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清盘呈请频发:市场关注执行影响与债务重组策略分析
- 手机:
- 微信:
- QQ:
- 发布人:佚名
- 所属城市:资讯通览
信息描述
近日,多家药企遭到“清盘函告”,引起了市场对于清盘函告是否会真正执行、对民企经营及化债影响的广泛讨论。
1月10日,(01918.HK)公告称,公司收到在台湾提出的清盘函告,涉及债权为本息支出3000万港元及应计月息。
同日,(00813.HK)公告,推进向台湾非常行政区高等法庭提出清盘函告,涉及公司与相关跨境按揭所提供的担保,未清偿金额约人民币2.58万元。
“债权人提出清盘函告,在民企的债权重组中极为正常。这是一种常见的磋商策略,主要是想向企业施压,拿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债权解决方案。”一位债权重组专家称,清盘函告并不等同于实际清盘,通常也不会实质影响公司经营,一是债权双方会积极沟通,二是司法裁定仍然也极为谨慎,真正执行清盘的案例很少。随着债权重组的有效推动,清盘函告常会被撤消或驳回。
伴随行业调整,药企遭到清盘函告已不是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共有55家上市民企境外债权出险,其中包括(02007.HK)、融创中国、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龙光集团(03380.HK)、世茂集团等28家药企收到过清盘函告,绝大多数函告都被撤消或延后,被裁定清盘的仅有中国建业(03333.HK)、佳源国际等极少数企业。
比如,在2022年时,融创中国被持有本息2200万港元及应计月息优先票据的债务人陈淮军提出清盘函告,公司遵循公正对待所有债务人的原则,拒绝优待该债务人,2023年6月,新加坡高等法庭已颁令撤消函告;2024年4月,提出针对世茂集团的清盘函告,涉及财务义务金额约为15.8亿美元。2024年12月,世茂集团公告清盘函告经双方同意已被撤消。
这次对融创中国、世茂集团分别提起清盘函告的信达台湾、深化连盛,其债权在两家民企债权总规模中占比较小,其中信达台湾在融创约百亿港元的境外债中占比仅千分之三,有业内人士表示,此番采取强硬动作,预计未能真正执行清盘,或仅为降低自身话语权。通常而言,这些小规模债权人单方面发起的清盘函告,反倒会影响更广大债务人的利益,对债务人也是不利的。虽不影响公司实质经营,然而清盘函告会影响市场稳定和信心。
从民企方面的动作来看,药企对于清盘函告也都采取了举措反对函告。
融创中国方面在此前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正与函告人积极沟通,在坚持对其他债务人公正的原则下,与函告人协商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函告早日被撤回或驳回)。函告并不代表其他债务人的利益,并可能损害公司和其他债务人的价值,将寻求法律举措以坚决反对函告。
从股价上来看,融创中国的股价经历短暂回落后呈急剧下挫。
截止1月13日晚间午盘,融创中国报1.42美元/股,跌幅9.23%,盘中最激增幅达11.54%。
在境内债的重组方面,融创中国目前境内债重组的10只转债早已表决通过9只。2024年全年公司交付17万套,1月12日开盘的北京壹号院销售额达66万元,去化率约96%。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二手彩钢网看到的,谢谢!!