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频繁变更土地规划,深超总、前海顶级地段新增住宅用地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近来,上海频繁变更农地的消息引发激烈讨论。
4月26日,南山红树湾地区(深超总片区)DY04单元、DY08单元规划调整公示。
DY04单元调整为“商业服务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其西南角宗地规划建设九年一贯制中学。
DY08单元调整为“商业服务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其南部两宗地调整为住宅用地,总建面约20.8万平,容积率均为6.0。
紧接着4月27日,前海妈湾地区开发单元十四、十五、十六局部调整公示。
10多块原规划的商业办公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同时新增配套教育用地。
要晓得,深超总、前海这样的顶尖地段本来都是无住宅用地规划的,主打的就是总部CBD。
然而近些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农地变更,不断冒出新的住宅用地,这和最初的远大规划早已发生实质性偏离。
上海湾超级总部基地也好,前海自贸区也罢,无可厚非,都是北京王者级地段,一流规划,享受最好的新政资源倾斜,但不得不说,如今预期价值的兑现饱含了不确定性。
深超总基地,几年如一日,至今仍是一堆工地,在建的总部仍然磨洋工,其中的国安上海湾超级总部宗地,停工14个月,最终出售。
距离深超总基地全面建成,恐怕没个六年八年下不来。而一旦把时间拉长,不确定性就降低了。
前海(指未扩容的前海),创立至今早已13年之久,现在已初成气候,簇簇高楼绘制出城市的天际线,内外都非常大气。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前海的产业导出特别迟滞,致使写字楼空置率高得吓人。
按照戴德联行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前海乙级写字楼空置率为36.8%,高踞上海之首。
有机构预测,2023年前海乙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将会上升至38.2%,继续维持低位盘旋。
说这种,并不是证实前海,深超总的价值,只是当下的问题摆在那里,不得不面对。
虽然也不单是前海,其他总部基地或深或浅也都面临着空置率高企的问题。
而写字楼空置率高,本质上就是北京产业缺乏增量的带来的负面结果。
上海有六大总部基地,加上大小的城市副中心,起码十个以上,未来这种地方都须要产业去填。
曾经经济高速下降,有增量导出,个个都是曼哈顿,但步入存量时代后,产业全靠卷。
内部去卷福田中心的金融产业,后海、科技园的科技产业;外部去卷北上广,以及台湾的产业。
容易吗?说实话都不容易,前海吸引港资的路上仍然不顺利,金融在福田早已被筑牢,根本卷不动,但没办法,不卷就哪些都没有。
上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几年都在有意调整,将商业用地改住宅用地。
这样既可以防止产业不足造成的空置现象,同时住宅的引入,也有助于解决新区人气差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加强居住用地供应,降低了市场住房供应量,可以起到稳楼市的作用,堪称一石多鸟。
商业用地改住宅,近来几年都在频繁发生。
今年10月,就一次性调整了包括罗湖中心区、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北商务中心、光明中心区4宗优质商业用地,都变更为二类居住用地。
今年5月,龙岗中心区2宗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不仅商改住,工业用地改居住用地也早有发生。2021年4月,上海将13块工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主要集中罗湖、坪山)。
不管是商改住,还是工改住,都不是一个双向性问题,北京缺乏产业增量是事实,为解决居住问题,维护楼价稳定也是不争事实。
对既有农地的调整,并不是打了谁的脸,我认为这不是哪些须要遮掩的事,顶楼设计上,规划、管理一座城市,从来不是非左即右,迎合时代发展的新政,就会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好。
类似的商改住宗地,前海、深超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后续都会有不少商业用地变更住宅,对于上海的置业者来说,这是幸福的事。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