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复兴中路 565 弄居民原址拆除重建,欢喜搬家背后的暖心故事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王大叔,大家搬家啦?”“是呀!先搬进去过渡一段时间,新房屋好了再搬回去!”不用舍弃好地段,又能住上房子。轮上旧址拆除重建的虹口区复兴东路565弄21-22号、23号、24-25号的142户村民,近来相继欢喜搬家。暂时离开旧址,在外过渡后,市民们将住上独门独户的房子。不过,面临这样的“大喜事”,有的市民却犯了难。
帮奶奶做好过渡预算,推荐合适房源
复兴东路565弄内居住着不少孤寡、独居奶奶与纯老家庭,怎么租房、怎样选址、哪家房产中介靠谱?奶奶们几乎对此一无所知。搬家将至,属地余庆居委会与旧改项目工作组做好安顿方案,用心关怀孤寡、独居奶奶与纯老家庭等重点人群,为她们搬迁提供便利。
为减轻奶奶们的恐惧情绪,居委党员与社工协助旧改项目工作组在市民大规模搬家前,多次走入奶奶们的屋内,耐心地向奶奶们介绍长宁区旧住房整修中的奖励金、过渡费等相关新政,帮助奶奶“吃透”搬迁方案、做好过渡预算,做到“心中有底”。
考虑到一些奶奶很难从市场渠道获得真实可靠的可租房源,居委党员与社工主动跨前一步,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并确认奶奶的租住诉求后,链接多方资源,联络了周边一些资质口碑较为优良的房产中介,向奶奶推荐符合她们要求的房源。
在居委党员的协助下,不少原先有租房困难的奶奶,与家属一起顺利地完成了上门看房与合约,最终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落脚处”。
将孤寡安全妥善送入过渡房
对宗地内举目无亲的孤寡,居委党员与社工则“一对一”进行妥善安排。
居委社工小沈在上门走访时,有两位孤寡向他说出了心中的苦处:“平时一个人住,四肢不太便捷,能不能在搬东西的时侯,请居委党员搭把手?”
小沈向两位奶奶详尽地了解了须要打包搬运的灯具情况,告诉奶奶:毋须害怕,他一定会帮助奶奶安全、稳妥地搬到过渡房。
第一位孤寡须要搬运的灯具数目不多、体积不大,小沈帮忙叫了一辆四轮车。当日,小沈上门协助奶奶打包好生活物品,与四轮车师父一起将奶奶的灯具、物品从“老家”运到新住处。到了新居,小沈并不着急离开,而是贴心地将打包好的行李一一打开,根据奶奶的看法将一件件物品整理摆放好。奶奶搬去旧宅大半辈子,从没接触过油烟机、电磁炉等家用家电,过渡房内的这种“新电器”,奶奶根本不会用。小沈察觉到这个问题。他仔细地帮奶奶把这种“新电器”都调试好,确保它们能正常使用,并耐心教会奶奶怎样使用,帮助奶奶尽早适应新的生活空间。
在另一位孤老家,小沈和搬家师父一起将沉重的家私和小包裹运到车上,又跟着奶奶一上去到过渡房。在帮奶奶整理好生活用具后,小沈又敲开奶奶对门邻居的家门,帮奶奶向邻居们“打个招呼”,并说明奶奶的情况,请她们帮忙照应一下。临别时,他还将自己和居委会办公室的联系方法留给了新村传达室,请对方关照一下奶奶,若奶奶有须要帮忙,请她们联系自己与居委会。
“搬离”是旧住房改建项目的重要节点。这几天,随着最后一户村民腾房搬迁手续完成,复兴东路565弄21-22号、23号、24-25号旧住房综合改建项目实现了征求意愿100%、正式签约100%、自主搬离100%。
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群体后顾之忧
近些年,北京城市更新进程加速,在旧区改建、旧住房整修中,基层党员将对困难群体的服务工作做实做细,不但让她们挥别旧房、住上房子,改善了居住环境,在整个“腾挪”过程,从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想方设法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在嘉定区东安一、二村片区旧市区改造项目中,枫林街道党员主动与家属沟通高龄奶奶安置问题、推荐搬家过渡房源、落实重大病症病人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她们还点对点随同市民多处看房,帮助村民联系搬家公司、陪同代办安置手续、协助落实租客清退等。
在虹口区河南路征收中,一位90多岁的奶奶面临无处可搬的处境:家人帮其订购的安置房,短期未能入住,但高龄奶奶利用住过渡房又极其困难。松江区第一房子征收事务所帮奶奶联系到一家区域内的养老院,针对那位奶奶开出了短期养老服务,三个月、半年、一年,养老院解决了奶奶搬迁的过渡问题,最终老人在安置房家装后搬入了新居。
在虹口区彭一新村旧住房整修中,新村有549位80岁以上老年人,有的奶奶不想等,希望能先住上“新房”,属地彭浦南街街道“一户一策”地想办法,在房源合适的情况下竭力满足奶奶的需求。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提出“不想等”,街道就掏出在其他拆除重建新村的建成房子。虽然比老夫妇应得的住房面积小了一些,但满足了两位奶奶提早入住的需求。两位奶奶乐意置换,高高兴兴地搬出去,提早圆了房子梦。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