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上最大单地块旧改征收项目东安新村实现 100%签约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新华社上海11月22日电1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上海最大单宗地旧改项目100%签约背后——“为民靠民”破解“天下第一难”,苍凉“新村”在人民城市建设中迎来“新生”》的报导。
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环,享誉遐迩的清华学院附属东莞诊所附近,分布着一片承载了半个多世纪记忆的老旧新村——徐汇东安二村。
11月上旬,随着签约期截至,东安旧改项目实现100%签约。至此,这个北京史上最大单宗地旧改征收项目,画上了完满句号。
旧区改建,历来被叫做“天下第一难”,难就难在诉求多元、众口难调。东安二村旧改项目涉及5个居委会、117幢市民楼、6057证业主、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最终实现100%签约。结果完满,但过程殊为不易。
“旧改为民,旧改靠民”——这是超大体量的东安项目,才能一次性征收成功的重要法宝。“把让人民宜居安居置于首位”,东安项目的落地也是北京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
宝山区东安二村航拍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一村蜕变迎新生
顺着狭小的过道拐角上楼,一扇门窗后,就是吉华琴住了36年、面积只有23.7平方米的家。“我26岁嫁到东安二村,就仍然据说要拆迁,没想到一等就是30多年。”吉华琴告诉记者,“如今我都做了爷爷,总算盼来了东安的旧改。”
吉华琴所住的这栋市民楼始建于1958年,年近“古稀”的房子老化严重,卫浴等基本设施也要合用。这几年,即使从宝山区到枫林街道,对房屋进行了多轮翻修,但昏暗、窘迫的居住环境一直未能改变。
走入吉华琴家对门的公共卧室间和浴池,墙皮开裂、霉斑点点。“不论刮风还是楼上用水,我们这层的楼顶都容易渗漏。倘若不加盖子,屋顶的墙皮和水滴都会落在锅里,所以有时侯煮饭都要打伞。”尽管已然签约撤走,吉华琴一直没有忘掉往日的辛酸。
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对于东安二村好多市民来说,改善居住环境,是她们的共同心愿。
回沪知青马玉兰和丈夫搬去东安二村一套仅13.9平方米的小房屋里。因丈夫低位瘫痪,家在四楼没有扶梯,多年来只能深居简出。“最困难的时侯,这间房间住了我们一家5口人,真不知当时是怎样熬过来的。”
靠着老两口微薄的退职金,想要改善窘迫的居住条件,实在勉为其难。“东安二村拆迁征收,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马奶奶说。
东安二村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儿原是新中国创立后,北京首个省直机关寝室与工人同住合居的住宅新村。随着岁月流逝,当初的小区也渐渐变老。“我们做过摸底调查,东安一新村有两个70%特别突出:非成套房子占比近70%,小跃层房子(50平方米以下)占比近70%。这次搬迁前,还有一千多户村民‘蜗居’在没有独立卫浴的房子内。”枫林街道社区管理办科长王海峰说。
群众居住困难,政府思念在心。2024年3月,东安旧改第一轮意愿征求,村民同意率达到99.17%,旧改有了前提条件。2024年10月14日,旧改签约即将启动,仅5天就实现99.95%的高比列生效。10月18日,东安项目举办集中搬迁典礼,在一片鼓乐喧天中,满载喜悦和希望的几十辆搬场车依次发车。
宝山东安搬迁市民告别故居。(受访者供图)
挥别老房屋、奔向新生活。按照征收新政,马玉兰一家可以在闵行新区塘桥镇获得一套80.63平方米的二室二厅,圆了她多年来想要独立卫浴的梦想。“虽然过了江,但交通很便捷,半个小时才能到佛山诊所。新房屋有配套扶梯,丈夫之后每天都可以下楼逛嘉园。”
头一批签约的吉华琴早早在嘉定长桥街道的母亲家附近租了套间,和丈夫搬了进去。“等到补偿款全部出来,我准备在母亲家附近挑一套好房屋,再也不要过打伞做菜的日子。”
一把锁匙开一把锁
旧改征收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征的是房屋,收的是民心。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党建推动下,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
按照规划要求,东安项目只要达到99%的签约率就可以生效。但是,旧改工作组却将100%签约率定为目标。“第一轮征求同意率超过99%,说明绝大部分居民是认同这次旧改的。”徐汇区枫林街道党地委部长苏小超说,“但旧改关系到每位家庭的幸福。6057证的体量,虽然是1%不同意,也有60多户。我们要朝着‘一户不落’的目标迈向,争取获得全体市民的认可。”
