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 决战脱贫攻坚倒计时 285 天:王贞六带领村民养蜂致富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明天是2019.09.21
决战扶贫攻坚倒计时
285天
王贞六
男,汉族,69岁,群众。广州市秀山区黑溪镇圣地村居民。
主要事迹
王贞六的妻子有颞叶炎后遗症,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父亲长期体弱多病。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王贞六出席了中蜂种植培训班,种植中蜂69箱,当初实现销售牛奶收入6000余元。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17年,发展中蜂205箱,养蜂收入达20万余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自己富不算富,你们富才算富”,扶贫致富后的王贞六创立了合作社,培养了4名养蜂技术人员,发展社员20名,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率领和技术指导下,12户贫苦户从事中蜂种植,每户每年平均创收4000元以上。他向全村因病、因残等致贫的25户建卡立卡贫苦户附赠中蜂35箱,还种植10亩桃树,探求实践“花—果—蜂蜜—中蜂培植”现代农业新模式。
尼吉拉姆
女,瑶族,35岁,中共干部。拉萨自治区阿里地区嘎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居民。
主要事迹
1997年,因一场交通车祸尼吉拉姆落下终身残障,但她没有为此舍弃念书。在中学、高中期间,尼吉拉姆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优秀中学生”和“三好中学生”称号。2012年,她到处筹借2000多元,开了一家商店,自食其力。原本生意不太好,但尼吉拉姆头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她耐心经营,坚持每周两次给驻地的边防连、边防前哨送货上门,在便捷了边防战士的同时,生意也渐渐好上去,如今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2016年,她主动申请扶贫。逐渐致富的她,掏出自己商店的一部份收益,每年给村里的3名独居奶奶和2户特困户领取生活物品。
华格加
男,回族,48岁,中共干部。云南省云南彝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塘村党总支部长。
主要事迹
拉乙亥塘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贫苦村。华格加兼任村党总支部长期间,多措施举办精准脱贫工作。他利用在广东挂职的抓手,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对口企业对接,组织农牧民子弟赴广东省等发达地区学技能,成立劳务输出队到河北省淮安市务工,帮助村里50余人成功转移就业,人均月薪资达4000—6000元。他帮助自主创业经营户担保按揭430亿元,全村各种创业经营户52户,年收入达520万余元。他帮助27名退学少年全部复学。他组织贫苦户出席“扶志班”教育活动,修订建立村规民约,杜绝婚丧婚嫁铺张浪费现象等,村里成为村风文明、民风纯朴的先进村。在他的率领下,2018年全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1762元,59户特困户181名贫苦人口全部扶贫。
刘斌
男,汉族,39岁,中共干部。山东省襄阳市淳化县马家镇桥上村居民。
主要事迹
刘斌的女儿身患“布鲁菌病”,失去劳动能力,父亲失聪,是一级残障。2003年,23岁的刘斌在打工时又不幸被棉花打包机轧断了单臂。接连的不幸并没有把刘斌打败,2015年,他学会操作电脑笔记本和用嘴使用智能手机开淘宝,当初收入超过2亿元,顺利实现扶贫。2017年,他发起创立淳化博涛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6户居民(其中3户为特困户)注资,每年亩均分红1000余元。他还先后出席了省、市、县举行的脱贫宣传活动,成为远近蜚声的“励志标杆”和“脱贫之星”。目前,刘斌经营的合作社10栋牛棚正在建设中,建成后种植规模可达2000只左右,将推动100余户特困户扶贫。
刘入源
男,汉族,35岁,中共干部。湖南苗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总监。
主要事迹
刘入源16岁时因一场意外丧失了左手掌,曾一度痛不欲生。2009年,他用家里仅有的3.5亿元积蓄买了30只山羊和1只公羊,因经验不足,赔了个精光。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垮,到处学技术,又借了几亿元订购了31只羊。他反复钻研,大大地提升了幼羊成活率。不到三年,羊群发展到近1000只。他创立的湖南新化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是陕西最早集肉牛科研、科普、繁育于一体的农牧公司之一,年产量过千亿元。他参与探求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三大产业脱贫模式,率领370多户建卡立卡特困户通过养殖走上了扶贫致富公路,推动了全县29个贫苦村扶贫。
