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0 月房企投资谨慎,拿地金额降幅超四成,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 32.7%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前10月,药企投资继续保持慎重心态。
CRIC发布的《2024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总额TOP100》榜单显示,前10月投资百强民企拿地总金额为7127万元,较今年同期跌幅仍超过四成。
同时,企业新增总额门槛值为45万元,环比增长19%,较跌幅较1-9月回落10个百分点。
民企投资“断层”的现象仍然在延续。
CRIC数据显示,1-10月有16家药企拿地金额超百亿,较今年少了8家,比2022年同期少了18家。其中,前10月拿地金额超400亿的民企只有2家,较今年同期少了7家。
仍在拿地的民企投资集中在核心城市的核心蓝筹股。
2024年1-10月,百强民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32.7%的情况下,药企新增土储跌幅延续。
CRIC数据显示,1-10月投资百强民企新增总额为15312万元,环比增长41%;拿地金额为7127万元,环比增长42.1%。整体涨幅较上年末基本持平。
与以往同期相比,投资百强民企拿地金额较2020年同期低点时涨幅达到了80%。
前10月,拿地金额超百亿的民企有16家,而今年同期是24家,2022年同期是34家。
进一步来看,仅保利发展、绿城中国2家药企拿地金额超400万元,今年同期拿地金额超400亿的民企有9家,中海地产今年同期更是超千亿,去年前10月拿地金额缩水八成至207.1万元。
另外,建发房产、越秀地产和华润置地3家药企拿地金额超过300万元。
企业投资金额仍然出现断层情况。前10月拿地金额超百亿的16家药企拿地金额为3847万元,占投资百强民企一半以上。
从拿地金额超百亿民企拿地金额变动来看,仍有八家民企投资金额较今年同期下降,例如中建壹品、北京建工等民企拿地金额环比翻番下降。
截至至10月底,百强民企拿地销售比为0.15,下半年以来拿地销售比基本保持恒定,整体的拿地格局也基本稳定。
拿地销售比越低,意味着民企拿地意愿趋缓,投资趋向慎重。
整体来看,TOP10民企和TOP21-30民企拿地销售比更高一些,达到0.18,TOP11-20民企拿地销售比最低,只有0.06,拿地积极性最低。
从集中度来看,半数以上新增总额集中在TOP10民企手中,前30强民企合计抢占新增总额七成以上。
从1-10月全口径销售金额TOP20民企来看,保利、中海、华润、万科和招商拿地销售比都在0.18以下,整体拿地比较慎重。
据悉,绿城、建发房产、滨江和越秀地产相对来说是TOP20民企中拿地比较积极的四家药企,其中越秀地产拿地销售比达到了0.42,其余三家都在0.3以上。
单月来看,修身的房价新政对民企投资积极性的推进疗效并不显著,药企投资依然保持慎重。
CRIC数据显示,10月拿地金额TOP100上单月有新增土储进帐的企业不足两成。
聚焦至重点检测的30家药企单月投资金额为320万元,同比增长25%,无法延续9月顶部下降之势,环比增长74%,跌幅比9月份扩大27个百分点。
其中,仅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三家企业单月拿地超过50万元,拿地集中在北京、广州、杭州等核心城市的核心蓝筹股。
1-10月销售百强(全口径)投资金额约4893万元,近五成民企2024年以来投资处于暂停态势。
据悉,前三月已拿地的企业中,有近58%的企业投资额环比增长。
聚焦全口径销售金额TOP10民企,中海、华润、万科、招商等脑部国企拿地金额环比涨幅均在60%以上,而尚在拿地的国企滨江和龙湖拿地金额跌幅也在40%以上。
相对来说,TOP10民企中仅越秀地产拿地金额较今年同期下降了13.3%,但相较于2022年同期仍在增长。
去年民企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虽然房价新政持续下摆,但仅核心城市的城区、城市中心的优质项目对民企仍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非核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近郊项目对于民企的吸引力持续增长。
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仍在拿地的民企主力以央央企和城投为主,就算是尚在拿地的央央企也出现投资下降的情况,而国企竞买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当前民企投资继续保持慎重心态,整体的拿地格局也已基本稳定。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