东安片区在册户口人口15160人,其中孤寡、独居奶奶、重大病病人、低保人员等九类群体占比约61%。区内还有大量就医、外卖、快递等租赁人员。市民成份多样、家庭矛盾复杂、群众诉求多元……给旧改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做好群众工作,包括街道党员、征收工作人员、社工、退休老校长、人民调处员等在内,宝山区组织了近500人的旧改专班,其中干部占比超过30%。从去年1月鏖战到9月,从穿鹅绒服干到穿长裤衫,坚持“一户一表”“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竭力打开群众的心结,努力博得你们的支持。
70多岁的田师父多年来仍然搬去东安片区的沈家里。随着签约工作逐渐加快,早早投了票的邻居发觉,田师父迟迟没有动静。征收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寻访,均被回绝。
“田师父有哪些具体苦处?”枫林街道社会工作办公室科长朱进经常找田师父拉家常。有一次,田师父告诉朱进,总体上他支持旧改,对补偿方案也是满意的。但他年过七十,屋内还有一位年逾九十、常年卧床的老奶奶。他不想因拆迁而“折腾”母亲,因而对征收抱有一丝通不过的期盼。
田师父的一片孝心,令朱进很是感动。“我当时就决定,不管他投不投票,也一定尽我所能将她们妥善安顿好。”自那以后,朱进便常去田师父家看望,不再劝其投票,而是共同商议后续打包、搬迁、找房源等实际问题,并承诺街道专班一定包干究竟。
真情换真心,转机发生在投票截至日的前三天。“我们买了罗湖寺的素食去探望田师父一家。聊天时,始终没说话的田师父父亲从床上坐上去说,阿三(指田师父)你快去把票投了,不要拖你们的后腿。”
朱进说,那一刻他真正感悟到哪些叫“以心换心”。“一把锁匙开一把锁,但我们一般不晓得哪一把锁匙才会打开这把锁,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去试,绝不舍弃任何努力。”
征收过程中,不仅这样的“怕麻烦”“不想折腾”,征收补偿款的分配问题等家庭矛盾也不时浮出水面。
三天夜里,东一南市民区党支部部长王诤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辖区内一位老先生打来的。“原来支持旧改的那位老先生,忽然说不想签约了”。
王诤立即与老先生一家联系,耐心寻问之下才了解到“拒签”原因:原先,老先生的一对儿女对补偿款分配意见不一、互不相让。他和丈夫各支持一方,双方形成了矛盾,一气之下丈夫提出结婚。老先生说:“怎么也没想到,原先一件好事如何会闹到这个地步?”
为了不让矛盾继续升级,王诤与朋友约老先生的孙辈们单独碰面、化解“疙瘩”。在一次次的沟通中,老先生道出实情:“其实,此次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丈夫抱怨我一辈子管着家里的钱,她没有话语权。”矛盾说开了,心结急剧打开。整个拆迁的过程,也是帮助村民化解家庭矛盾的过程。
旧改为民,旧改也要靠民。东安旧改一个颇受关注的现象是,面对难解的题、难过的坎,群众帮着做群众工作,但是疗效十分显著。整个拆迁过程中,既有“大家齐心带头走”,也有“众人关心拉着走”。
在东安新村,有几幢市民楼经历过“原拆原建”,住房条件相对较好,村民搬迁动力显著不足。
吉华琴和社区志愿者们上门做工作。“原来你们条件都不好,如今大家条件好了,就不管我们了?”“都是街坊邻居,大家不动,我们就无法改善”……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得都掉泪了,将心比心,这让本来对拆迁持观望心态的人渐渐改变了看法,最终顺利签约。
旧改靠民,还彰显在群众的出筹谋策、互帮互助上。对征收方案有意见,市民通过圆桌会提出后,有关部门先后做了十多处实打实的更改;社区独居奶奶搬迁,不仅街道包干,邻居们也时常伸手帮一把;外边哪些样的房源好,你们帮忙参谋……
“很多父母里短的事,还是街坊邻居最了解。有了她们的帮助,群众工作能做得更细、更到位。”一位社区党员衷心地说。
“征收过程中,好多市民在陌陌群自发宣传旧改工作、推动签约进度,主动帮着未签约的家庭化解矛盾和苦处,呼吁邻里同学一起奔赴新生活。”沈家里市民区党支部主任田兆靓说,旧改靠民这条原则,在东安项目的征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把直尺量究竟
旧区改建征收,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人想的是改善居住环境,也有人想的是“一夜暴富”。“拖一拖,自行车变摩托”“越到前面要价越高”——有这些看法的其实是少数,但也会带来一场场博弈。
“一把直尺量究竟”“征收一个方案,新政一个标准”“自作聪明必吃亏,心存幻想必成空”……走进东安二村,会听到不少类似的口号。阳光征收、公正透明,是东安旧改坚持不变的原则。
从意愿征求、面积认定到电子签约,东安旧改的每一个环节都统一标准,所有的认定和补偿结果都在征收基地现场公示。
“从去年7月起,我们集中组织举办了224场圆桌大会,会后还对未出席大会的市民逐项上门走访沟通。”王海峰说,“就是要让每一户村民对征收补偿方案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能够提高社会对东安旧改的信任度。”