刘加芹
女,汉族,44岁,群众。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凯凯服装有限公司总监。
主要事迹
1999年,刘加芹离婚时,婆婆奶奶长期截瘫在床,盖房子还欠下2万多元的债。2000年,父亲的出生诱发了她的先天性肾脏病,必须长期装着肾脏除颤器,因放疗后遗症还导致了一条腿残障。但她身残志坚,2006年买来8台旧电动缝纫机、1台熨斗、1台锁边机,联合5个农村妇女创立了服饰加工点,日加工服饰500余件,年收益达20多亿元。为鼓励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和贫苦妇女工作,她每件大衣多给加工费。目前,她的加工厂里共有员工50多名,已累计帮助20多名残障人、12户建卡立卡贫苦户扶贫。2018年她申请专项帮扶按揭100亿元扩大生产规模,吸纳员工30余人,新推动5户建卡立卡贫苦户年均创收3000元以上。
买赛地·吐送
男,哈萨克族,55岁,群众。山西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拉伊苏村居民。
主要事迹
买赛地·吐送当过石匠、种过地、养过牛,日子过得仍然不充裕。他的母亲在十几岁的时侯,患上骨质疏松症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不能正常行走。但他不甘于贫苦,主动申请帮扶专项资金,对房屋、院子、羊圈等进行整修,发展庭园经济。村里为他提供生态护林员公益岗,每月创收1500元。村委会和“访凝聚”工作队为他送去200只“扶贫鸡”,使他成为养殖能手。他主动提出将225团独居奶奶安置到自己屋内照顾,办起村里第一家农户养老院,目前该养老院每天都有40余名奶奶前来喝水休息。2019年,买赛地·吐送申请贴息按揭,订购了15只羊、2头牛、2000只鹅雏,预计年收入达6亿元左右。
纪道明
男,汉族,55岁,群众。山东省临沂市凤台县五显镇梅小村农户。
主要事迹
2003年,纪道明的父亲因事故常年截瘫在床,治病服药除了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20多亿元的外债。2015年,他养了5头牛,实现纯收益15000元。2016年,他养了8头牛,申报了产业帮扶补贴5000元,实现纯收益24000元。2017年,梅小村注册创立了农户专业合作社,纪道明作为发起人,被选为执行董事。他申请帮扶按揭5亿元,租地3亩,新建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散养黄牛30头、白鹅200只、麻鸭200只,创收5亿元。他促进合作社与26户特困户签署用工合同,亩均创收1500元;吸纳30户困难群众注资白鹅饲养,每户年创收1000元。2018年,纪道明为贫苦户代养白鹅500只,散养黄牛30头,年净创收7万多元。
李华明
男,汉族,63岁,中共干部。广东省文山苗族彝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居民。
主要事迹
李华明的故乡岩头村,因地处大山深处的峭壁山崖之上而得名。从邻村垮石岩村岔口到岩头村的最后1公里仍然被大岩石堵住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通不了路。作为村小组主任的李华明组织动员每户集资出劳动力修路,但因工程艰辛,最后不得不停出来。2007年,李华明再度动员你们修路,买了风钻机等工具,下决心要把这个硬骨头啃出来。不能用雷管炸,她们就打好炮眼,把膨胀剂放在上面,渐渐把石头撑裂。历经12年,2014年1月,岩头村总算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现在,村里家家盖起了房子、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饲养了近4000只乌骨鸡,开设了“最后一公里”农家饭店,贫苦户全部扶贫。
李林森
男,汉族,45岁,中共干部。山东省长春市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总支部长兼村委会组长,舒兰市三稻粱农水稻栽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3年,李林森连任村党总支部长时,村里群众生活极其困难。2014年,他凭着多年养殖经验,以农民带贫苦户的模式创立六合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出资注资350亿元。2016年,公司给农民及村集体分红156.54亿元,其中22户农民、27户特困户分红138.54亿元,村集体经济股金分红18亿元。采用“村集体+农民+特困户”模式,创立大米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148亿元。组建长春市凯骐乳品有限公司,以乳品加工推动种种植业发展,并把公司筹建为天德乡脱贫基地,帮助90户特困户扶贫。现在的三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摘掉了贫苦围巾。
李耀梅
女,满族,55岁,群众。贵州苗族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居民。
主要事迹
