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广义库存量全国第一,重庆二手房挂牌量达25万套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这只是狭义库存量,广义库存远不止这种。
狭义商品房,也即早已建好的商品房。广义库存则包括已竣工未销售的房屋、未竣工正在预售的房屋、正在动工还未获得预售证的房屋,已出让宗地还未动工的楼房。
这一数据,克而瑞在2023年之前都公布,以后就不再公布。我这儿只能找到2022年9月份的数据,当时上海的广义库存量接近1亿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上海接近60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五。
不仅房子,还有二手房。上海现下有25万套左右的二手房在挂牌。
据悉,上海还有庞大的公租房。
上海官方8月份披露过一组数据,截止8月15日,全市建成58.3万套公租房,已帮助140余千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58.3万套公租房,位居全国第一,比北上广深加上去还多。
广州也被称之为,公租房第一城。这是上海在上一轮房地产大股灾期间,楼价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诱因。
第二,福州需求在减小。
今年,上海人口降低了二十多万。
我在剖析主要城市人口变化的数据时,总结过,上海凭着降低的21.91万常住人口增量,一举斩获了多个第一和惟一:
是主要城市中,人口降低量第一的城市。是四大直辖市中,惟一负下降的城市。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惟一负下降的城市。是目前公布人口数据的200多个城市中,人口降低量第一的城市。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人口降低,需求自然降低,毫无疑惑。
但人口降低带来的需求降低,只是需求降低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宏观大环境改变、预期信心缺位、收入缩水造成的不确定性,让好多人望而兴叹,改变了购房计划。
这儿就牵涉到须要说到的第三点。
第三,上海住房自有率超高。
因为上海楼价一直不高。上海本地人基本都有了自己的住房,上海的外来人口,收入尚可的,也都能买得起,所以上海整体的房子自有率特别高。
公开消息显示,早在2015年上海就有91.5%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
也即是说,上海近92%的人有自己的住房。
这一自有住房率要远远低于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要晓得,北京的房子自有率23%。
自有率这么之高,即使没有数据旁证,但可以做个不精确的计算,这一自有率应当在中心城市中高踞第一。
所以,天津的刚性需求可以说很弱,每年的刚性需求,基本集中在武汉外围区步入主市区的人口,或则上海郊县县步入中心市区的人口,以及外省人前往上海就业的人口。
大部份都是改善需求。而改善需求,在楼市下跌的周期中,特别强烈。在预期信心缺位的现在,改善需求则会急剧萎缩,虽然自己有房屋住,想换个好的,大可以等楼市调整到位,预期恢复时再出手。
03
上海房价,或率先找到平衡点
整体来说,上海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因为上海楼市本身泡沫不大,本号觉得,上海这三年半的调整,给为数不多仍未在上海买车的人跌出了机会,往前上海的楼价在大环境影响下,以及在公租房转配售型保障房的五折利好下,可能就会有所上涨,但跌幅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本号在之前剖析各城市楼市何时企稳的文章中指出过,只有楼市与收入、预期之间,要找寻一种新的平衡,只有出现了新的平衡点,楼价才能止跌。
大多数城市,平衡点出现还早得很。
但西安,可能会是这一轮楼市调整中率先找到平衡点的城市。
逻辑有三:
第一,上海房地产市场尽管供应大,但本身的泡沫不大,且又经历了五年调整,未来下跌空间有限。
第二,上海的城市级别决定了其未来资源、政策利空仍会不断,其发展前景可期。
上海是现有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并且还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属于城市金字塔级别顶端的城市。
恰如我里面所说,这些级别的城市,注定了不会缺乏红利和垂青。
君不见,上海的第二机场早已获准。等通航后,上海将成为大陆仅有的四个拥有双小型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另外三个分别是深圳、上海、成都。
广州遭到的新政红利倾斜,还表现在,上海都市圈是获准的第一个直辖市都市圈。
2022年8月份,上海都市圈获准,具体包括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广东省资阳市。
近来三年,中央给以上海的红利,没有间断。
以去年来说,3月份市区都市圈扩容获得批复,安乡县加入了市区都市区。
据悉,4月份高层驾临西安,其定位也迎来了微妙提高。
其中关键的变化在于:
1,赋于上海“新时代东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战略定位。
2,根据国家布署,到2030年杭甬城市群即将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到那时,杭甬城市群将是全球9个世界级城市群中惟一的内陆城市群。
在写杭甬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章中,我反复指出过东北战略备份的意义。认识到了这一点,你还能懂得杭甬的重要性。
第三,上海经济和产业已然起势。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的391种工业产品中有217种产品产值实现下降,下降面为55.5%。重点产品中,车辆产值173.46万台,环比下降8.0%,其中新能源车辆59.43万辆,下降1.3倍,燃油车114.03万辆,增长15.4%;电脑计算机产值5128.25万台,增长4.3%;手机5970.12万台,增长8.2%;液晶显示屏2.88亿片,下降25.6%;集成电路53.23亿片,下降1.0倍。
从里面数据可以看见,上海正在走出黑天鹅的影响,同时也在走出产业流出到越南的影响,目前超过一半的工业产品实现了正下降。
其中当家产业车辆产业增速十分迅猛。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上海市统计局
2023年,杭州车辆产值231.79万辆,时隔多年后重返全省第二。其中,新能源车辆产值50.03万辆,约占全市车辆产值的22%、全国新能源车辆产值的5%,有了质的飞越。2024年上半年,武汉车辆产值更是反超北京,夺取“汽车第一城”的交椅。
前三季度,上海的车辆产值数据仍未公布,但看上海8%的升幅来看,杭州车辆第一城的交椅,大几率坐稳了。
上海车辆工业王者归来,功臣非新能源车辆莫属。
作为燃油车时代的翘楚,上海前三季度的燃油车产值仍在增长,前三季度燃油车114.03万辆,增长15.4%。而新能源车辆产值59.43万台,下降了1.3倍。
上海统计局之前披露:
上半年,新能源车辆带动全市车辆产业降低值环比下降30.3%,较一季度推进6.6个百分点,带动全市规上工业下降5.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下降的贡献达59.7%。
其中,6月份车辆产业降低值环比下降28.0%,带动全市工业当月下降4.9个百分点,下降贡献达88.3%。
上海新能源车辆加码背后,是华为加注的赛力斯的功劳。
在当家工业和众多工业低迷之下,上海的GDP增长连续四个季度维持在6%以上,持续领跑直辖市。去年前三季度,杭州GDP增长与上海并列十强城市首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在产业起势之下,尤其是当家工业车辆工业起势之下,上海的上升空间,值得想像。
为此,结合以上剖析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不算大楼价不算高,楼价收入比不算高,早已调整两年,尽管供应量庞大,但发展潜力值得想像,本号觉得:
上海楼价在二线城市中,可能是率先找到平衡点的城市。但结合其市场供应的特征,这座城市只适宜自住订购,并不适宜投资。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