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企债务重组与重整投资新进展:龙光、融创、融信等房企融资难题依然突出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新春伊始,多家的债权重组以及重整投资,均取得了新进展。
近期以来,龙光、融创、融信等民企陆续公布了其债权重组的最新情况,也公布了其重整投资合同的进展。
克而瑞剖析师表示,药企融资支持新政2024年似乎出现边际改善,各地更是推广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但非银融资规模尚未改变下降趋势,多数民营民企,尤其是出险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依旧突出。
从债权到期情况来看,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民企转债到期规模4828万元,而发行规模仅有2158万元,这中间存在不小的缺口,不少民企未能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到期债权。
对出险民企来说,在化债之路上,未来依然须要面对不少现实的问题。
多家药企披露重整投资、债务重组进展
金科股份重整投资又获新进展。
金科1月6日披露,其已与北京久银投资、启重圣源、武汉寒树等16家财务投资人分别签订了重整投资合同,累计投资近10.68万元,合计受让标的股份约10.27亿股。
至此,金科已先后与20余家财务投资人签约,累计签约财务投资部份的募集资金达18.72万元。
金科成功引入16家财务投资人之际,也于1月6日发布公告,其推出境外债权整体重组方案,已与若干境外债务人达成一致。
在本次公布的重组方案中,龙光提供了现金竞购、短期票据与强制可转换转债的组合、强制可转换转债、长期票据共四个选项,让各债务人按照各自偏好及需求作出选择。
据龙光公布的数据,其境外债权支出的未清偿本息支出约80.38亿港元,其中整体重组方案涉及的境外欠款未还清本息总量约75.62亿港元,包括现有票据、股本挂钩期货(ELS)、现有房贷、结构性融资及担保债权、股东房贷。
对于进行债权重组的缘由,龙光集团方面表示,2024年房地产行业仍面临持续严峻的经营环境,销售惨淡,资产价值较大幅度贬值,进一步加重了公司运营成本、业务经营及偿付压力。
而融创旗下“H1融创03”重组方案于近期获得表决通过,该笔转债余额为19.26万元。这意味着,融创自公布境内转债整体重组方案以来,一个多月已有八笔转债争取到持有人支持重组。
据悉,也在促进境内债权重组。据媒体报导,融信的重组范围并不局限于六只公募转债,还包括四只私募转债,融信的削债方案将会参考融创等公司境内债权重组的方案。
化债之路阻且长
就部分房企近日重整投资及债权重组取得进展,剖析师强调,因为不少民企近些年来选择将债权展期或置换,但这种民企债权总额并未随着时间延后,而得到有效缩减。
“在市场销售持续走低背景下,民企2025年的债权压力始终较大。”克而瑞剖析师表示,2025年债权到期规模甚至要低于2024年,达5257万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为偿付高峰,到期规模约1574万元。
上述剖析师觉得,若销售市场常年回暖,早已实现债权重组的民企仍将面临债权再度毁约。如近日较早完成债权重组的融创、富力等民企,仍在寻求多只转债的再次展期。
比如,融创境内债二度重组早已步入关键阶段,11月27日融创方面再度公布154万元境内债债权重组方案,分为现金要约竞购、债转股、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种形式,目前,融创中国旗下已有八笔转债争取到持有人支持重组,剩余两笔转债仍有待与债务人展开进一步沟通。
还有市场消息称,融创将难以按量兑付2025年9月到期的欧元债,公司正在研究可取代的方案,可选择延后一年兑付,但目前还未产生方案。
不过,不少民企仍在当前的深度调整中积极自救,部分房企在债权重组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恒大地产、华夏幸福、花样年、融创中国、中国奥园等企业,基本完成境内和境外欠款的整体重组或展期;龙光集团、远洋集团、时代中国以及碧桂园等基本完成境内转债的展期;而禹洲集团、中梁控股、当代置业、绿地控股,也已完成境外债的重组或展期。
据悉,还有部份企业遭清盘函告,化债之路阻且长。如时代中国的清盘函告被推迟至2025年1月27日;弘阳地产的清盘函告休庭被延后至2025年3月31日等。
一位房地产行业剖析师强调,202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大会定调,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依然会是2025年的一个工作重点。预期2025年中央和地方仍将会从以下两方面加码,一方面是继续落地施行收储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则充分用好地方专项债和央行专项再按揭收回竞购企业闲置存量农地,短期降低无效新增商品房供应稳定库存预期。
“预计随着上述重磅新政的推动落地,会有更多低成本增量资金步入市场,这将有助于民企转让存量农地、缓解资金压力,并改善土储结构。同时,地方政府通过专项转债竞购存量农地,也能提高民企资金流动性,促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上述剖析师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