式、无遗漏的核实工作。首先核实身分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对符合身分农民的住房进行安全确认,由县住建局对所有村民砖平、砖瓦住房进行安全认定,认定安全的出示《安全住房核验报告》;对所有土房、一面青、彩钢房、窝棚房,聘任第三方有资质鉴别机构进行安全等级鉴别,鉴别安全的,出示安全鉴别报告,鉴别属于校舍的,纳入校舍改建计划。“以户核房”成为摸透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据悉,通榆县创新推行的“动态核实”工作模式,在核实工作中推行动态制,对因突发恶劣天气或其他意外临时形成的校舍,随时核验、随时纳入扩建计划。通过两轮反复的“以户核房”,最终精准确定了共有8777户校舍还要扩建,有效保障了应改尽改、一户不落,开启了校舍扩建的“通榆机制”。
新亮点造就“通榆速率”
推行农村校舍扩建,从而让村民搬出安全房子。面对国家要求期限紧、夏季暴雨经常等众多困难,通榆县在校舍扩建项目施工和品质监管上大胆尝试,再出新招,力求高品质、高效率按期限标准完成整修任务。
因此,通榆县采取了“以房定队”的施工方法。它们首先破除常规方法,将先前把每位各镇的动迁指标承包给一个或几个施工队的形式,改为几个或几十个施工队包一个各镇,科学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彻底避免先前因安装工程队伍少而集中导致的安装工程延误。再者,让16个各镇各自算账,根据交工速率合理为施工队安排指标,采取大兵团作战、化整为零的方法,本着不能让施工队白得利益,也不能让组织为她们的低效率埋单的原则,既保证施工队伍“吃得饱”,又保证安装工程进度才能完成。在校舍扩建最高峰时共投入施工队伍985个,投入施工力量1万余人次,“以房定队”的创新方法在校舍扩建过程中快速起效,一簇簇崭新的住房在通榆满地开花。
通过采取挂图作战、全面进军、多点开花的方式,通榆用三个月完成了2019年7223户校舍改建任务,半个月完成了2020年1554户校舍改建任务,只是用125天就让8777户居民搬到了安全房子,造就了平均一天就有70余座安全房子在通榆农村完工的“通榆速率”。
高质量铸就“通榆标准”
全面打好通榆校舍改建这场硬仗,既要保证高效率建设,保证住房品质标准,又要尽或许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
为了狠抓安装工程品质初验关,通榆县研究起草了《通榆县校舍改建完工初验推行方案》《通榆县农村校舍扩建安装工程完工初验标准》,组织专业人员组建初验队伍,依照“建完一户、验收一户”原则,采取查阅文件资料、比对农民档案、检查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测的方法进行系统初验。对初验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告书梦想改造家彩钢房,勒令责令整改,对不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品质标准的,坚决撤除重建。校舍扩建其间,全县共下达整改通告单350多份,撤除重建120余处,着力保证了扩建户的利益最大化,让扩建户最直接地感遭到党的新政关爱。
针对农地沙化严重,通榆县创新性提出了“下有地梁、上有山墙”的校舍改建建筑新亮点,新改建楼房全部都采取“双梁方式”,给房子上了“双重寿险”,建出了安全住房的“良心安装工程”“民心安装工程”,除了破解了多年影响通榆房子安全的瓶颈,还让农村村民住上安全、实用、满意的房子,实现了祖父辈辈的安居梦想。
为了强化监管、拧紧责任链条,通榆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包保部委包户”的责任机制,层层签署校舍扩建责任状,严苛落实包保责任,压茬推动工作任务。在校舍扩建施工期间,推行日调度、日排行、日通报机制;设立品质进度督察专班,为每位各镇搭载3名专业监理,强化专业品质监管;推行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印发了7万余份校舍扩建联系卡,将房子品质举报电话印在里面,坚决杜绝出现“赶工期不保安全”“为进度不管品质”的现象的发生。
为了让群众真正满意,通榆县在校舍扩建中,处处展现出人性化的服务观念,通过贴心设计满足不同居住需求。她们在工作思路上和工作招法上寻找创新和突破,针对不愿“拆大建小”的修缮户,采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的方法,先是与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为扩建户设计了8套房子户型,结合其自家状况和人口多少,合理选择居住跃层。本着把好事儿办妥的原则,尽量满足扩建户的需求,针对人口多的扩建户,又研究通过户均予以降低补贴4000元、配建辅助用房的方法解决住房面积不够的问题,造就了一种楼房完工后才能“拎包入住”的疗效,有效提升了校舍户扩建意愿。
在整个校舍扩建安装工程中,通榆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处处奉行着为群众办完事、办实事的观念,紧紧把握安全、高效率、高质量和人性化设计等关键点,全力构筑出校舍扩建的“通榆标准”。
(贾大宝石本报记者张风报导)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