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契税下调,打开房子金融属性,你知道吗?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大消息来了,兄弟们!税费调低了,简单来说1000万的房产现今大约可以省下几十万的费用。那国家那么干的目的是哪些?我先说答案再剖析,那就是要打开房屋的金融属性。
具体是这样:
家庭惟一和第二套住房不超过140平方米统一按1%税率缴付税费。
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标准后买房满2年再销售免缴增值税。
订购家庭惟一及第二套住房不超140㎡按1%收取税费。
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标准后买房满2年再销售免缴增值税。
将各地区农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增加0.5个百分点。
光是增值税这一块就为买卖双方省了一大笔钱,例如说在上海你原先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买的时侯是500万,卖的时侯是1000万,那500万的价差就得缴26.5万的增值税。再加上税费跟中介费,妥妥奔着100万而去。现今税费少了,增值税没了,大概就可以省下41.5万的费用。另外由于房地产行情下行,好多中介的费用也在大幅度调低,这样意味着一套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屋交易,省下的费用就够在老家买一套房屋了。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现今交易房屋可以省下好多的费用,那这样一来二手市场不就活跃上去,那楼市止跌回升就指日可待了。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作用,好多人没发觉,那就没有增值税以后,就可以把总楼市评估更高,这样就有利于从工行贷到更多的钱。例如好多人买楼子的时侯,为了少收取税,于是只能做低评估价。而且这样就意味着首付更高。买家自然也难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如今这种禁锢都没有了,首付比列更低,税费更少,增值税没有,中介费也少了,这房价的禁锢基本都没了。关键一点是哪些呢?并不是让刚需族上车,而是让投资客回归房产市场。
过去15年,我们仍然在喊房住不炒,但是楼市却始终在涨。而且实际上房住不炒真的可能么?这是永远都不可能的。由于房屋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一个金融产品。
你可以这样理解,他原本就是一个金融产品,只是恰好可以住而已。另外高楼市本身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税。当农地财政没有了以后,你就得在其他方面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三年政府收入中下降最快的就是非税收入。
哪些是非税收入,就是各类的罚金。同时去年以来,好多人发觉好多基础服务都在降价,例如说水费、高铁费等。假如楼价还不走低,未来就是万物普涨的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让楼市止跌回升的缘由。楼价大跌,房地产商没收益,那她们就不买地,没有人买地,那就没农地财政。没有了农地财政,地方的欠款问题就爆发了。
为什么上周要落实12万亿的化债计划,并且是帮地方化债,当然就是一个诱因。另外这3年经济为什么如此难,你以为只是由于英国通胀,关键还是房地产不行了。一个房地产就关系几十个行业。
房地产不行了,家装、建材、电器全部都不行了。房地产就是最大的消费市场。旅游跟饮食每年也就是几万亿而已。房地产颠峰的时侯,光是房子就18万亿了。这还不算带动的上下游产业。
我们的房地产不行,一个是德国通胀造成炒家出逃,另外一个就是发展了30年行业到了周期调整的时侯。有人说是由于离婚的人少了,生女儿的人少了。虽然这都不是核心缘由。
新加坡、日本、韩国哪个人口在下降,楼价不一样坚挺。楼市未来会不会大幅度下降,这个不好说,而且止跌回升是肯定。国家一定会救房市,由于太关键了,所以一个新政不行就再来一个新政,直至房价回升为止。
另外我刚才的视频也说了,全球早已即将步入加息周期了,未来货币一定会快速下降。过去15年,影响楼价最核心的诱因还是货币供应量。可惜太多人看不懂这个理论了。
3年之前,我就说过了,若果楼市跌了,不是更多人买得上房屋,而是更多人买不上房屋。由于当楼市跌了以后,你发觉整个经济都不行了,你自己的收入也降低,甚至会面临待业。
读懂了吧,未来国家就是要让房屋回归金融属性,容许资金步入房价投机,就跟股市一样。每一个买房者都得为自己的得失负责。由于经过了30年的拼搏,现在大部份人都有自己的房产了,所以房产是时侯回归金融产品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