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探讨城镇小区住房建设标准变化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封面新闻记者杨澜
11月3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会议暨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办。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城镇、小区、社区、住房新建、扩建、管理的标准应有着如何的变化?封面新闻记者在大会现场注意到,大会发布的住建系统4项“技术导则”获得了各方的热议和积极反响。
大会现场
建立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
记者据悉,这4项“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商会联合多家单位研编,借以促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工作“四好建设”的布署。
其中,《好住房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改建成套住房的设计、建造、运维。
《好住房技术导则》体系建立
《好新村技术导则》体系建立
“导则”充分彰显好房屋“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方便、安全耐久、和谐美好方面,建立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面提高住房品质。
据悉,“导则”技术内容突破单一设计维度,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适老化和适幼化及全龄友好、可持续住房建设、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新型建筑工业化、物业服务精细化等重要发展趋势。同时,在解决住房质量弊病和现实痛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彰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内容。
《好社区技术导则》体系建立
《好县城技术导则》体系建立
重视无障碍通行和公共卫生间配套
《好新村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新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强调全龄友好设计、为不同年纪段市民提供适合的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重视无障碍通行和公共卫生间配套。系统化防灾减灾设计,融合海棉城市理念,提高新村排水和防汛能力。
同时,建立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方便性、全面覆盖性及即时响应能力。指出“互助协作、和谐共管”的新村环境营建理念,构建志愿管理机制,动员村民参与新村管理。
大会举办向各地门的捐书典礼
构建宜居、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好社区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社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通过为市民提供更便利、更人性化的设施服务,构建宜居、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空间。同时,从环境、设施、治理等多角度入手,提高社区防范能力、应对能力、恢复能力等,全面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导则”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社区基础设施和市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化。据悉,通过综合环境治理、举办文化活动、完善社区整治等,强化邻里间的互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区汇聚力,实现和谐、美好的居住佳苑。
结合城市复检发觉急难愁盼问题
《好市区技术导则》适用于设市城市市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
“导则”重点关注市民可感知、可量化的技术指标与技巧,非常是结合城市复检工作中发觉的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因而引导人居环境的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水平提高。同时,“导则”统筹空间整治单元,标准以“城区”为单元,搭建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建设-评价-整治”工作链条,为空间整治与社会整治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建科院供图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