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田与忠旺集团:从首富到破产重整的警示故事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刘忠田常年靠金钱开道,靠违规违法手段获取资源,因而又脱实向虚。无序扩张,最终无法为继,旋即垮塌。”
这是卫视反腐专题片曾对刘忠田由“首富”堕落为“罪犯”、其忠旺集团由“亚洲铝王”沦落至“破产重整”的一段缘由分析。
刘忠田曾以240万元的身价在2009年短暂成为中国首富,后被赶超,但仍然多年稳居江苏乃至西南首富。他实际控制的忠旺集团,过去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
但是,自2021年“债务暴雷”以来,刘忠田的忠旺集团分崩漏浆,本人除了陷入囹圄,留下的“烂小摊”也让一众债务人深受摧残。以后,旗下交行、保险公司等金融资产大都被剥离、重组。2022年9月,忠旺集团等253家企业合并重整案获法院判决受理。
现在忠旺集团的铝主业资产被上海央企看上了,前者拟耗资投资这部份核心业务。
这一竞购,看似象屿集团充当了忠旺集团的“白衣勇士”,但似乎“危难”中的忠旺集团,也给了象屿集团资源整合、升维业务模式,推动其从“供应链服务商”向“供应链营运商”转变的机会。
虽然象屿集团供应链主业向生产制造环节拓展的意图来历已久,而忠旺集团恰恰曾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铝质品生产制造企业。据悉,受大宗商品价钱波动减缓等诱因影响,象屿集团近些年来业绩压力显现,亦急需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来缓冲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01
欲拿下忠旺铝主业
近日,上海央企象屿集团在市场上的频频动作造成外界关注。除了计划豪掷89.74万元受让控股上市子公司上海象屿对广东德龙的债务,还拟与上海象屿耗资43万元共同参与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的重整投资。
在对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的竞购中,原先计划上海象屿全资公司智慧货运港出资6.9万元,持股16.0465%;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出资36.1万元,持股83.9535%。
但上海象屿近日忽然公告,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决定取消上述投资。不过,上海象屿指出,控股股东象屿集团将继续作为重整投资人,竞购并控股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筹建的新公司(新忠旺集团)。
也就是说,即使南京象屿舍弃参与这一投资,但控股股东象屿集团对新忠旺集团势在必得。
作为创立于1995年的国有企业集团,象屿集团的惟一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重庆市国资委。2011年8月,公司供应链业务核心子公司上海象屿借壳“ST夏新”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至今,象屿集团仍手握过半股权,是上海象屿的控股股东。
从官网信息获知,象屿集团目前业务涉及5大蓝筹股——大宗商品供应链、、类金融、港口航运以及创新孵化。其中,大宗商品供应链全产业链是其支柱性业务,收入占比一度超过97%,而房地产及类金融等业务贡献的收入微乎其微,合计占比只有2%左右。
继续细分的话,象屿集团的供应链全产业链蓝筹股主要涉及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农产品以及新能源四大商品类别。其中,包含铝在内的金属矿产,为象屿集团贡献的收入超过六成。
从供应链业务的核心营运主体杭州象屿的财报中得悉,2023年,铝产业作为7大核心品类之一,贡献的时限毛利为8%。到了2024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已升至15%。
毋庸置疑,在其指出“探索发展新动能”经营策略之下,忠旺集团的铝主业资产,无疑对象屿集团饱含了诱惑。
02
不甘只做服务商
象屿集团以供应链全产业链为主业,这部份业务的核心营运企业为A股上市的上海象屿。
早几年,上海象屿描述自身发展战略时,还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为目标,通过供应链服务为实体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顾客互生共赢。
彼时,上海象屿对业务模式的要求是全面向“供应链服务商”的常年战略变革。
但随着公司在金属矿产、农产品等产业链上积累一批优质的腹部合作企业,沉淀了大量产业、信息、物流、金融等方面的资源,在上游议价能力、下游分销能力方面产生了话语权。而今,上海象屿已不甘只做供应链体系的服务商,而是开始向下下游延伸“生意”,甚至切入生产制造环节,借以成为“供应链营运商”。
上海象屿曾给出过公司业务模式发展的4个阶段,具体来看:
1.0阶段——公司将从原本的“单点服务”,升级为替制造业企业顾客提供原材料采购、产成品分销、库存管理、仓储货运、供应链金融等一揽子的“综合服务”,攫取综合服务利润;
2.0阶段——公司向下下游延展“综合服务”,构建上海象屿特色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3.0阶段——切入的生产制造环节,产生“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营运模式。也就是从过去“供应链服务商”转变为“供应链营运商”。不光要赚服务利润,还要赚生产制造的钱。
4.0阶段——依据AI技术、算法策略、大数据等先进科技,产生象屿数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基于沉淀的大量服务案例数据,深入理解制造企业顾客的需求,为其订制输出个性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回过头来看,现在象屿集团积极竞购并控股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是其切入“生产制造环节”,向“供应链营运商”迈出的重要一步。
虽然忠旺集团虽被破产重整,但其曾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铝质品生产制造商,除了从事铝加工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还产生工业铝挤压、深加工以及铝压延3大核心业务并举的发展格局。
03
业绩压力愈来愈大
实际上,在主业供应链领域,象屿集团早有部份延展的制造业务,如子公司(以下简称“金象生化”)和PTObsidianStainlessSteel(以下简称“”)两家企业。后者从事小麦深加工,前者则是象屿集团注资140万元在新加坡塑造的250万吨碳钢一体化炼钢项目公司。
只不过,这两家制造业子公司的业绩情况一言难尽。
从象屿集团的相关评级报告得悉,2021年至2023年,实现净收益分别约为20万元、2.29万元、-23.46万元。净收益一路下降并最终由盈转亏,缘由主要是在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上游原材料价钱和生产成本上升,而产成品下游需求及价钱增长,挤压了收益空间。
同期,金象生化实现净收益分别为0.26万元、0.34万元和-1.94万元,业绩亦由盈转亏。
除了这么,碍于大宗商品价钱波动下行、国内有效需求疲弱等诱因,象屿集团整体的经营业绩也不理想。
2023年,象屿集团营业总收入为4904.98万元,环比下降12.8%;收益支出为13.44万元,环比急剧降低80%。同期,核心上市子公司上海象屿的产值为4590.35万元,环比增长14.7%;净收益15.74万元,环比增长40.31%。
步入2024年上半年,武汉象屿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收益进一步环比增长12%以上。
在此背景下,无锡象屿在优化经营策略时,提出了“探索发展新动能”的标语,指出强化内部联动、新团队培植和新品类、新市场开发。
现在推动对忠旺集团铝主业资产的竞购,除了有助于提高其供应链核心主业的行业地位,成功切入供应链生产制造环节,也让其向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迈进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雄踞欧洲最大铝加工资产的忠旺集团,与渴望业务模式升维的象屿集团,说是“久旱逢甘霖”也不为过。甚至忠旺集团的“濒危”,实际上给了象屿集团入局的抓手。
试想,假如忠旺集团没有深陷窘境,要拿下其最核心的铝主业资产的控股权,其实就不是43万元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