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全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成交量增长态势明显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在存量增量新政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发布数据显示,从环比数据看,10月份全省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下降0.9%,自今年6月份连续15个月回升后首次实现增速;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下降8.9%,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从同比数据看,10月份全省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下降6.7%,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下降4.5%。
数据显示,10月份全省商品房成交量的下降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值得关注的是,部份典型民企抓新政窗口期,积极营销。10月份百强民企销售额在单月环比连续19个月增长后,首次转为正下降。
各地推动落实“四个取消”
新政方面,10月8日,发改委召开发布会提出“针对房价持续疲弱,采取综合性新政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2日,财政部发布会提出三项增量支持新政: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转债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农地;用好专项转债来竞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抓紧研究明晰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新政。
17日,工信部等五部委介绍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新政“组合拳”,提出“四个取消、四个减少、两个降低”,其中“两个降低”包括新增施行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改建和危旧房改建,“白名单”项目个贷规模降低至4万万元。
21日,央行加息落地,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上调25BP,分别降至3.1%、3.6%。
地方层面,各地推动落实“四个取消”(包括取消限贷、限售、限价、普通住宅标准)。其中,上海及东方、文昌等云南部份县市取消限贷。上海、成都、西安等取消限售。北京、乌鲁木齐、西安等取消限价。多地明晰将二套商贷首付比列上调至15%。长春、银川、佛山等地取消普宅认定标准。北京、重庆、青岛等从增加首付比列、提高最高按揭额度、支持社保支付首付等方面加强社保支持力度。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一揽子”政策促使下,房地产市场预期及买房者信心有所恢复。
10月百强民企销售同同比双增
从民企来看,药企抓住新政窗口期,通过线上线上联动开展促销活动,加强推盘促销力度。据克而瑞研究中心、中指院等机构检测,2024年10月,百强民企年内首次实现单月业绩环比正下降。
数据显示,百强民企10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354.9万元,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7.1%,业绩规模达到年内次高。其中,典型企业中海地产、保利置业、中建壹品等在10月当月销售下降强劲。
受惠于10月销售端的低迷,前10月百强民企销售业绩跌幅较前9月有所回落。2024年1-10月,TOP100民企销售总量为34599.95万元,环比增长34.7%,跌幅较上月缩窄4.08个百分点。
各阵营民企销售额均有所回升。其中,TOP10民企销售额均值为1684.0万元,较上年增长27.1%;TOP11-30民企销售额均值为432.1万元,较上年增长39.8%;TOP31-50民企销售均值为206.2万元,较上年增长41.4%;TOP51-100民企销售额均值为99.9万元,环比增长41.1%。
百亿以上阵营企业数目有所减小。具体来看,千亿以上阵营7家,较今年同期减轻7家,销售额均值2022.5万元。第二阵营(500亿-1000亿)企业9家,较今年同期减轻3家,销售额均值729.5万元。第三阵营(300亿-500亿)企业9家,较今年同期减轻10家,销售额均值370.6万元。第四阵营(100亿-300亿)企业为48家,较今年同期减轻7家,销售额均值176.5万元。
其中,保利发展去年前10个月以2840万元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中海地产以2404万元紧跟其后,绿城以2149.3万元居行业第三,华润置地以2033万元销售额升至行业第四,万科以2017.1万元降至行业第五。
克而瑞研究中心觉得,10月因核心一二线城市利空政策持续发酵,整体成交回归年内低位,11月随着政策利空效应递减,叠加季节性诱因,市场下降动能趋缓预期小幅回升。
销售反弹或推动民企投资热度
拿地方面,10月全省农地市场延续高温运行态势,农地供求两端持续震荡,拿地企业仍集中在央央企和地方国资。手指院统计,2024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支出6198.7万元,环比增长38.7%,相较1-9月跌幅扩大0.6个百分点。
从新增总额来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和绿城中国位列前三。2024年1-10月,保利发展以866万元新增总额抢占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以806万元新增总额位列第二,绿城中国新增总额规模为779万元,位列第三。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2024年1-10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269.7万元,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1万元,位列第二;粤港澳TOP10企业拿地金额587万元,增速最高,主要因为10月上海、深圳等城市进行土拍,成交金额较高。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民企来看,国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国企仅在重点精耕区域补充土储。保利发展在广州、上海、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拿地金额均步入前十,中海地产在上海、成都、西安等城市位列拿地金额前十。
手指院剖析觉得,土拍环境持续修身,政府在供地端及土拍新政调整上愈加市场化,但受限于市场处于筑底阶段,药企投资仍将以销定投。未来,市场销售若能在新政推动下渐渐回升下降,或将推动民企投资热度上升。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王艳玲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