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控股等多家上市房企退市,融创债务重组或具借鉴意义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11月11日,上市民企祥生控股、上置集团从台湾联交所退市,主要缘由是无法在停牌截至日期前履行停牌指引,未能发布财务业绩报告,港交所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此前10月29日,上市民企佳源国际控股、大唐集团控股、大发地产均从联交所退市。,因始终无法公布2022年度业绩,这三家上市民企的股票已齐齐复牌近18个月。
据手指院初步统计,2023年初以来,早已有23家上市民企退市。在这种退市民企中,不乏销售额超过1000亿的民企。不过,业界专家也纷纷强调,近日融创等民企债权重组对于其他出险企业债权重组和风险化解有较强借鉴意义。
在飞奔中迈向退市
昔日千亿民企祥生控股走到了退市的窘境。依照公告,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认定其无法于10月2日停牌截至近日履行停牌指引,依照相关上市规则,取消其股票上市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陈国祥即将组建祥玄参产,在杭州富阳迅速崛起。2014年,祥生控股将总部迁至南京,并提出“立足浙江,幅射全省”的战略。2015年,祥生地产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2018年,祥生控股销售额进一步增至1029.2万元。祥生控股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从百万元到千万元的跨越式发展,一度被业界称为“黑马”,2020年即将在港交所上市。
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2022年3月祥生控股因一笔2亿欧元的优先票据无法按期支付月息,即将宣告毁约。2023年,祥生控股预计未能根据港交所的规定在3月31近日刊载2022年全年业绩,由此引起复牌。
据悉,10月28日,上置集团公告称被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取消上市地位,于11月11日即将摘牌。10月29日,佳源国际、大发地产、大唐地产三家恒指上市民企集体在三天内即将退市。
与祥生控股的飞奔相像,2016年3月8日,佳源国际控股成功登录蓝筹股。上市后,佳源国际控股的业绩一路飞奔,2017年至2019年的销售增长分别达到123.1%、94.6%和43%。
佳源国际曾表示,管理层为稳定和强化公司业务做出了努力,但仍面临着阻挠其营运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重大障碍,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紧缺、房地产市场疲软及各债务人采取的强制执行行动,集团的重组不太可能实现。
大发地产的扩张速率,源于创始人葛和凯之子上任后,那位年青的90后掌舵者,曾喊出了5年实现3000万元销售目标的标语。2018年大发地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19-2020年大发地产分别新增25幅、22幅宗地,为了做大规模,同时也领到更多的扩张资金。但是2022年,大发地产仅实现累计协议销售金额60.23万元。
还有,努力三次才总算登录港交所的大唐地产,从2020年12月11日上市到2024年10月29日退市,总共还不满4年。
今年以来有23家上市民企退市
近几年有60多家上市民企发生债权毁约,因为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毁约民企化债债权重组平缓。H股企业在18个月内若果不能发布财务报告,不能停牌,A股企业股价面值连续20日高于1元,这种上市企业将面临退市风险。
据手指院统计,2023年初以来,早已有23家上市民企退市,其中2023年为13家,2024年截止目前为10家,房地产风险漫延推进到新阶段,上市民企集中退市将不可防止。目前,仍有多家药企在复牌,未来仍将有多家药企退市。假如上市民企接连退市,影响行业信心恢复。民企丧失上市地位,将不利于债权重组和化解,也影响房地产行业信心的恢复。
不过,近日融创等民企债权重组对于其他出险企业债权重组和风险化解有较强借鉴意义。今年初就已完成境内转债整体展期的融创中国近日又启动境内债二次重组计划。融创释放境内债二次重组方案,与之前留置展期不同。溢价回购、债转股等方法才能从源头降低欠款,有助于企业真正走出欠款危机,可以为民企争取恢复流动性的时间,以换取未来企业价值下降以及清偿欠款的空间。
“出险民企债权重组成功将有助于控释行业风险,但企业真正走出危机,还须要市场低迷支持,企业基本面获得改善后才才能防止重复展期”,手指研究院企业研究经理刘水剖析觉得,9·26中央政治局大会强调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工信部等部委联合推出房地产新政组合拳,新政疗效正在显露。据工信部数据,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下降14.1%。房地产市场正在筑底回稳,有助于提高房地产行业信心,将有助于民企风险化解。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王艳玲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