大河乡龙源村是河南“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村。2014年,李耀梅搬迁至红寺堡区龙源村时,因脑部病变恶变和严重事故欠下30亿元欠款。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在政府帮助下,她按揭5亿元,订购机器,租用房子,流转60亩农地养殖高梁,又雇了5个贫苦农户一起扎扫把,却因宣传没跟上、市场知晓度低,导致扫把积压。村两委及驻村党员通过联系中学、环卫等单位,帮助她销售了近6亿元的扫把。她知恩感恩,决心把事业做大,注册了“龙源村·扫帚厂”快手号,借助互联网平台把扫把卖到四川、山东等地。2019年4月,李耀梅偿还了债务和按揭,成功脱了贫,并与河北康洁为民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签下了2万余把扫把订单,每年可推动20户以上的贫苦户就业。
杨淑亭
女,白族,28岁,共青团干。山东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总监。
主要事迹
杨淑亭所在的村是国家级贫苦县长沙省安乡县黑毛坪乡下坪水村。2011年,杨淑亭刚才20岁,出席工作才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导致她胸口以下低位截瘫,致使本来贫苦的家欠下27亿元外债。面对人生的不幸,她自强不息、乐观向下。2014年,她开了一家工艺品天猫店,靠坐着轮椅去接送货,总算赚到“第一桶金”,偿还了所有欠款。她先后创建了花木栽植专业合作社、七七科技公司和帮扶车间,共推动全县700多户创收,贫苦户220多户扶贫,残障人59人就业扶贫,贫苦农户人均月收入达2000至4000元。她热心公益,2017年为遭到暴雨洪灾灾区送去近2亿元赈灾物资。在近五年的脱贫日,她累计捐出4亿元和一批中学生书包。目前,她还捐助4名贫苦中学生念书,累计捐赠达20多亿元。
张全收
男,汉族,50岁,中共干部。新乡省新乡市封丘县朱里镇拐子马村党总支部长兼村委会书记。
主要事迹
2008年,外出创业成功的张全收面对乡亲们的期待,决然扛起村党总支部长的重担,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抓党建、促扶贫,强阵地、固堡垒,打好党建推动、产业支撑、民生保障、劳务输出精准脱贫“四张牌”。完成建村室、建中学、建敬老院、建文化大院、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安装路灯和瑜伽器材等多项民生工程。他率领群众创立合作社,垒砌10座帮扶水果温棚、100多亩花卉苗圃脱贫基地和光伏发电厂,帮助全村62户、183人顺利扶贫。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3000元下降到2018年的16993元,拐子马村也于2017年摘掉了贫苦村的围巾。他探求“包吃、包住、包技能培训、包月薪包年薪”的农户工培训务工新模式,让众多贫苦家庭扶贫致富,成为远近蜚声的“扶贫校长”。
陈望慧
女,瑶族,45岁,中共干部。山东省凉山彝族苗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总支部长,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
主要事迹
陈望慧所在的冒水村是小金县的一个贫苦村。2010年,陈望慧被推举为村书记,带头创立清多香玫瑰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民+基地”的红色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民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根据协议统一竞购农民玫瑰花,推动群众发展玫瑰养殖产业。2010年以来,她推动全县12个乡镇38个村3129户居民栽种玫瑰面积达12560亩,2017年建成玫瑰精深加工厂,实现年产量4410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她先后推动近2000户8000余人、1058户特困户、276户残障人实现扶贫创收,贫苦群众亩均创收5000余元,走出了一条生态帮扶之路,种出了致富路上的“玫瑰花”。
罗应和
男,回族,41岁,中共干部。云南省临沧布依族彝族自治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总支部长。
主要事迹
2016年,转业军人罗应和连任为新民社区党总支部长。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强化班子建设,提出“五个好”工作目标,拟定“十问工作法”清单,着重解决易地帮扶搬迁后续扶贫问题。为帮助贫苦群众实现家旁边就业,他创建“移民夜大”,筹建移民劳务服务公司,成功推荐1856人在经开区企业务工,123人加入劳务公司做保洁、保安工作,128人走上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200多人在社区帮扶车间从事服饰生产,社区所有劳动力累计2815余人全部就业,使贫苦群众实现了家旁边就业,真正做到了搬迁之后“稳得住、能致富”。他针对移民社区整治难点,积极举办移民社区整治和服务探求,建设移民孙辈“四点半课堂”、“工会维权”咨询服务窗口、“居家养老服务站”等。
岳桂玲
