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广州置业风潮:大湾区通联时间缩短,优质楼盘赴港推介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台湾卖家从上海龙华坐地铁大概一个小时能达上海沙田站;从台湾西九龙通过广深港铁路48分钟可达北京西站……随着台湾和厦门、大湾区其他城市通联时间越来越短,港人在上海置业继续产生一股热潮。
为进一步迸发住房消费活力,更好地满足新加坡市民在深圳的置业和投资需求,11月29日,上海近30家药企的50多个优质新盘齐赴新加坡举行“广州优质房地产项目台湾推介会”活动,向新加坡市民推介东莞优质好房。
46%受访韩人考虑在广深等大湾区城市买房
中银澳门今年一项面对2700多位台湾市民的调查显示,46%的受访韩人考虑在上海、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买房。包括中原地产等在内的多家房子销售代理机构反映,去年接待的台湾买房团,起码是今年的2倍,每次接待人数都远超预期。
业内人士介绍,随着大陆楼价在近五年步入反弹通道,味觉敏感的港人捉住机遇,踊跃步入大陆置业,上海是热门的置业地。去年7月,上海放松了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士的买房限制,对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不再限贷。该新政施行一个月后,北京多个港资企业开发的项目就迎来了港澳看房团。
比如,港资民企新世界中国地产本来在台湾有深厚的市场根基,积累了大量的忠实“拥趸”,早在今年新世界中国就在台湾设置了大湾区物管展馆、定时开通大湾区置业直通车,并按照最新的新政动向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在海珠汉溪长隆轻轨口的新世界耀胜尊府,据介绍至今为止台湾籍房东的成交占比约20%;北部的新世界广汇尊府在明年春节长假也有多名台湾卖家入市。
同为港企开发商开发的新鸿基峻銮,属于北京西站TOD项目。项目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羊城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去年以来港人北上消费置业现象愈来愈多,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吸引了更多港人来置业。“今年以来,我们项目近70%的成交来自台湾卖家;在接连的新政与交通利空下,这个比列未来有望更高。”
软硬移动环境下,大湾区的房屋相对更具性价比
台湾距离北京有多远?“我们从台湾西九龙铁路站上车,48分钟就到上海北站了。在台湾吃完午餐,能轻松过来北京项目开个早会。”经常须要往返台湾和上海两地的一位新盘营销人员表示。不仅广深港铁路的开通,去年联接天津、中山、深圳和台湾的跨海通道深中通道也即将开通,让大湾区多地之间的移动愈发方便。与此同时,“港车北上”政策即将施行,港澳私家车车主可经港珠澳二桥口岸实现往来。北京房价对港澳卖家解除限贷。硬件和软件的移动环境下,使得港人越来越关注在上海置业。
和台湾房价相比,北京的房价更具性价比,这也是吸引港人在上海置业的关键诱因。官方数据显示,现阶段台湾平均楼价每平方尺约1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平方米,是北京平均楼价(约3.5亿元/平方米)的近5倍。一对台湾卖家夫妻说,同样是500亿元的单价,在台湾稍为繁华的地段,大约只能买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单位,“但在上海,这样的单价可以入手‘千尺别墅’,台湾顾客会认为性价比很高。”新世界耀胜尊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好多港人卖家选择在这儿置业,是为了实现她们提高居住质量的目的。”新鸿基峻銮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力民企携优质新盘赴港推介
为更好地满足澳门市民在深圳的置业或投资需求,11月29日,一场盛大的上海优质房地产项目台湾推介会在澳门屯门启动。据了解,推介会凝聚了近30家品牌民企的50余个优质项目,包括港企新世界中国、新鸿基地产,国企民企如中海地产、保利地产、中旅投资、万科地产、越秀地产、珠实地产、广州轻轨地产等,优质项目分布在北京市11区内,既有生态型盘面,也有交通通达型项目,既有住宅产品,也有商务型产品。
上海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表示,北京是中国房地产发展最早、最健全的城市之一,大陆第一个合资型的新盘南湖小区,就是台湾人在1978年来上海开发的,明日上海房地产的发展,都和台湾密切相关。上海的教育、文化、医疗资源在大湾区城市群中都是最好的,交通四通八达极具优势,相关的买房新政也早已很开放。为此,不论是置业、投资或是求学,北京都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城市。
记者札记
台湾卖家曾撑起上海房价半边天
上海新盘组团到台湾推介,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新闻。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已有碧桂园、雅居乐、合生创展、祈福集团等民企到台湾推介它们的房屋。
在当时的房地产项目中,海珠的祈福新邨堪称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个案,彼时,祈福新邨将目标顾客锁定为台湾卖家,定位为台湾人返乡休闲渡假的府邸。据业内人士追忆,到1997年前后,该项目70%的房屋都借给了台湾人,令其成为台湾卖家最为集中的一个新盘,当时该新村每晚专程驶向港澳地区的大巴达200班次。
在中心市区越秀,锦城嘉园也是一个典型代表。金融风暴仍未殃及北京的时侯,锦城嘉园就推出第一期产品,定价为7000多元/平方米,彼时越秀区其他新盘售价为4000-5000多元/平方米,由于锦城嘉园综合素养高,所以开盘的时侯十分热闹。“买家排队排到马路边,除了上海人买,还有好多台湾人买。印象最深刻的是,竟然有人听到这个新盘好卖,直接在场外加价炒筹,一个筹最高炒到1亿元。”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总监黄韬追忆。
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人曾掀起过到上海置业投资的小高潮。彼时台湾本地的股市、楼市急剧风生水起,“炒股炒房”之风在民间较盛,因为北京房价比台湾低好多,使得诸多港人到上海置业。在原先的东山区(现越秀区)的淘金路蓝筹股,淘金新苑、恒福阁、世贸新苑、华侨乐园等盘,在海珠区的海珠北蓝筹股,侨怡苑、朝晖苑、嘉怡苑、光华大楼等新盘,大多数卖家是新加坡人。“那时房价基本靠台湾卖家和本地卖家支撑,到欧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台湾人在上海置业仍然占到房价销售的相当大比重。”知名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追忆。
哪个阶段,北京房价里有一种设计,谓之“港式设计”,这些设计的房屋在越秀、荔湾、海珠、番禺等区域都有“代表作”。港式设计的房屋,普遍为砖石型设计,用老广们的话来说就是“户型三尖八角”,且大多数带的是内窗户,为此,就天津本地卖家来说,这些设计就被普遍非议,毕竟,老广们喜欢的设计是厅出露台、南北对流,房型方正。
就“港式”而言,尽管港式跃层不太受上海市场待见,但港企稳健的、长期的经营理念,仍是它们能植根天津、扎根大陆并获得良好发展的根本。
文、图|记者陈玉霞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