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楼市淡季百强房企销售微幅回落,头部房企保持领先地位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11月是房价传统淡季,百强民企销售也出现微幅回升。
手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单月,TOP100民企销售额环比降低9.46%,同比降低18.62%。从前11月整体看,TOP100民企销售总量为38516.0万元,环比增长32.9%,但跌幅较上月缩窄1.8个百分点。
背部民企销售座次,较上月未有变动。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一直抢占前三甲位置,前11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3080万元、2704万元、2467万元。华润置地、万科紧跟其后,前11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2268万元、2225.6万元,分列百强榜单第四、五位。
销售规模前十民企中,余下五家药企为招商蛇口、建发房产、滨江集团、越秀地产、龙湖集团,前11月销售金额分别为1890.5万元、1163.9万元、1020.1万元、1012万元、930万元,与前一月排行相同。
从前述数据可见,当下民企的销售分层明显,能挤入千亿阵营的民企数目逐年降低。数据显示,去年前11月,千亿销售以上阵营的民企仅9家,较今年同期减轻7家。过去2021年~2024年的前11月间,行业千亿阵营民企的数目逐年递减,分别为32家、19家、16家、9家。
销售额500亿~1000亿阵营的民企数目,也在逐步递减,去年前11月共有8家,较今年同期减轻6家。不仅龙湖集团,坐落该阵营的民企还有华发股份、中国中铁、中国金茂、金地集团、绿地控股、碧桂园、保利置业,销售额分别为894万元、867.5万元、830万元、640万元、585.5万元、564.4万元、520万元。
尽管民企销售规模在整体缩水,但整体来讲,背部民企仍然相对“抗跌”。去年前11月,TOP10民企销售额均值为1876.1万元,环比增长25.7%;而TOP11-30民企、TOP31-50民企、TOP31-50民企销售额均值跌幅分别为38.4%、38.8%、38.6%。
抛开销售季节性转淡诱因,实际上当下民企正面临较为友好的新政、市场环境。
此前9.26政治局大会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出迄今最强的维稳讯号,随后连续4场重磅发布会,彰显出中央稳经济的决心。9月末一线城市接连优化新政后,村民买房首付比列及按揭利率已达到历史最低,限贷新政也处于自施行以来最高领阶段。
10月17日,工信部、财政部等中央五部门再度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明晰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组合拳”。在此番新政环境下,各大民企也在抓住窗口期,充分借助新政利空,推出优质项目,并举办折扣、优惠券、赠买房权益等多种营销活动,促使商品房销售。
受多重利空影响,重点城市房子及二手房成交表现活跃,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
克而瑞数据显示,11月房子成交延续U型走势,重点30城11月单月成交同比微增3%,环比下降20%,与三季度月均值相比下降60%。前11月累计环比增长26%,跌幅较上月回升3.91个百分点。
分基态来看,11月四个一线城市房子成交同比微增5%,环比上升57%,较三季度月均下降71%,累计环比涨幅为15%。除北京同比增长外,上海、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均同同比齐增,其中上海跌幅明显,同比下降65%且环比倍增;不过,京沪深11月同比增速较10月有所趋缓。
一线城市中的上海低迷显著,11月上海房子、二手房成交量升幅突出。截止11月18日,北京11月房子成交量就达到4828套,超过10月整月的4760套;截止11月27日,上海单月房子成交量突破7000套,创下新高;二手房成交量也达到6585套,也超过了10月整月的6320套。
相较于一线城市,各大二三线城市成交较为分化。有城市如北京、苏州、合肥、厦门、青岛等,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新政利空下11月成交下降,同同比齐增;北京、天津、重庆、长沙、昆明、宁波、常州等,11月成交同比为降,不过环比转正,整体走势已初显止跌回稳迹象。
业内多家机构觉得,在后续的12月份,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活跃度。
手指研究院表示,9.26政策支持力度大,疗效持续性强于往年,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当前需求端新政已较为修身,村民买房首付比列及按揭利率已达历史最低,限贷新政也处于自施行以来最高领阶段。随着年底民企冲刺销售业绩,加强推盘力度,预计12月房地产市场将保持一定活跃度。
克而瑞表示,在利空新政密集叠加下,11月核心一二线城市仍处于持续放量期。预判后市,该机构觉得,12月适逢民企业绩冲刺季,供应有望持续下降,不排除部分房企为冲刺业绩而进行月末大促。考虑到这种诱因影响,预计行业整体成交同比有望下降,小幅翘尾。
太平洋期货预计,房地产止跌回稳将遵守“核心城市好产品——一线+二线核心区——全国经济震荡——全国房价回暖——投资回升”的路径与逻辑。核心城市好产品去化优势显著,一线及二线核心区有望率先急跌,时点取决于收储及城改、降息等新政,整体房价回暖或有待于经济复苏,更偏后周期。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