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房贷利率上调至3%以上,杭州、广州等地首套房贷利率再度上涨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摘要
不只北京,上海、佛山、苏州、东莞等地也陆续反弹首套贷款利率至3%以上。这除了与建行的净息差承压有关,还反映出房地产的复苏征兆
文|陈洪杰
编辑|袁满
继上海以后,上海贷款利率也发生变动。在11月末-12月初,北京首套贷款利率再次下调,最低涨至3.1%。
要晓得,这是在一个月之内,北京贷款利率第二次下降。在11月中旬,该地的首套贷款利率从2.9%曾下调至3.0%。
也就是说,以300亿元按揭、20年期等额本金还贷方法为例,假如在11月初商贷买车,月息支出为95.72亿元。三轮下调以后,在当下的月息支出为102.92亿元,降低了7.2亿元左右,每月大约多交300元。
另外,上海、佛山、苏州、东莞等地也陆续反弹贷款利率,首套贷款利率重返3%及以上。
“房贷投放的成本和利润须要平衡,这是农行目前比较主流的态度。一些建行此前给与的让利利率,总体上在这种平滑线的极端位置,所以对农行来说,再往下调空间确实不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教授严跃进称。
贷款利率的下调除了与建行的净息差承压有关,还与区域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紧密联系。监管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建行净息差为1.53%,继续下探。
但同时,随着稳房价新政疗效释放,房地产呈现复苏征兆。尤其是自9月末政治局大会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中央和地方层面新政持续颁布,市场景气势明显提高。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钱指数显示,11月上海、成都、乌鲁木齐、东营共4城二手楼市格同比止跌转涨,打破百城连续7个月全跌局面。
上海二度下调贷款利率
有市场消息称,11月30日起,杭州省主要商业建行新领取的首套贷款利率将不高于3.1%。
有当地银行业人士否认,上海首套间利率从3.0%上升至3.1%。“原因在于,上海房产市场渐渐恢复了。”一位全省性股份制建行在北京地区的分行局长对《财经》表示。
这早已是北京贷款利率在短短1个月内经历了两次下调。11月8日,深圳首套贷款利率从2.9%下调至3.0%,二套间贷利率保持一致。
上海贷款利率的变化与当地房地产的交易相关。据北京贝壳研究院检测数据,11月上海十区二手房网签10429套,同比10月(9120套)下降14.4%,环比2023年11月(8801套)提高18.5%;11月网签量创2024年1月以来最高纪录,这也是自2023年3月以来,连续20个月的最高纪录。
10月的数据同样表现不错。当月北京十区二手房网签9120套,创全年最高纪录。同比9月下跌51.2%,环比上年10月提高45.3%。住宅单价29411元/平米,同比9月价钱28091元/平米下降4.7%,环比2023年10月31472元/平米下降6.5%。
贷款利率下降的情况不只出现在上海一地,11月7日上海从2.85%下调至3%。当地建行贷款总监表示,3%有可能是下限,(未来)在此基础上有望继续小幅下降。
“调整的多少取决于自身资产负债的情况。但在净息差承压中,适当的调高贷款利率,可以缓慢建行的压力。”有银行业剖析人士称。
净息差是反映商业建行经营效益的关键指标之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建行净息差为1.53%,仍处于历史高位,并高于监管规定的1.8%的“警戒线”。
从具体机构类型来看,小型商业建行三季度净息差为1.45%,较二季度增长0.01个百分点;城市商业建行三季度净息差较二季度增长0.02个百分点,为1.43%;民营建行三季度净息差较二季度增长0.08个百分点,为4.13%;股份制商业建行和农村商业建行三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63%、1.72%,与二季度持平。
核心城市有望率先回稳
贷款利率的上升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房地产回稳的讯号。
按照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钱指数对全省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的调查数据,2024年11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钱为1427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0.57%,涨幅较10月回升0.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7.29%。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钱为16592元/平方米,本月受优质改善项目入市推动,房子价钱同比结构性下降0.36%,环比下降2.40%。
须要注意的是,上海、成都、乌鲁木齐、东营共4城二手楼市格同比止跌转涨,打破百城连续7个月全跌局面,释放积极讯号。
其中,一线城市价钱回稳显著。二手住宅方面,11月上海同比下降0.21%,结束18个月连跌局面。“9.29政策后,上海二手住宅成交量迅速下滑,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推动住户预期修补,11月二手楼市格出现小幅下降。”分析人士称。
手指研究院表示,11月上海、上海和深圳二手楼市格同比下跌均在0.1%-0.3%之间,连续2个月维持微升态势,楼价下跌较之前显著回升。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保持低位,市场情绪有所修补,部份住户提升挂牌价,推动北京二手楼市同比下降0.12%。
从新政层面上来看,房地产市场持续释放利空讯号。在中央层面,容许运用地方政府专项转债资金收回竞购存量闲置农地,并明晰竞购主体、收购范围、价格标准及程序等内容。
再比如在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新政的公告》称,对个人订购家庭惟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统一按1%的税率缴付税费。将各地区农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增加0.5个百分点。
“自2024年9月末开始,中央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政策与此前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政府首次明晰将‘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作为重要目标。不仅对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利空新政外,增量财政剌激新政也可能带来上行惊喜。”有剖析人士称,展望今年,市场对财政新政逆周期调节的预期一直很高,应继续利空房地产行业。
地方层面则继续在限贷、首付比列等方面做出优化。诸如重庆、北京、深圳、广州四地先后宣布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上海拟出入户政策,7区内购房满1年可申请落户,并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上海、广州、贵阳等则从提升按揭额度、延长还贷时间、支持社保支付首付等方面进行优化等。
“参考止跌回稳的国际经验,海外5国楼市下行周期在5-10年左右,升幅在20%-40%左右;参照此,展望2025年,预计核心城市有望率先回稳,重要指标跌幅回升。”中信建投剖析人士称。
2024年11月末,惠誉表示,最新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组合拳致力提振了短期房地产市场情绪,但该蓝筹股能够常年向好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行业仍受多重结构性弊病困惑,包括存量房库存高企、就业环境惨淡以及买房者住房支付能力相对较低等。与平均贷款按揭利率相比,许多城市的住宅房租利润率一直较低,显示平均售价仍有挤压空间。
惠誉预计,2024年至2040年期间,中国每年新建住房需求总数将达到8亿平方米左右,其中新建商品房供应量约为每年6亿平方米。经济常年发展前景豁达且买房限制持续放宽的高线城市有望胜出。
(作者为《财经》记者)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