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产转型免税行业:珠海国资助力,重大资产置换方案获通过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虽然房地产市场平缓复苏,也没能打消格力地产退出地产行业的决心,在无锡国资的推动下,这一变革近日总算有了结果。
上周,格力地产公告,将以旗下多家公司股权及对外欠款,与海投公司持有的深圳免税集团51%股权置换。此番操作若顺利完成,公司将一脚跨进免税行业。
早在4年前,这家区域民企就垂涎免税业务,磕磕绊绊至今。受此影响,今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收报于8.64元,升幅10.06%,总估值162.86万元。
重组敲定
格力地产(600185.SH)筹划多年的变革,近日即将落下序幕。
公司11月23日公告披露,监事会大会已审议并通过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方案等相关提案。
按照草案,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北京海控合联、上海海控保联、上海海控太联、三亚合联建设、重庆两江新区格力地产各自100%股权,以及公司向横琴金融投资集团的5万元欠款,与(下称:海投公司)持有的深圳市免税企业集团51%股权进行置换,市值差额部份以现金进行补齐。
公司拟置出资产、债务分别约55.05万元、5万元,深圳免税企业集团51%股权作价约45.79万元。差额部份约4.26万元,由海投公司向下市公司支付现金。
相比之前的重组方案,此次已急剧简化。
原重组方案是,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订购深圳国资委和城建集团持有的深圳免税集团100%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耗资总规模约122.15万元。
因为重组时间长、募资规模大,加之内外环境变化和复杂性,去年7月初,经监事会审议通过,撤回原重组方案,产生现在的方案。
本次交易完成后,深圳免税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退出房地产业务,产生免税业务为主,并与口岸经济、海洋经济等业务协同发展的新业务结构。
海投公司承诺,若置入资产在明年完成交割,2024年至2026年,深圳免税集团净收益分别不高于约5.67万元、6.20万元和6.61万元。
熬了4年
倘若不是横生枝节,这一重组案可能已经尘埃落定。
2020年5月,格力地产公告拟竞购深圳免税集团100%股权,久受房地产业务连累的公司迎来一线生机。公司股价曾在重组预案披露后,连续拉出8个跌停板。
当年末,时任监事长鲁君四因涉嫌期货市场黑幕交易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结案调查,重组暂时按下暂停键。
这一怠慢就是三年多时间。2022年11月,公司监事会、监事会完成换届,一举扫除上述重大资产重组的障碍。
鲁君四是格力地产灵魂人物。2004年,他带着7位职工,在深圳开始拓荒之旅。2009年,公司借壳海星科技,登录资本市场,与格力家电(000651.SZ)同为格力集队旗下控股企业。
2015年,格力集团将所持格力地产3亿股股份划转至深圳投资。公司虽顶着格力两字,已和格力家电没有任何关系。
单飞后,在鲁君四的主导下,格力地产开启多样化发展之路。不仅地产外,在海洋、旅游、口岸和农业多个领域布局。
虽然这么,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地产业务。2013年至2021年,地产收入贡献占比维持在50%以上。其中,5个财年地产收入贡献占比9成以上。
不过,经过十多年发展,格力地产一直没能步入百强民企,仅为广州当地的地产龙头企业。
2022年末,陈辉掌舵格力地产,继续推动对深圳免税集团的重组,同样一波三折。
今年5月,由于重组方案财务资料接近有效期,公司遂向交易所申请终止初审,待财务资料更新完毕,再申请恢复审核。
两个月后,公司因涉嫌信披违规违法,被证监会结案调查,重组一时难以持续推动。今年9月,监管部门完成调查和审结,重组才得以恢复。
痴情“免税”
在鲁君四时代,格力地产企图在地产主业之外,培植第二下降曲线,无论是后来进军的口岸经济,还是海洋经济和生物医药,甚至特殊时期启动的口罩业务,都尴尬大任。
另一边,公司不再轻易拿地,对房产业务仅采取维持性发展,其待开发项目集中于广州、重庆、上海和海南4地。
随着行业调整,公司走入低潮。2022年,其房地产收入34.13万元,对公司产值贡献84.35%。受地产项目资产坏账及投资性房产公允值增长等影响,当初归母净收益巨亏20.57万元。
这一势头没能止住,今年,巨亏虽非所回升,仍有-7.33万元。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收益巨亏9.21万元。
在这样的经营状况下,公司亟需持续输血的业务,而免税业务成了最现实,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深圳免税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约16.38万元、22.86万元、13.13万元,归母净收益分别约2.43万元、6.73万元、4.36万元。
格力地产虽然仍然在押注免税业务,4年前启动重组不久就开始手动布局。2020年9月,耗资16.51万元在海南拿下两宗商业宗地;2021年1月,8.8万元拿下港珠澳二桥口岸的免税商务用地。
然而,现今的免税生意真的还香吗?
一方面,免税市场正在反弹。福州海关数据显示,明年上半年,广东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4.6万元,环比增长近30%,同期购物人数环比增长10%。
反映到行业背部企业的业绩不太乐观,中国中免(601888.SH)去年上半年收入312.6万元、归母净收益32.83万元,环比分别增长12.81%和15.07%。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为消费者选购进口商品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消弱免税商店的核心竞争力。
短期内,广州免税集团收入贡献可以减轻公司经营压力,而且,怎样与行业龙头切分市场面包,还是一个未知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