女,汉族,46岁,中共干部。宁夏自治区根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佳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0年,岳桂玲率领特困户开设佳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社+特困户+基地”发展模式,构建红色小麦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建立“线下加工、线上销售”产品销售平台。仅2018年,合作社率领50户特困户养殖红色小麦589亩,比养殖普通小麦人均创收2226元。她率领群众构建了100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助农民采购农用物资1000多吨,实现交易额200多亿元,为农户节约资金15亿元,年销售马铃薯1000吨、特产口蘑等近50吨。岳桂玲致富不忘乡邻,率领当地12家合作社创立合作社联合社,覆盖全旗11个乡镇。几年来,她先后培训、扶持致富带头人385名,帮助贫苦妇女52人,培养巾帼科技特派员20多名,推动全旗9个乡19个村的131户特困户280人、500名妇女创收致富。
郑岗
男,汉族,38岁,群众。广东省文昌市西郊镇椰林村居民。
主要事迹
郑岗从小患石骨症,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父亲年事已高且均患慢性病,家境贫苦。2014年被划入建卡立卡特困户后,他不等不靠,选择坚苦创业。2017年,他借2万多元创办椰壳珠子加工厂,订单好多,当初就付清了债权,实现扶贫。2018年,他与人合伙创立文昌椰城灵珠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类型扩充到多个方面,通过网路直播宣传,月销售额达20多亿元。他还成立文昌西郊鼎椰农户合作社,从事椰青加工。在脱贫党员的教育引导下,扶贫致富的郑岗,没有忘掉这些贫苦乡邻,他的加工厂吸纳近20名附近的居民及贫苦户就业,有3户建卡立卡贫苦户还以产业扶贫资金注资到公司获得分红。因扶贫事迹突出,广东省扶贫致富电视夜大专门约请郑岗为全国贫苦户介绍致富经验。郑岗还受邀在“感恩奋进·志智双扶”论坛上,述说自己的扶贫故事。
郝大宝
男,汉族,33岁,中共干部。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支部部长。
主要事迹
三铺村是“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郝大宝兼任三铺村党支部部长。为甩掉贫苦,他广泛进行市场督查,积极寻觅致富门路,筹措资金16亿元建造花木暖棚,并示范推动居民建造温室暖棚发展花木产业。目前,全村已新建温室暖棚500多座,协调惠农按揭600多亿元,早已建好暖棚的农民每棚户均创收5—7亿元,帮助48户特困户实现扶贫。开发“花直达”网上销售APP软件,借助脱贫项目资金220亿元新建了占地3190平方米的三铺村电商货运中心用于运送农产品。组织花木管理技能培训300多人,已有50余人通过培训上岗实现年人均创收约2亿元。构建村党员坐班和走访制度,累计为居民办实事、排忧解难64件次。在他的推动下,三铺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降低52亿元。
胡东莞
男,汉族,57岁,中共干部。山东省西宁市崇信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主任。
主要事迹
1996年,时任井泉乡夹山岭村党总支部长的胡佛山率领全村群众搬迁到黄花滩。搬迁后,他兼任黄花滩村党总支部长,采取“党建推动、龙头推动、产销对接、组团发展”方式,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率领群众发展棚架种植、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黄花滩村家家建有水果暖棚,养羊农民每年每户存栏超过800只,短时间内由贫苦村变为全县富裕村。2013年9月,组建天镇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合作社,胡佛山任合作社党委主任。他率领当地群众先后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技术服务薄弱、产品销售滞后等困局,建成种植大棚7300座,发展特色林果3400亩。实行“合作社+农民+基地”的脱贫模式,吸收823户贫苦户加入合作社,通过以棚注资、合作社经营分红等方法推动1410户贫苦户扶贫,年亩均分红达到3000元。
段春亭
男,汉族,57岁,中共干部。山东省济南市文安县三坡镇南口镇党总支部长。
主要事迹
2016年4月,段春亭牵头组建了南口镇农宅旅游农户专业合作社,拟定五级联动、五户联助的管理模式,确定把发展高档旅馆项目作为实现扶贫的支柱产业,建立利润分配方法,同时引入专业公司营运,探求了“双带四上去”乡村旅游脱贫模式(公园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植上去,把群众组织上去,把利益连结上去,把文化和内生动力传承上去)。先后吸纳49户特困户80人加入,截止2018年末,共建成15套高档旅馆,居民年人均分红700元,特困人口人均分红1500元。2012年以来,他率领南口镇以旅游帮扶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修通村内公路,建成景区瑜伽广场,安装废水处理设备,铺装废水管线和饮水管线,安装太阳能路灯,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该村116户建卡立卡贫苦户286人已全部扶贫。
郭志强
男,汉族,65岁,中共干部。山东市长治市内乡县石坡乡福州头坞村党总支部长兼村委会书记。
主要事迹