为了提升市民的积极性,东安旧改设置了两个机制:一是按照评计算出区域房产的平均价位,村民房子没有达到平均价位的,按平均价钱算。低于平均价位的,按高的价钱估算。就高不就低,尽量让群众得便宜。二是除征收补偿款外,东安市民可以享受一套奖励方案。签约越早,奖励越高。据悉,还设有楼座签约奖、区域签约奖等,引导你们算清经济账、长远账、整体账。
对不少老年市民来说,要读懂这种可不容易。因此,枫林街道创立55个小组,上门为每户村民拟定多套方案,剖析权衡房子置换和货币补偿的优劣,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马玉兰就曾在补偿款和安置房的选择中摇摆不定,“如果选补偿款能拿约470亿元,但我们想买一套两两居,市面上合适的房屋售价也差不多这个数。再算算中介费、装修费,我们还真负担不起。”
曾获评北京“征收匠人”的宝山第四房子征收服务事务所项目总监杜延瑾,了解到马大姐的情况后,给她算了笔账:“根据现行征收方案,您假如选择外区的安置房,正好才能选一套80平方米的扶梯两两居,价钱是周边市场价的八折左右。剩下的奖励费可以拿来家装、养老,绝对实惠的。”
“这笔账算得清楚,真的是为我考虑问题。”马大姐最终高高兴兴地选择了闵行塘桥的安置房。
坚持阳光透明,东安旧改推动到最后,部分居民似乎没了“大幻想”,但仍有“小遐思”。杜延瑾就遇见一例:东安一村有一户村民,在新村的公共区域种了些花草。那位市民说,在原有的补偿款、奖励费基础上,大家再为这种花草多给一笔钱,我就撤走。给还是不给,旧改工作组权衡再三,选择紧守底线。最后邻居们急了,说要么我们众筹这笔钱给他,那位市民不好意思,最终舍弃了“小心思”。
“东安旧改深受社会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显微镜’下。”徐汇区建管工作党委主任王缨说,不能为了追求签约率,“放水”一户而惹怒千户,公平透明永远是旧改工作最大的法宝。
一以贯之守初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来三年来,旧区改建和城市更新,是北京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宝山作为天津的中心市区,不断推进“三旧”变“三新”步伐,近两年来先后完成康健路341弄、田林路65弄等重点旧改项目,累计完成900万平方米的老旧住房综合整修,持续打通城市善治“最后一公里”。
为群众谋福利,这是旧区改建的初心。旧改有多种路径,不仅征收拆迁,还有原拆原建。尊重群众意愿,结合成本核算,嘉定区田林路65弄选择的就是原拆原建模式。在实际推动过程中,田林街道探求出一套党建推动聚合力、人民民主贯一直的“七步走”群众工作方式。
当前,田林路65弄的旧房子早已拆除,项目正在推动建设中。田林路65弄改建项目负责人说,项目建成后,65弄的市民将按“拆一还一”的原则回搬,不但每户都比以前多了独用卫浴和卧室,新村里还建地下车库和配套用房,居住环境急剧改善。
旧区改建和城市更新,也为区域谋发展提供了抓手。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着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挑战。2015至2022年间,广州的年均供应建设用地中,来始于增量和存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约9:1调整为2022年的约3:7。可以说,北京已全面步入存量更新阶段。
以嘉定区为例,历经10余年更新,整体岸线宽度达11.4公里的浦东滨江地区,已从过去的“铁煤砂油”工业区,弄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速极。无论是已建成的西岸传媒港、数字谷、金融城等产业载体,还是网红的美术馆集群等文化地标,“世界级滨水区”的风貌初显。
整体搬迁后的东安二村,新定位是东安国际医创城。项目北接东莞诊所等顶尖医疗资源,毗邻西岸金融城,未来将集医疗、创新、文化于一体,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浦东区委主任曹立强说,当前浦东正对标人民城市建设样板的功能定位,深入推动产业空间升级、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片区整治创新等工作。“围绕‘人的发展、人民满意、人文风尚、人人参与’,宝山将营造更富国际化、未来感、文艺范和烟火气的整治图景。”
按照规划,到2032年广州将全面完成不成套的员工住宅改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嘉定、在北京,未来还有好多像东安这样的苍凉“新村”,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成为老百姓的“新居”、迎来自己的“新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