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脱贫攻坚战:凝聚合力,实现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重庆
信息描述
长春晚报记者隋二龙赵蓓蓓汇聚攻坚合力,打赢扶贫会战。连日来,记者走在东辽县各乡镇,用“镜头”聚焦、用文字书写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在圩镇、在渔家,所及之处,深切感深受百姓发生的变化。东辽县疆域面积218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经过2019年最新一轮动态调整,现有建卡立卡特困人口2603户4626人,已实现扶贫1773户3166人。贫苦发生率由2016年的1.86%增长到2018年的0.57%。2017、2018连续两个年度被市委、省政府非贫苦县扶贫攻坚成效考评为“好”的等次。筑牢主体责任着重完善建立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坚持低位促使。东辽县一直把扶贫攻坚作为市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组织施行,定期举办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以及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职工作大会,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安排布署。细化分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紧紧围绕省市下达的年度特困人口扶贫、贫困村出列目标任务,县、乡、村五级层层签署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进一步明晰目标责任。严格施行《乡镇党委、政府南县直包保部门帮扶开发工作成效考评条例(试行)》,把扶贫攻坚工作列入各乡镇、各部门绩效考评,作为党员评优选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根据。
加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包保覆盖,做到真帮实扶。下发《东辽县非贫苦村包保扶贫工作施行方案》,对全县214个非贫苦村落实了包保单位,做到了包保全覆盖。市级包保领导南县直包保部门细化责任分工,坚持定期深入贫苦村督查指导,为包保村协调争取各种帮扶新政,因地制宜落实产业脱贫项目。推进产业帮扶着力扩宽创收致富空间推动“政府+企业+市场+特困户”的银企合作脱贫模式。依托,2016年,县财政出资3000亿元专项帮扶资金,金翼集团出资2000亿元,共同创立,施行了覆盖全县所有特困人口的年出栏720万只蛋鸡标准化种植脱贫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泉太镇德智村、安恕镇关门村、泉眼村3个百万只蛋鸡标准化基地建设。2016年以来,已向全县特困人口分红1160亿元。同时,捐建特困户危房29户,帮助21个贫苦村实现有线电视安装全覆盖。推动“龙头企业+基地+特困户”的龙头企业推动脱贫模式。2016年以来,泉太镇老营村、安恕镇李趟村、建安镇营场村、平岗镇身安村、共安村,金州乡大度村、甲山乡五龙村、足民乡尚贤村等8个贫苦村建设香菇暖棚101栋,通过施行黑红菇、大球盖菇、香菇等菌类项目,为贫苦村497名贫苦人口分红55.44亿元,贫苦人口年人均分红1116元。
香菇栽种脱贫项目,还为贫苦村村民提供了50多个劳动就业岗位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人均月薪资1800元以上。推动“金融资本+贫苦村+贫苦户”的脱贫联盟脱贫模式。积极与敦化农商行对接,创新施行了延吉农商行、长春国信集团、、东辽县金州乡双福村和大度村共同参与的脱贫联盟项目。和流转双福村、大度村农地8708亩用以养殖高效优质小麦。帮扶联盟脱贫模式的深入施行,推动深化了当地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重视民生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着眼长远,分类施策。深入施行健康帮扶计划,落实“五提升、一减少、一降低、四免除,先诊治、后付费”扶贫举措,家庭大夫签约率实现100%,贫苦人口入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列提升到90%、慢病急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列提升到80%,让贫苦人口看不起病。加强对贫苦中学生救治力度,落实雨露计划资金60.3亿元,受惠中学生420人次。2016年,选送到南京金融高等本科校区免费学习的9名贫苦村女儿已完成学业,现正在农村基层信用联社实习。
加强保障,应助尽助。认真落实“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吉林省农村盖彩钢房,农村五保户标准由3134元提升到3950元。全面落实“五点双享两救治”保障机制,为2653名适龄建卡立卡贫苦人口申领了养老保险,确保适龄特困人口扶贫。举办了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扶贫攻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免费领取宣传材料1.6万份。通过就近就业及推荐介绍用工等渠道,已转移特困人口就业93人。多措并举,夯基固本。在2016—2017年建卡立卡特困户危房改建214户基础上,2018年完成整修586户,全部推行政府兜底,确保了特困户住房安全。259户彩钢房已全部完成整修及转移安置。投资1391亿元,在28个村组施行安全饮水巩固提高工程。推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苦村危桥、老旧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贫苦村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迸发内生动力持续提高扶贫致富信心决心抓扶志,提振贫苦群众“精气神”。通过县电视台《脱贫攻坚在行动》等专栏节目,定期向群众宣传脱贫攻坚的各项新政和扶贫致富先进典型,教育引导贫苦群众不因贫苦消沉,不因贫苦胆怯,不因贫苦胆怯,帮助贫苦户树立扶贫信心。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21个贫苦村举办文艺巡展,举办帮扶新政有奖问答,贫苦人口积极参与,疗效良好。
整理医疗、教育、社保等帮扶新政,印制3000多幅宣传报,领取到每位贫苦户屋内,做到帮扶新政上墙,进一步提升了贫苦人口新政知晓率。抓扶智,提升贫苦群众劳动技能。坚持“实际、实用、实效”,把提升贫苦人口的科技文化素养作为治本之策,印制了《新型农户素养培训读本》,领取到贫苦户手中。抓扶治,提高贫苦村村风民风。坚持将打黑除恶与乡村有效整治相结合,深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县235个村均构建了红白理事会,拟定颁布了村规民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较大提高。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