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VS老小区:5年居住体验对比,痛点与差别大揭秘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小时候,总梦想着有三天能从“老破小”搬出去,住进那个“云端住宅”里,体会高楼之上的宽广与自由。
可当我长大真正住进高层后,才发觉想像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打脸。以至于我在住了5年后,又再度搬回了老新村。
本期就来说说高层住宅的痛点,以及老新村的居住体验,不得不说居住差距太大了。
一、高层住宅有什么痛点?
说实话,刚住进高层住宅时,也确实满足了我的一些期盼。
例如第一次站在28层窗户前,看着晚霞染红整片天空,那一刻,似乎整个城市都在我的脚下。
而到了晚上以后,当万家灯光照亮,车流如织,整座城市又如同银河倒塌人间,霓虹交错。
可真正住久了才发觉,以前憧憬的高度,终究成了生活的妥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梯:是自由更是牢笼
有了扶梯,表面上看是实现了出游自由;可实际上随着新村入住率越来越高,扶梯反倒弄成了生活的“囚笼”。
就拿我自己来说,因为搬去28层,再加上是两梯四户结构,每次上下楼等扶梯至少都要等5分钟,更别说上上班高峰时间段了。
所以,在高层住久了,我反倒显得不乐意出门了,甚至快件到了,我就会攒很多个就会统一取回家。
2、水压:高层才有的恐惧
曾经,搬去“老破小”时,我压根就没有关心过水压问题。
直至搬到高层,我才感受到用水时水龙头忽大忽小,洗脸时莲蓬头忽冷忽热是一种如何的苦闷。
后来经过了解,我才晓得高层6层以上就是二次供热了。虽然水压不稳只是小几率风波,但一旦碰到就很让人恐惧。
3、噪音:高层并不静音
曾经,我以为楼层越高噪声就越小,假期睡午觉时,再也听不到墙角大叔奶奶说话的声音了。
可住进来才晓得,高层并不静音,而且还发觉周边越狭小,室内的噪声就越容易穿透到家里。
所以,当年为了采光和视野选择的新村边角房,反倒成了“噪音放大器”。其实,这也和家里阳台隔声疗效差有关。
4、安全:最大的居住隐患
说实话,我曾经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高层起火”问题,总认为这些情况距离自己十分遥远。
可近三年看多了“高层起火”新闻,却也真的形成了一种担心。尤其是查了相关资料后,发觉仅2024年1月~8月就发生了3.6万起“高层建筑起火车祸”。
所以,就居住安全性来看,火警无疑是高层住宅最大的隐患。虽然大多城市的消防云梯只到达到17层高度左右。一旦发生了起火情况,基本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二、老新村的居住舒适性如何样?
说起老新村,好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又破又旧,而且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可实际上,老新村并不等于“老破小”。
就拿我如今住的房屋来说,因为新村进行过“旧改”,除了环境和外形看上去非常整洁,新村规划也合理多了。
除此之外,相较于高层住宅,老新村本身的优势也非常显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摊少价钱低
因为老新村是步梯房,没有扶梯间,没有设备间,也没有管线井和消防平台等公共设施,所以公摊面积比高层住宅少多了。
简单来说,买一套100平米的住宅,领到手后的实用面积真的接近100平米,不像高层只有80平米左右。
除此之外,老新村的楼价本身就比高层低好多,所以并不会给普通家庭导致很大的经济压力。
2、真正的出游自由
说实话,没有扶梯上下楼确实不舒适,但又没人让你选购5层和6层的住宅,像我就选择了一套坐落中间的3层住宅。
所以,当我搬回老新村后,第一个体会就是彻底甩掉了对扶梯的依赖。哪怕提注重物上楼,也不会倍感费力。
3、满满的居住安全感
因为楼层比较低,上下楼比较便捷,不管是扶梯车祸还是起火车祸,都觉得与自己无关了,满满的居住安全感。
据悉,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亲情,也让我感遭到了久违的亲切与安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祝福。
4、采光完全可以接受
采光差,确实是低楼层的弊病。不过二手房最大的优势,就是你可以实地感遭到房子的采光和通风环境。
所以,你完全可以选择一套新村容积率低和前后无遮挡的住宅。例如我选择的这套住宅,虽然有一个屋子采光比较差,整体也可以接受。
5、不一样的窗外景色
低楼层似乎不能一览城市的概貌,但却有着更紧贴生活的湿度。四季交替的景色,时常走过的兔子,以及邻里之间的闲聊,既有了别样的趣味,又让人感到亲切。
写在最后:
虽然总结出来就是低楼层愈发紧贴生活,且老新村比高层住宅更有性价比。其实,在选择时也别忘了结合多方面考虑。例如地理位置、物业管理、房屋结构质量,以及是否有车位等等。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