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建居住光伏设施安装难题:楼顶光伏板安装与漏水风险探讨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在屋顶安装
会不会造成楼下渗水?”
“光伏板造得很高,
离房子边沿很近,
是否有危险?”
建筑光伏对推进节能降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北京推进新建居住光伏规模不断扩大。不过,记者了解到,部份在建新村和已建新村在推动光伏设施时遭到了一定阻力。推进居住建筑楼顶建设光伏存在什么难点,怎么让老百姓用得安心、放心?日前,解放晚报·上观新闻记者展开了实地走访。
房子屋顶布满光伏板
面积高度上都超出预想
2023年3月,坐落卢湾区眉州路1055弄保利越秀·和樾天汇项目开盘,认购价11.5亿元每平方米。在住户沈男士印象中,项目销售的沙盘模型上的10幢楼屋顶都设计了光伏设施,并提示“屋顶光伏仅做示意,以实际交付为准”。而光伏板也并不在开发商列明的红线内不利诱因中,于是并没有太关注。
去年10月,眉州路1055弄有住户注意到部份楼顶大面积光伏设施的落地疗效,不管在面积和高度上都超出了意料,“光伏板早已搭建到楼顶边沿。”在住户无人机“监工”中,光伏建筑采用在她们看来更为节约的结构胶装形式,害怕抗风能力不够强。满楼顶的金属立柱和白色面板更令住户认为“拉低”了住宅颜值。
眉州路1055弄正在建造的光伏组块。
11月26日,记者实地走访,从高处看眉州路1055弄项目,工人正在加紧点焊光伏板立柱。绝大多数顶层的西面、北面直至东面,甚至顶层上方的二层平台都已搭建了光伏板,倾斜角度基本在30度以上。为了与二层平台“拉平”,部份西面光伏板用搭建的金属框架结构抬升,金属杆嵌入水泥墩进行固定。记者数了数,48块或72块拼接而成小型光伏组块不少,组块边界几乎都与屋顶边沿齐平。
眉州路1055弄房子项目屋顶的光伏设施。
根据2021年3月发布《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光伏方阵水平面不应超出建筑物立面或则外墙,宜借助角柱等建筑构造对光伏组件安装中影响感观的突起部位进行适当围挡。其最低点与房顶面之间高差不应超过1.5米。而在眉州路1055弄项目屋顶西面、东北角都没有足够高的围挡,部份光伏位置的最低点与房顶面也显著超过了1.5米的高度。新村住户对照同价格其他新盘,见到了不同的做法:有的用玻璃幕墙围绕着屋顶一圈,有的用金属隔栅作为围挡以美观屋顶外立面。住户们据此多次向开发商提出整改建议,但没能得到明晰回应。
眉州路1055弄房子项目屋顶的光伏设施。
对此,记者联系眉州路1055弄项目相关建设方,对方书面答复称:本项目光伏施工均属于按图施工,关于顾客反馈的外墙光伏板高度的情况,本项目光伏部份的设计根据引用规范、现行的必须执行的施工初验规范中未涉及光伏安装高度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住户,针对光伏问题项目会做专题研究,结合功能要求,将做局部优化或则遮挡,满足功能的同时兼具美观。住户汤男士因此倍感困扰:现行的技术标准明明有高度限制的规定,为什么开发商觉得毋须执行?
老新村增建光伏设施被反对,安全顾虑亟需回应
除了是房子项目,存量住宅楼顶的光伏开发也在北京试点。11月20日,一则关于在屋顶安装光伏设施的意见征求布告令徐汇区四和新村住户群里炸开了锅。布告提及,通过在新村5栋楼的水泥挑檐区域安装光伏用以降低新村公共利润,共计369块光伏板,借助面积约2380平方米。据称,安装后前5年的利润可达百亿元。四和馨园是建于1995年的老新村,24层的裙房,两梯十户,出入楼道狭小。在三楼,有四块不同朝向的平顶,平常不仅零星的通风口,主要是市民晾干衣服和锻练的地方。
四和馨园高层屋顶。
“可能有80%的市民反对。光伏设施带来的补助是给物管公司用电或则是公共用电的,对大厦市民本身没哪些受益。”有住户告诉记者,比起未知的利润,许多疑虑没办法去除。前不久,三楼刚才完成屋顶防水设施的更新修补,平台铺装了5分米厚的水泥层。有顶层市民害怕:“光伏系统设备的重量是否可能对屋顶结构安全导致影响?”“安装的支点,能不能保证防水层的安全?”小区内老龄人口大,对光伏设备带来的影响接受度低,“光伏电瓶板是否如同充电宝、电瓶类似的功能存在不稳定性?”还有住户觉得,光伏都是租赁设备,权属在,倘若公司倒闭,后续维护、修理和纠纷处理可能无法得到保障。业委会与房东代表、居委会三方座谈后,最终尊重市民的意见,否决了安装光伏板的看法。
四和馨园屋顶安装光伏设施的意见征求布告资料。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板设施是新村美丽佳苑项目中附送的可选项目,项目建设方也是得到政府推荐,建设资质和能力上应当有所保证。光伏设施主要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政府给与的补助可以作为公共利润的一部份。但好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未能作出权威的答复,房东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比较低,“说明实行时机上并不合适。”
专家:光伏安装企业执行“终身维保”制
实际上,鼓励有意愿的市民借助存量居住建筑楼顶建设户用光伏,推动施行多产权存量居住建筑光伏试点是近日北京市发展和变革委员会推广“光伏+”工程中提及的重点事项之一。
原总工工程师龚春景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21年3月发布《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对于本市既有建筑改装光伏设施提出了高度限制要求,对于新建住宅上光伏设施的高度标准没有限制性要求,通常由开发商按照工程情况统筹到建筑整体设计中。第三方专业机构也会对新建建筑安全性进行审查和初验。
他指出,无论是新建还是既有建筑,光伏安装企业都是第一责任人,执行“终身维保”制。企业对于光伏设置布局点位的选择一般较为谨慎,对于楼顶的承压抗震、防渗渗漏以及高空坠物风险就会做全面评估。假如建筑防水等存在的问题比较难解决,或修补后存在反复发生的风险,造成后期运维成本偏高,还会舍弃在该点位布设光伏。
在《关于做好2024年广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北京也要求地产企业组织光伏工程初验并开具完工初验报告,书面承诺光伏系统具备手动断电功能,并与建筑本体牢靠联接,保证结构安全、防火安全和不渗漏不漏水。记者查阅也发觉,居住光伏建成后,相关的合作模式、备案流程和运维事项均有细化的规定。
龚春景提及,当前,光伏设施步入既有高层住宅的比列很低。一方面,屋顶是公共区域,属于共有产权,须要得到所有住户的同意,通过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屋顶面积相对不大,利润总值不会很高,因而对于企业来说“性价比也不高”。在房子项目中,光伏设施作为配套设施嵌入在公共区域内,新村住户多数抱着不浪费资源的原则而尝试投入使用。因此,他建议,新新村的住户代表可以与开发商相互协商,互通有无,对光伏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论证。
解放晚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准许禁止转载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