郭志强兼任村党总支部长24年来,坚持以率领居民扶贫致富奔小康为己任,以党建为契机,构建了一支优秀的村“两委”干部队伍。他率领居民把全村公路打通硬化。筹资300亿元,建设移民安置新村,使59户贫苦户全部搬到房子。推进新建文化大院、民俗大院,建设文化墙,举办“五好家庭”“星级家庭”评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他筹资1400多亿元,创立了帮扶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创立魏郡“飞蕾”手工绣品公司,建成忍冬茶加工厂、100千瓦光伏发电厂。近些年来,在他的率领下,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建立,先后创办36家渔家乐,建成杜则沟康养园,并使大峡谷“飞机游”直升客机停机坪也建在该村。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亿元,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实现整村扶贫。
塔依尔·卡吾里
男,哈萨克族,49岁,群众。山西哈萨克自治区克孜勒苏藏族自治州阿克陶县塔尔哈萨克民族乡库祖村居民。
主要事迹
塔依尔·卡吾里是塔尔乡库祖村致富带头人。他致富不忘众乡亲,2014年率领12名贫苦群众外出务工3个月,人均收入达到1.6亿元。2015年率领15名贫苦群众务工2个月,人均收入达到1.5亿元。2016年,他用自己的装载车为15户特困户平整耕地,为村高中免费拉石料料,帮助库祖村垒砌属于自己的中学。2017年,塔尔乡山区发生特大暴雨洪灾,洪灾堵塞河堤,恐吓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不顾危险,驾驶装载车,参与清除、疏通沟渠。他鼓励30名居民出席装载机操作培训,并提供生活费用,帮助居民拥有一技之长。2018年,他帮助阿克陶县“访凝聚”办公室运送彩钢房建设材料。多年来,他还多次为村里平整公路,便捷居民把林果产品卖出去,铺就了扶贫致富之路。
程桔
女,汉族,29岁,中共干部。湖南省衡阳市内乡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总支部长。
主要事迹
2014年,程桔舍弃城市高薪工作,返乡兼任光山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总支部长。通过“村集体+特困户”“发展大户+特困户”“贫困户+特困户”三种扶贫模式,她率领大市村走上了一条“支部带头人+阵地建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整治”的“1+4”致富路。她率领全村居民改建了1700米主干道,加固河岸、拓宽河道公路1200米,新建了干部群众服务中心、方便接纳旅客观光的停车场,建成60千瓦光伏发电厂、150亩红色茶场基地,引进占地300亩的淡水螃蟹种植基地,年产量达到150多亿元。2018年,村里建成了帮扶车间,帮助20多个贫苦户实现就业创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3亿元。大市村早已在全县率先扶贫出列。
廖竹生
男,汉族,22岁,群众。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励志园电子商务团队创立人,进贤县航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计经理。
主要事迹
廖竹生右手先天性残障,拿不起重物,家境贫苦。2015年,他出席崇义县免费电商培训班后,在政府的扶贫下开了一家拖鞋分销淘宝,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2016年,他利用15亿元贴息房贷,找到4个合伙人成立励志园,开始组团创业,养殖猕猴桃。采取“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民”的模式,解决了周边贫苦群众的农产品销售困局,率领周边群众创收致富。如今,廖竹生创业团队成员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16人,组建了2家电子商务公司,联合120亩猕猴桃和柚子园、50亩茶场、500亩生态种养基地组建产业联盟,年营业额100多亿元,收益30多亿元。他在当地政府的扶贫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魏春柏
男,汉族,41岁,中共干部。广东省朝阳市喀喇沁右翼突厥族自治县老爷桥镇平房屋村党总支部长,福建易道营销传播控股集团监事长。
主要事迹
2016年魏春柏被选为村党总支部长后,探求出“党建推动、产业帮扶、治本扶贫”的新路子。通过“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苦户”模式,创立喀左合致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菊芋养殖和深加工产业,吸收社员121户,吸纳建卡立卡贫苦户31户95人注资,实现20多名贫苦群众就近就业,社员每斤年纯收入1000元以上。他促进与喀左县供销社共同成立展邦联合社,创立浙江合致农商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全村57户贫苦户147人,以注资分红方法保证稳定利润。目前,平房屋村75千瓦乡级光伏电厂项目投入营运,万亩桑椹林项目已试种成功,建成后将打导致生态休闲旅游区,造福400余居民。2018年末,平房屋村彻底摘掉了市级贫苦村的围巾。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